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推出「演後評」計劃,以即看即評的形式,推動評論氛圍,提高大眾對表演藝術評論的興趣。
我們每月邀請不同界別的藝評人觀賞演出,輕鬆對談和點評戲劇、舞蹈、音樂等演藝節目,並以錄像方式上載到網站。
演後評(第一擊至第三十六擊):http://www.iatc.com.hk/doc/105758
演後評(第三十七擊至第八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27614
演後評(第八十一擊至第一百二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106070
演後評(第一百二十一擊至第一百六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106503
演後評(第一百六十一擊至第一百九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106790
演後評(第一百九十一擊至第二百三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107028
--------------------------------------------------------------------------------------------------------------------------------------------------
第二百四十三擊:再構造劇場《無法相見的夜裏》
加欣、研希,物理治療師與保險從業員,因為職業關係需共同面對城市中不同的痛楚。之後他們相戀三年,於九龍灣同居, 但因為疫情,被迫相對太多,被迫去思考看得不太清晰將來的未來。某天,加欣夢見一位老人說︰「你怕的不是我這個老人。你只是怕老。」在沒有表示分手與否下,她離開九龍灣,跟隨剛遇上的Hayden去日本大阪觀賞大型音樂節Summer Sonic。然而離開香港,反而更念這個城市,及研希。
藝評人:陳臻亮*、黎啟勁
*承蒙藝君子劇團允准參與是次錄影
--------------------------------------------------------------------------------------------------------------------------------------------------
第二百四十二擊:如果時間有限公司《彼岸:未來憶記》
黃昏降臨,大地被洪水淹沒。在那天來臨之前,人類用不同的方式記錄文明,無論是繩結、書寫、繪圖、錄像、AI 還是身體……人們都在尋找記憶的載體。在這40分鐘的沉浸體驗中,我們誠邀觀眾進入一個漂浮的「記憶體」,通過身體感官探索失落已久的女性海洋傳奇,親身重塑曾經可能存在過的文明。
——曾經,她是魚頭人身;
——她是一國之王,卻只由一人傳話;
——她為世人平靜風浪,卻無聲消失於山頂;
——她們不分風雨冒險下海,但求一份尊嚴與自主;
——她是海上妓女,更是海盜女王……
假如有天我們都失去記憶,澄明的大海將化作我們存在過的印記。
藝評人:曲飛、黎啟勁
--------------------------------------------------------------------------------------------------------------------------------------------------
第二百四十一擊:城市當代舞蹈團《某些動作與陰影》
在光影斑駁的隱秘處追尋……
北島書寫城市的絕望與希望
光影變幻,影子交錯,捉不住的浮光掠影
詩句和舞蹈交織,她和他和他的詩一起下沉,散落的碎片如何拼湊某些動作與陰影
重現記憶的時代,城市,心安之歸處,乃至生命的根?
藝評人:胡珮嘉、陳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