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火星日常》——這麼怪那麼趣的火星音樂體驗
藝PO人︰格子  |  2013年7月28日

通常我們以「火星文」或是「火星人」,用來形容難以溝通的人和文字,但梁基爵及其創作團隊的實驗音樂《火星日常》就恰恰相反。他表示,科技日新月異,但偏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所以,他們嘗試透過電幻音樂和影像技術的結合,讓觀眾用耳朵再次去重新感受音樂,借著音樂去連繫別人,以及反思我們過去與未來的生活。梁基爵《火星日常》從宣傳單張、舞台設計、自製樂器和旋律節拍這幾方面均帶有奇特科幻的感覺,特別是那些在台上向觀眾展示的新奇古怪樂器。這群「火星人大聯盟」的創作團隊專注研發玩具樂器,所自製的八件「聲音探索儀」(Sound Exploration Instruments),玩味過癮。
沒看過梁基爵去年在「兆基創意書院」的多媒體電子音樂表演《電紫兔/克》(Digital Hug),卻看過Paul Dresher Ensemble 《未來記憶留聲機》(Schick Machine)。兩者也是以自製樂器,以過去與未來命題來貫穿整個演出,但稍有不同的是《未來記憶留聲機》偏向走童話故事書的路線。失憶的科學家伯伯在地下實驗室發明了一座「未來記憶留聲機」來重塑記憶聯繫未來,有個說書人(聲演)在說故事,但沒有像其他多媒體表演有著映像和燈光配合演出,整體感覺比《火星日常》略嫌納悶。
聽聞去年的「Hungry Rabbit」是個會變形的大型機械人,還會跟著成員和音樂一起跳舞。這次負責設計的陳家俊更發明了一台名為「Observatory Planet」,是個多功能流動氣像裝置,鏡頭以每秒一米時速軌跡移動,一邊傳送台上表現者的影像到大螢幕,一邊又會自行衍生和組合,像是個有機生命體,看來十分詭異。另一個名為「CouCou Watch」的發明,是為了測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三個表演者在台上從錶裡抽出電線聯繫在一起,再以大家距離的遠近發出不同的高低音頻來溝通。情況有點像時下的人們,總在眾會時低頭把玩智能手機,雖是同枱食飯卻是默不作聲,惟表現者則以聲音代替語言互作溝通。整個表演的過程中,梁基爵還作了一個「創舉」,邀請現場逾過百觀眾下載他們研發的手機程式發出聲音,然後跟他們作同步互動演出。漫畫家黃照達設計的漫畫「CouCou」和映像設計,亦為梁基爵這些強勁節拍的合成電幻增添不少樂趣。
以自製樂器再加上電腦技術合製的「實驗音樂」(Experimental music),跟我們一般聽到由傳統樂器所發出的音樂和旋律有所不同。合成的電幻像打電動一樣,音樂風格新奇獨特,但也包含了一些如風、水、鳥鳴的自然聲音,表演者不用弦拉也不用木棍敲打,只是徒手拍打出旋律和音效。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梁基爵與日本歌手UA在第三節部份合作的〈Garden at Jupiter〉(木星之庭)。UA的歌聲混搭歌劇唱腔和模擬鳥聲的演繹,梁基爵的音樂又帶點魔幻離奇和動畫的跳皮感,再加上自製樂器「Observatory Planet」的不斷移轉,三者交叉成一個有趣的互動表演。第一、二節的音樂表演是沒有人聲和唱的,當我以為那些很隨意節奏樂曲是即興的表演時,梁基爵表示只有曲目〈Garden at Jupiter〉才是即興演出,其餘的則早已排練。若他不解釋我真的以為所有是興之所致的音樂演出。

對於實驗音樂我還在摸索階段,然而個人認為在70分鐘的表演中大多屬無旋律的「音樂」,特別是曲目用自製樂器「Newton Family」的撞擊發聲幾近乎變成是「噪音音樂」。我跟朋友們坐在第一行,除了不斷被強光刺眼外,還得忍受這些另類的「噪音音樂」,讓我們掩著耳朵難受了好一陣子,根本不能集中精神欣賞。我想,有關演出者下次再作同類演出時,要多加注意這些類似「Heavy metal」的重聲效果和舞台燈光要稍作調整,例如封鎖最接近舞台的首兩行座位,控制台也需作一些音量控制,台上燈光部分的擺放有否影響觀眾視點,無旋律性的音樂是否可再作些調整。明白創作人和表演者,想把一些原聲音樂和新媒體藝術結合,帶出一些音樂上的突破和新鮮感予觀眾。但正正亦因為這是實驗音樂(Experimental music),它的可塑性甚高之餘亦可堪玩味,希望創作人是對樂器和音樂的一次新舊融合嘗試,而非為標奇立異惹觀眾注意而做,這方面實有待好此道的創作人發掘更多不同的元素和創新的演繹方式,介紹這新媒體音樂予觀眾認識。

觀眾場次︰2013年6月14日 8pm,香港大會堂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