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號 你有制度我有態度:藝術家的香港生存之道    文章類別
【藝評空間】
評「樂.誼國際音樂節」——《室樂之夜》
文:蔡嘉雯

「樂.誼國際音樂節」為大提琴演奏家李垂誼成立的「垂誼樂社」舉辦之音樂節,至今已踏入第三屆。音樂節以室樂為主,邀請了世界各地的演奏家同台表演。舉辦這類國際室樂節牽涉的人數較少,安排上比較有彈性,但其中一項挑戰,相信是來自不同國家互不認識的演奏家需要在短短的排練時間之內建立默契,熟習彼此的風格。

 

由於是室樂為主,這自然令人想起另一個室樂音樂節——「飛躍演奏香港」的「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不過「樂.誼國際音樂節」更著重教育培訓和提攜年青音樂家,當中最有效直接的是給年輕作曲家委約作品,而且音樂節還包括一個「樂.憶古蹟」的社區音樂會系列,似乎有志以音樂回饋香港社會。

 

音樂節的表演陣容強勁,位位皆是知名演奏家,可惜從這場《室樂之夜》音樂會來看,明顯感受到宣傳不足,以致這場音樂會的入場率只有六成。或許是場地的限制,上環文娛中心的劇院不算音樂表演的理想場地,從觀眾席聽起來聲音比較乾澀。

 

第一首作品是拉赫曼尼諾夫的《G小調第一「悲歌」鋼琴三重奏》,由李嘉齡(鋼琴)、姜東錫(小提琴)和賈楠(大提琴)演繹。不知是否第一首曲目的關係,樂曲初段好像久久還沒進入狀態,三位最初未見非常合拍。但隨著音樂發展,音樂在抒情的演繹中透露出藏在和弦裡的激情,這激動在往後較平靜的樂段仍久久揮之不去。之後兩首樂曲——浦朗克(Francis Poulenc)的《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和鮑羅丁(Alexander Borodin)的《C小調鋼琴五重奏》是驚喜的演繹。單簧管演奏家Michel Lethiec將浦朗克這首帶有爵士風格的二十世紀無調性二重奏表演得淋漓盡致。浦朗克這首奏鳴曲不是用旋律和個人感情來帶動樂曲速度(tristamente - très calm - très animé),樂曲本來就是爵士好手Benny Goodman委約之作,帶有爵士風格的單簧管旋律引領著樂曲的走向,Michel Lethiec的演繹可說是點出了全曲的靈魂,他把握著細節,將色彩放在音樂的最前方。他把旋律多變、充滿對比的音色表現得恰到好處,不論是生動的、安靜的、哀愁的樂段都把握得很準確,演繹扣人心弦。演奏家讓樂曲不是由曲式去帶動,而是真正的由旋律和情感表達作主導,令觀眾被音樂的動感感染,產生聽下去的欲望。

 

鮑羅丁的五重奏由Priya Mitchell(第一小提琴)、Gian Paolo Peloso (第二小提琴)、Vladimir Mendelssohn(中提琴)、Elena Cheah(大提琴)和李嘉齡(鋼琴)演繹。弦樂部份不是一般弦樂四重奏追求的融和,觀眾能聽得出四位傑出的演奏家皆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在這五重奏裡各人的風格擦出了火花。他們的差異反而迸發出作品的激情,而激情之中蘊含著鄉愁,令人緬懷過去,至於演奏者亦將作品的俄羅斯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

 

《懸浮》是以前水警總部(現尖沙咀1881)的委約新作,看到標題已令人引頸以待。作品為鋼琴三重奏,貫穿全曲皆有「水」的影子。作曲家似乎儘量將所有關於水的音型放到作品裡,好像鋼琴的水波音型,大提琴的撥奏和三連音,還有重覆的單音和高音的dyad模仿水的動態。很多時候小提琴在高音區「懸浮」著一個長音,為後段埋下伏線。樂曲中段慢慢響起維也納風格的華爾茲,似乎是描繪大水褪去,水中的宮殿漸漸浮現,令人想起宮殿昔日的華麗和衣香鬢影,最後又慢慢被大水淹沒,聽眾也開始將「水」、「懸浮」和「宮殿」(水警總部)的意象連繫起來。這很難令人不去聯想德布西的鋼琴曲《沉落教堂》,描繪手法和意象的塑造上有相似之處。雖然從當代音樂的聲響或描繪事物的手法上不算特別驚喜,但作曲家在「水」的描繪上花上不少心思,可聽性也高,以二十三歲之齡的作曲家來說前途無可限量。

 

從音樂節的種種細節,好像場刊、招待、表演曲目、節目內容和社區教育等,都能看出主辦單位的心思。這場《室樂之夜》令觀眾度過美妙的晚上,若加上多點宣傳,讓多點聽眾分享,更能達到音樂教育和回饋社區之效。

 

 

樂.誼國際音樂節2015《室樂之夜》

主辦團體:垂誼樂社

評論場次:2015年11月26日,下午8時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作者簡介:Ka-man Choi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th MA in Music. She is now a research student in the Music Department of CUHK with interests in musicology.

 

照片提供:垂誼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