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香港缺乏巴羅克音樂演出
藝PO人︰鄭政恆  |  2012年8月10日

我們都知道,香港的古典音樂演出,曲目選材上,偏重於十八世紀的古典樂派、十九世紀的浪漫樂派、以及小部份二十世紀音樂,早期音樂(early music)是嚴重忽略了。所謂早期音樂,包括了中世紀、文藝復興至巴羅克時期的音樂,而香港的巴羅克音樂演出,多著重於聖樂部份,可以以韓德爾的《彌賽亞》為代表,至於器樂作品,不算獨奏音樂會,單計合奏作品,演出機會也不算太多(即使是韋華弟的《四季》)。這也難怪,聽眾都喜歡大型管絃樂團作品,器樂合奏相對小眾,難得「香港小交響樂團」以巴羅克音樂作主打,就我當天所見入座成績甚佳,巴羅克音樂演出甚有可為。


當日以雷貝爾(Jean-Féry Rebel)的「新穎交響曲」《天地元素》(Les Elémens, “Simphonie Nouvelle”)打頭陣,可謂先聲奪人。雷貝爾在很長時間裡備受忽略,簡明的音樂歷史書甚至沒有他的名字,從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可知他來自音樂世家(有趣的是,當晚的節目中,三位作曲家全都來自音樂人家庭),是法國作曲家呂利(Jean-Baptiste Lully)的學生,也是一位宮廷作曲家與演奏家。


《天地元素》是他比較有名的作品,特別是一開始時樂隊齊奏一個D小調音階,是音群(tone cluster)效果的先驅之作,雷貝爾以此組「噪音」營造天地混沌的想像,之後的三個樂章有低音大提琴代表土,長笛代表水,短笛代表空氣,小提琴代表火,而整個《天地元素》以簡短的舞曲為主,題材很宏大,但總體風格仍然輕鬆。
當晚的指揮Geoffrey Lancaster落足功夫,也在演出前介紹了樂團成員在舞台的配置安排,是依照巴羅克時代法國宮廷音樂演出的編配――弦樂隊的小提琴手與管樂隊分佔左右,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在台後方。這樣得出的音響經驗頗與眾不同,而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演出也不錯,管樂組也穩定,一些高音樂器的小組合奏(小提琴、短笛與長笛)就更加美妙了。


《天地元素》之後是巴赫的〈D大調第五勃蘭登堡協奏曲〉(BWV1050),當晚採用了盡量減省的編制,小提琴兩把(一為獨奏,另一為協奏),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兩把,再加上長笛和古鍵琴,表面上看,一開始八小節小提琴在其他樂手伴奏下齊奏出主題,然後長笛才加入,與小提琴好像對話,但真正的主角不是獨奏的長笛和小提琴,而是古鍵琴,第一樂章後半段是古鍵琴的華彩樂段,十分精彩,技巧要求甚高,難怪第五勃蘭登堡協奏曲,是古典時期鍵盤樂器協奏曲的先聲(可想而知,那一晚的曲目有多前進)。Geoffrey Lancaster的演奏雖未算得上盡善盡美,但也展示了高超技巧。可是當晚的音響效果不佳,聲部之間不太平衡,略為失色了,奇怪的是慢板只是由長笛、小提琴和古鍵琴三重奏(古鍵琴左右手分管兩聲部,因此也像四重奏),音響質量也平平。


下半場由巴赫的〈B小調第二管弦組曲〉(BWV1067)開始,也是保持較小規模,作品是序曲加上六首舞曲,大致上讓長笛當主角,Emma Sholl的演出穩定,但稍嫌驚喜不大,一切如常,結尾著名的嬉戲曲(Badinerie)也是太冷靜了,難以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結尾是莫札特〈A大調第二十九交響曲〉(K201),是莫札特十八歲時創作的前中期交響曲,當然沒有後期交響曲般動人,但已開始踏入新的一頁,這首簡約的莫札特交響曲,與之前巴赫和聲繁複的作品完全不同,放在一起,簡直是返璞歸真,對照鮮明。第二十九交響曲只有弦樂隊、兩支雙簧管、兩支圓號,小交的弦樂隊照例不俗,雙簧管還可以,圓號幾乎每個樂章都要失準,令人氣結。撇開圓號,總的來說小交將二十九交響曲奏得輕鬆,簡單怡人。


相信當晚聽眾對Geoffrey Lancaster極誇張的指揮動作留下深刻印象,確是有點好笑呢,但他帶來的《天地元素》和巴赫第五勃蘭登堡協奏曲,又實在不錯,落足了功夫,希望「小交」在之後的樂季再請他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