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號 香港文化記錄與口述歷史    文章類別
【專題】香港文化記錄與口述歷史
為視藝發展留下重要記錄
訪《與香港藝術對話》黎明海博士
文:陳瑋鑫

 

訪問:陳瑋鑫、陳國慧、徐泳欣

香港三聯書店於去年中及今年初分別出版了《與香港藝術對話1960-1979》及《與香港藝術對話1980-2013》兩書,以口述歷史的形式,跟在不同時期活躍於香港藝術圈的朋友訪談,從中梳理出香港視藝發展在過去五十多年的歷程與面貌,以補充現存史料的不足。這兩本書,其實是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副教授黎明海博士,前後共花了近兩年時間編著的心血結晶。

「香港的視覺藝術發展以往一直缺乏有系統的整理,坊間一向只有兩本有完整文字記錄,而且有年份記錄的論著:一本是80年代出版,由一個畫商撰寫的英文書,另一本是朱琦編寫的《香港美術史》。」黎博士指出,前者以英文撰寫,接觸到的人物不多,而且只集中談較多人熟悉的新水墨運動,編者也沒有學術研究背景;後者則主要是內地學者朱琦作博士論文研習時編撰,資料大都是從官方機構或朋友收集而來,所以切入點都是以官方為主,難免有偏頗,而且很多資料其實沒有核實,也忽略了低調、不吃人間煙火、默默耕耘的藝術家,新媒體範疇也鮮有提及。

雖然上述兩本著作皆是非常重要而且具影響力的歷史記錄,但偏偏都不是由香港人所寫。因此黎博士一直念茲在茲,希望能夠找到有心人或機構去為本地的視藝發展留下記錄。作為本地博物館的專家顧問,黎博士已曾不只一次向有關機構力陳視覺藝術的資料保存與整理的重要性,可是往往因政府換屆,申請程序繁複需時等因素,令相關計劃一直只聞樓梯響。「除了跟藝術館談過,其後也有與亞洲藝術文獻庫討論過,但他們機構內的外國人比較多,不少老前輩不擅英語,也難做得深入。」所以最後他只好自行找方法去做。

驅使黎博士一直堅持要做好歷史整存,其中一個觸發點是前輩夏碧泉(夏爺)的離世。「夏爺是位很勤力的老人家,他生前經常出席各個展覽,拍下不少資料圖片,過去二、三十年的相片紀錄,放滿整個大書櫃。大約在2006、2007年,夏爺過身前兩年,我就曾跟藝發局的一位高層與康文署的一位專家顧問一起去探望他,並提出想整理他收藏的相片紀錄。當時夏爺好雀躍,說只要找個學生來,他便可以告之相中所紀錄的場地、作品及人物。」

於是黎博士便嘗試向藝發局申請資源,但最後不知怎的卡住,僅僅數萬元的資助申請最後未有批下來。然而一年、兩年過去,夏爺走了也未及處理他那龐大的資料紀錄。黎博士坦言非常可惜,「我覺得實在是虧欠了夏爺,很多資料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最為清楚。而隨著上一代的老前輩年邁虛弱,甚至相繼離世,如果我們再不開始整理,最後就只能夠追憶,再沒可能去聽其本人去講,或者去核證一些資訊。」

黎博士對口述歷史的重視,多少是源自他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Norbert Lynton。Norbert Lynton是英國有名的學者,曾著有The Story of Modern Art一書。「Norbert Lynton十分強調事實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定要去聽藝術家自己講,因為這樣才對。」很多時大家只看到藝評或創作歷史的演進,但其實從來沒見過藝術家,與他們傾談及了解引證。所以黎博士編採《與香港藝術對話》兩書時,正正是要抓住在世的藝術家,聽他們說歷史故事,核實資料,以求真的精神去為香港的視藝發展留下記錄。「口述歷史的重要性是因為受訪者說出來的故事都是親歷的,全都是他自己的感受。」

談到如何訂定被訪名單,黎博士強調除了個人的創作成就,對社會的影響也很重要。「有部分藝術家一直默默工作及教學,但相對對社會範疇的影響力不大的話,我就會放低一點。」他說到他考慮的是人們需要認識的藝術家,其個人成就獲一定認可之餘,也需要在歷史進程上有崗位或角色去推動本地的藝術發展。因此書中受訪人物不獨是創作人與藝術家,也有美術教育推手、畫商、物料供應商及藝術推廣與資助人等等。「他們當中有一些是一直沒被重視的人物,例如一些左派的藝術家,於中環的三聯展覽廳辦過很多重要展覽,卻從沒人去整理與紀錄,也沒太多文獻記載。」他指整個計劃以學術研究的取向進行,故把左、中、右的意見全收入,把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文化政策改變以降的視藝歷史記入書中

不過黎博士指出,視藝創作人大多不喜寫字,而且若然不是熟朋友,也不會理睬,所以要接觸他們及進行訪談有一定難度;但如果有門路,他們就會毫無保留,如數家珍將故事娓娓道來。「其實藝術界的朋友都比較純真,訪談過程中好多時都會衝口而出,說了些不應或不想出街的內容,所以最後定稿也要經多次批改審閱,讓他們三思後才決定是否刊出。」

其實本地藝圈小,大家難免要互相爭逐地位,爭取資源,訪談時大家也不時會談及與其他行家的關係,所以黎博士編輯時也格外小心。「最終出版的內容,盡量也不牽涉個人意見與評價,而集中談同期有什麼藝術家在工作,讓業界朋友知道不同的人也在做自己的事,不會放太多主觀情緒在內。」因此書中訪問的先後皆以筆劃排序,所佔頁數也不能太參差。

黎博士坦言整個計劃相當艱鉅,過程亦十分吃力。由2011年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 的優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支持,到後來獲藝術發展局資助,與及三聯支持作公開出版,前後共做了二十多月。計劃也由最初只打算約廿多位人士,到最後共訪問了五十多個單位。期間兩位研究助理一直協助搜尋所有有關資料文獻,核實簡歷,黎博士在訪談前也必會盡量讀過所有文章,若然對受訪者或其範疇不熟悉,也要花更多功夫去準備。

因此自計劃啟動後,黎博士也忙得不得不放下自己最愛的繪畫創作。「我本身只是一個畫家,但(整理視藝歷史的工作)未有人做,只好廖化作先鋒,希望將來有朋友可以繼續做。」他笑言,隨著今年暑假有關本地漫畫發展的口述歷史也即將出版,連同兩冊《與香港藝術對話》,「總算是完了自己的心願,可以抱著這三本書落棺材了。」

雖然黎博士謙稱他只是拋磚引玉,短期內也未必會再次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歷史勾沉工程,但我們相信他對史實紀錄的追求,也必會影響或啟發到界別內更多相關計劃的出現,讓值得在歷史上留名的人物故事得以流傳。
 

作者簡介:陳瑋鑫,藝評人、媒體製作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先後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分別取得語文及傳意學(榮譽)文學士及媒體設計與科技藝術碩士學位。2013年秋天起遊學歐洲,2015年初獲英國華威大學及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藝術大學共同頒授國際表演研究碩士學位。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專責推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

 

照片提供:陳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