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
徒勞無功的愛情之旅︰從凝在半空的流星到愛情(?)缺失
藝PO人︰牢騷嘉  |  2012年12月14日

「真愛猶如鬼魅:眾口相傳,然嘗目擊者,鮮矣。」


法國作家拉羅什富科(François VI, duc de La Rochefoucauld)於《箴言集》內的一句關於愛情的箴言,道盡人類與愛情的迷離關係。 也許,在人們面對眾多的感情問題當中,真正和愛情有關的其實很少,甚至大多根本都沾不下半點關係。 誠如由團劇團率領的首屆戲劇證書的一眾學員,聯同編劇鍾燕詩齊手打造的愛情劇作《凝在半空的流星》(下稱《流星》)宣傳海報所言,人們欲求真愛,彷如要在半空中凝住流星,同樣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這個不可能卻不是愛情本身的問題,而是從一開始人們便已經捉錯用神。 真正該追求的,也許不是愛情,而是先有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心。 這樣,才能真正的開始討論情愛。 當人性還沒完善,甚至連想完善的心態都沒準備好的話,一般所謂愛情所謂浪漫也許不過是一種精神自瀆,廉價而於人無益。 正如該劇一般,儘管劇中已有條理地先後展示出四段現代的關係來襯托一段「純愛」關係,從中訴說著不同的愛情觀,但最終仍只能予人一種捕風捉影的無力感,甚或是他們明明在討論愛情,我卻看不到半點愛意。


《流星》的故事發生在一間快餐店內,五段關係的重要人物不是快餐店的熟客便是員工,除了林廣生一段以外其餘的關係都在店內開始或是發展或是崩壞,筆者尤其喜歡他們把故事大多設定在快餐店內發生,原因有二: 一,單一的場景處理讓劇情的發展簡單易明,觀眾無需就場景的轉換重新認識,藉此得以保持明快節奏,過場只用作展示時間發展及暗示未來情節,無需就轉景額外花賣時間,亦因而減省熄燈(BLACK OUT)的需要。 二,編劇明顯有以用四段時下人們的關係來襯托林廣生一段數十年前的戀情。 那四段戀情予人感覺均較為輕率,只重視個人感覺不理會對方情感,同時來得快去得亦快,情形便有如快餐店內提供的服務一般,不求質素只求速度,追求的不過是平、快、飽肚,只為滿足一時食慾而非作長遠打算,更不要說照顧味蕾的享受或是講求氣氛上的浪漫,一切只以目的為主。 創作人把主要場景設定在快餐店這個極具象徵性的地方,無疑能進一步特出時下人們對關係上的追求同樣只求量不求質,只求滿足個人慾望而非成為更好的人。


然而,在追求愛情的層面上,倒也真的是成也快餐店敗也快餐店。 快餐店的存在無疑讓人能更容易滿足口腹之慾而讓人生存下去,但也僅止於此,除了飽肚,我們在快餐店內再無法得到更多滿足。 一旦人們對快餐店的食物都感覺良好,自然不會就味道作進一步的追求,這並無意去貶低快餐店的價值,然而,假如你想在快餐店內吃到法國餐的精細,中國菜的博大,無疑便是緣木求魚,追那凝在半空的流星,徒勞無功。 《流星》一劇,雖不斷在展示關係,最終仍始終不能讓筆者感受愛意,原因正在於此。 用作襯托的四段關係,先不要討論愛情與否的問題,而是從一開始關係的關鍵人物在人性上便各有缺點,不是只追求肉慾 (慕雲)便是只追求奢華 (阿菲),不是只講求面子 (Jonna)便是只講求幻想 (晴晴),虛妄而不實際。他們數段關係的破滅,說穿了和愛情根本無半點關係,而是在人性上本早已出了問題。 筆者並不是說只有人性得以完整的人才能談情說愛,但至少只有生出圓滿改善的動力才是愛情的魅力所在。 面對著一個個人性早出問題的人,追求著一段段只為滿足個人慾望的關係,像這樣子的戀情,怎能不破滅,又怎能使人產生同情之感? 創作人常問及真愛是否只能存在神跡,筆者倒認為訴諸神跡未免過於消極,假如連自己都沒想改變的動力,與 「愛人」 沉淪到底也是自然不過的事吧?


