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尋根
文︰洪思行 | 上載日期︰2021年10月2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撈鬆 »
主辦︰大館
演出單位︰盧宜均劉榮豐 »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
日期︰24/9/202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大館—古蹟及藝術館」自開館以來迅即成為香港新文化熱點,近年主辦愈來愈多表演,往年舉辦過舞蹈季和劇場季,年初更進一步推出「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結合多元化的演出,全力打造新的文化基地(cultural hub)。新一輪的表演藝術季共有七個節目,其中一個是由音樂人盧宜均和劉榮豐聯合創作的《撈鬆》。

 

盧宜均和劉榮豐可說是中生代本土音樂表演者的活躍分子,演出具說服力,近年發展頗佳。這並非二人首次合作,早在2019年他倆受大館邀請合作炮製港式歌廳cabaret《Tri家仔》,雖然筆者沒有觀看,但知道當時口碑不俗,是吸引欣賞《撈鬆》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吸引之處是其內容:《撈鬆》其實是廣東人對外省人的稱呼,二人以方言為題材,繼續用cabaret形式去探討香港人的根源。近年在中港融合的主旋律下,身分認同成為很容易觸動港人神經的議題,此外節目涉及城市間的人口流動,與近來的移民潮(雖然官方認為屬正常人口流動)不謀而合,《撈鬆》的內容非常對應當下的大環境。

 

儘管是全新創作,但《撈鬆》處處流露出二人過往演出的痕跡,最明顯當然是充滿《Tri家仔》的影子,《Tri家仔》的「Tri」是廣東話、英文與普通話,跟《撈鬆》一樣以語言入題,演出在多種語言中穿梭,而且兩者同有十二首歌,不知是有意為之,抑或是巧合。另一個影響來自「一舖清唱」,他們都曾參與「一」的製作,盧宜均更是該團的助理藝術總監。《撈鬆》出現多個「一」的製作特色,例如在開場廣播中「整色整水」,加入輕鬆惹笑的環節,或是活用字幕機,不止讓它顯示文字,有時會出現emoji,甚至是meme圖,總予人驚喜。

 

《撈鬆》嘗試用音樂和語言去探討香港人的根源,但觀看演出後感覺像是創作者對上一代的緬懷,是抒發個人情感多於探索歷史。究其原因,是因為作品從個人層面出發,其主軸是劉榮豐對外婆的記憶,以及自己在澳洲生活時的文化差異。用個人感受來創作本無不妥,可惜未能上升至「大歷史」的格局,有些歌曲明顯是個人抒發,例如《牛之水滴》講述外婆與飼養的牛之間的小故事,歌曲演繹情感真摯動人,但與尋根主題關係不大,在其前後的歌也沒有直接關聯;在尾三的歌曲《人是鳥鳥是人》以外婆常說的「好時好日帶我走」入詞,亦加強了「回憶」的感覺。

 

有時他們在歌與歌之間會忽然講述歷史,例如1849年的金山夢和1841年香港開埠的情況,嘗試將演出論述套進大歷史格局中,反而跟整體內容割裂。此外,部分對話的轉折來得有點「硬」,例如有場是劉榮豐唱完歌後跟盧宜均閒談,突然叫盧站起來,原來他發現盧的衣服有奇怪圖案,問她哪是甚麼,藉此帶到下一個話題——裁衣。

 

音樂方面絕對不會令人失望,過往盧宜均的創作已很有水準,今次更請來高世章、梁栢堅、岑偉宗等人填詞,質素有保證。十二首歌中有三首旋律相同的上海《童謠》,置於曲單前中後三處,明顯有貫通全個表演的作用,童謠常被視作一地之文化和語言根源,三次均使用不同語言,第一次是上海話,第二次是粵語,第三次更是普通話、英語、粵語和上海話共冶一爐,象徵文化身分的變異,但最妙的是最後一曲的語言次序是從外語回到上海話,令筆者想起同期上映的電影《尚氣》中,身為主角阿姨的應南(楊紫瓊)跟尚氣說「You are a product of all who came before you」——無論劉榮豐去到哪裡,他跟外婆的聯繫是不會斷的。

 

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歌是《矇豬眼》,劉榮豐根據自身經驗講述自己如何變得「Aussie」,歌曲玩味十足,遊走於高低音之間,也不乏半音,為音樂增添色彩,最重要是演唱者樂於玩聲,用不同唱腔演唱,結尾卻帶著懸疑感,有點曖昧。不過這是表演最後的輕鬆環節,之後的歌曲都較深情,反映創作者不只著重娛樂,希望以較嚴肅的氣氛帶來反思。比較可惜的是劉榮豐唱最後一段時竟然唱錯了,要開口要求重新開始,雖然這是美中不足,但他能夠臨危不亂,是經驗,也是勇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樂評人,香港藝術發展獎2017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得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音樂),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及2015)。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