2014年12月號 當街頭成為舞台    文章類別
【專題】喧囂與躁動:當街頭成為舞台
藝術在雨傘運動之瘋狂情境認真問
文:羅妙

撰文之時,「雨傘運動」持續近六十天。金鐘、銅鑼灣、旺角三個佔領區於一股開放的氣氛下,好些日常以外的實驗進行中,民眾實驗自發與自由,在爭取得來的公共空間爆發無限創意,體現生活更多可能。佔領區內外,運動相關的創作目不暇給,從海報、橫額、貼紙、字款、網絡二次創作、音樂、漫畫、繪畫、在地裝置等等實體作品,到藝術界別自發舉行的藝術回應,如舞蹈、舞踏、說故事等,成為抗爭現場一道道美麗風景。

 

面對這些景象,教人思考藝術介入社會之可能。抗爭近兩個月,略有停滯,方向未明,或退或留民眾未有共識。關於運動的下一步方向,藝術未能直接解答,但是,藝術最為可貴之處,就是能夠牽引想像,引導問題。

 

佔領運動再三開拓想像,總是以出人意表之態發展下去,下文將想像數個未必沒可能發生的瘋狂情境,拋磚引玉,以藝術作為破開日常的匕首,打開未來想像的鑰匙,一同思考藝術處於此時此刻的位置和意義。

 

 

情景一:佔領第一百二十日,全民罷工罷課,同日民間抗爭學堂開課,邀得多位藝術工作者擔任義務導師,宣揚美感抗命,演技救港。社會學家表示,香港正式進入藝術型社運年代。

 

埃及劇評人Mohamed Samir El-Khatib曾如此評論「阿拉伯之春」,他認為不應只按照政治的標準計算成敗,還需要從表演的角度切入思考——空間佔領是「人民在展現創造性,實踐想像力,更是人民在公共場所的身體即興。[註1]」社會運動與藝術創作,同樣為開闊想像力的行動,破開日常,大膽想像未發生的,點亮未看見的未來。

 

雨傘運動開展以後,佔領區的創意作品雨後春筍般湧現,三步一海報,十步一裝置藝術。民眾以創作回應運動,以作品承載未來願望。藝術除了作為精神載體,除了作為政府檔案處前處長口中「歷史的甜品[註2]」,還有甚麼能耐?

 

2007年,墨西哥藝術家Pedro Reyes於當地以致命槍擊案聞名的城市庫利亞坎(Culiacán),發起「Palas por      Pistolas」(Shovels for Guns)行動,邀請當地居民以槍枝武器兌換、換領生活必需品贈券,然後Reyes把收集得來的槍枝熔化,重新鑄造為鏟子,送到藝術機構與學校種樹去,宣揚反暴力思想。踏入後現代之世,藝術行為與公民運動的距離日漸模糊,行動者與藝術工作者身份甚至不時重疊。類似例子不勝枚舉,社會運動中不乏藝術身影,藝術亦從運動當中吸取創作養份,互為滋養。

 

藝術除了作為行動者的工具,創作除了點綴抗爭現場,能否提供更大的動力,推動改變,深化思考?

 

 

 

情景二:佔領第三百六十五日,抗爭藝術鑑定糾察隊正式成立,鑑定佔領區現場創意作品的藝術性與抗爭性,按作品特色分流派送不同形象佔領區展示,並且仔細編號存檔,為日後存放「雨傘運動大藝術館」作準備。

 

台灣藝評人張小虹曾以「台灣藝術、文化與運動場域難得一見的集體匿名創作,給出爆破裝置藝術的裝置,爆破行為藝術的行為[註3]」為由,於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提名「太陽花運動」。她以學生於立法會議場築起的路障「椅子山」為例,高度讚揚抗爭現場挪用「現成物」的行動裝置,「超越一個世紀前杜象《噴泉》小便斗的『實物藝術』[註4]」,引起台灣藝壇一輪藝術非藝術的筆戰。

 

面對回應運動的藝術作品,無可避免需直視其政治意涵,更不能忽視作品於此時此地出現的意義,必須以全面的角度把作品原來脈絡列入討論範圍之中。當我們以欣賞的目光望向佔領區,「藝術」會否變成一個過於簡化的分類,輕易把我們不常見的現象概括,繼而封閉更深入的討論?我們討論作品內容,侃侃而談其藝術水平高低之餘,更值得探討其作為一種現象,出現於此時此地,所體現的新想法——公共空間如何獲得新意義?連繫社區如何尋得新角度?介入運動如何開發出新渠道?

 

面對佔領區的作品,審視其「藝術」的表象之餘,不忘連結討論背後脈絡及延伸意義,能否為是次運動帶來更多啟發?

 

 

情景三:佔領第一千四百六十三日,普選仍未見曙光,佔領區舉行雨傘運動大型藝術展暨第七十九次全民公投,公投題目:「下一步,(藝術工作者的)直接行動?」

 

壓迫者劇場元祖Augusto Boal的名言有云:「劇場是革命的操演。」舞台上的演出,是為未來的抗爭作預備,為行動者提供參考——但當操演的革命已經於現實上演,面對真實,藝術何去何從?

 

筆者與身邊的藝術工作者朋友,運動初期皆投身抗爭,總是躬身自省,此時此刻,我們熱愛的藝術能夠為這場運動帶來甚麼?藝術自不及行動直接,然而,藝術有發酵的力量,劇場無法為民眾擋子彈,但思考深刻的演出能夠深化議題討論,一支畫筆無法把當權者拉下馬,但感動人心的畫作能夠鼓動民眾。

 

發酵需要時間,而時間製造距離,以藝術創作回應社會,往往有一種寓言甚或預言的力量。「六四」民運以後二十五年來,以運動為創作養分的劇場作品推陳出新,藝術沒有忘記,人民亦不忘記,運動帶給我們對生命、平等、公義、民主、抗爭、歷史的命題將深刻銘印下來,並且開花結果。

 

觀乎雨傘運動,當下更需要把理念於社區遍地開花,曾於佔領區繁花似錦的藝術圖像,能夠擔起重任,勿忘初衷,走入社區把力量延續下去嗎?

 

[註1]Samir El-Khatib, Mohamed. “Tahrir Square as spectacle: some exploratory remarks on place, body and power”, Theat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8, pp. 104-115, 2013.

[註2]<佔領區藝術 留集體回憶 運動如何定性 無損創作熱情> ,《星島日報》,A19,2014年11月11日。

[註3]張小虹,<這不是太陽花,這是打倒藝術的藝術行動>,載於: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hh/2014041101,2014年4月11日。

[註4]同註解3。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全職藝術行政人員。與友集結為「她說 Herstory」創作單位,參與創作、翻譯及藝術策劃。2015年願望是「我要真普選」。

 

攝影:張志偉

舞者:Sudhee LiaoIvan Chan Chun Wai、Vinci Mok Wing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