時下的關係如此,數十年前的一段 「純愛」 關係又會否較為理想? 看畢全劇,不難發現創作人明顯偏愛追求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否定肉體交流,鄙視情慾流動予人的快感,彷彿沉迷肉慾就是原罪,從而將性從愛情之中放逐出來。 然而,兩個人的關係,肉體溝通就是否毫不重要? 這點在此劇無疑被徹底否認。 唯一能從劇內得到圓滿結局的戀情,他們便與性絲毫無關,枉論性愛,就連親吻擁抱也不多見,充其量便是兩小無猜式的拖手遊山玩水,朗誦詩詞歌賦。 純愛般的關係,給予他們最深厚的情感,最堅定的信念,即使 「被迫」分隔數十年,仍能憑 「真心真意」走在一起。 看到這裡,也許有朋友會說,這樣的純愛關係很好,又出什麼問題了? 筆者認為,這種把純愛凌駕時下戀情的做法正好是讓筆者難受的重要原因。 林廣生的離開,源於因為鄉間早有髮妻,為了避免做個負心漢,也不願讓情人擔上第三者的惡名,林廣生寧願放棄心愛的丹兒回鄉娶妻。 美其名要當個負責任的男人,實際上卻使兩個女人的一生都被虛耗,如果這種犧牲也算偉大,那憑什麼要把兩個女人的人生也作賭注抵押,講到底,不過是種不敢面對現實的自我安慰,不過是個不敢承認錯誤的大男人。 廣生從一開始便隱瞞了家有髮妻的事實,後來又不敢向髮妻坦然交代承認錯誤,像這種既不坦白又不勇敢的男人,能在最後得到丹兒的愛,倒不折不扣算是場神蹟。 然而,既然這種結局由神蹟所賜,從中便看不到人付出了什麼努力。 說穿了,廣生不過如同其餘四人一樣,只求回報不尋付出,不過他的情人比較忠誠,結局便較旁人好看,像這樣子把人生訴諸命運的人,不依靠神跡又能擁抱什麼? 像這樣子把生命交托給機會的人,換來的幸福又能造成多大的感動?


暫且撇開感動的問題不說,《流星》的創作水平其實離專業作品不遠。 演員活力十足,演出自然,當中尤其欣賞「Cast C」的兩位演員,其表演入形入格,一戇直一低賤,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假如劇中的群戲部份尤其是在面對一些處理頗為抽象的場口時,他們的同步性卻頗為不足。 最明顯的莫過於在臨近劇終之時,當五條線的主角逐一出來交代下場,其身後的群眾演員眼神聚焦不一,無法利用眾人的注視加強場面的力度,自尾聲以來一直營造的壓迫氣氛被群戲演員交錯的的眼神毀之一旦。 加上部份過場的群戲演出沒有太多個人台詞,反而只需要他們在場內遊走或是重覆主角說話等等,這種場面明顯講求演員的一致性,筆者卻只看到他們個別的存在,個別的遊走,個別的發聲,沒法進一步的達至「一即是全,全即是一」的共嗚狀態,藉眾人之力放大一種聲音一種角度,讓畫面得而昇華,讓舞台變得更為乾淨簡潔。


對筆者而,《流星》是一齣好看的劇卻還未稱得上是感動的劇。 原因便在於創作人過於集中把問題歸咎於人性的缺失而沒有作出相應的反思或是追究其根源,反而只將事情的好壞交托給上天交托給機會,使人失去其主動性亦失去了積極改變的機會, 進一步來說,不同時代的人之所以產生不同的價值觀,某程度取決於那個時代的生活態度, 現代社會的快餐店得以滿佈城市之內,該探討的問題除了是人們需要它什麼之外,更重要是人們為什麼需要它? 快餐店的出現,源於現代商業社會需要把人的能力進一步榨乾耗盡,才出現快餐店這種能讓人們快速進食從而再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的食店。 假如創作人能就時代的獨特性出發闡述時下人們關係出現問題的原因,也許便能踏實得多動人更多。 說到底,人的幸福,還是該由自己爭取。 假如創作人真相信神蹟的存在,便該知道在某個宗教的神也曾說過:「愛是恆久忍耐」,愛情既是恆久,人們又何需視愛情為剎那閃亮的流星,甚至還藉著神蹟把它凝在半空而不主動爭取真正永恆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