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號 不(只)是監製    文章類別
【專題】不(只)是監製
我看演藝策劃這件事
文:耿一偉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到底要如何才能成為一位演藝策劃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開始思考一個解釋的模式,這也是我第一次公開在出版平台上解釋這個模型。想成為演藝策劃人,需要下面這個三角形的支持,才能站得堂堂正正:
 
專業
                                                             資源                              人脈
 
我來分析一下這個三角形,首先,你如果成為演藝策劃人,這三者缺一不可。譬如你有專業,很懂表演藝術,還是新任的文化中心主任,有資源,有預算,可是你沒有俄羅斯芭蕾經紀人的連絡方式(或者說,你可以查到電話或電郵,但打過去沒人理你),那也沒用。或者你很專業,又有人脈,認識很多藝術家,可是你沒錢,你的策劃理念也只是空洞的語言而已。又或者你有資源,又認識很多人,但你對表演藝術根本不懂,那你策劃的活動也不太可能成功。
 
可是這三件事並非平等,有些是你可以準備,有些是掌握在別人手裡。想當一個演藝策劃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這個職位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而且任命權通常屬於政府或相關基金會,背後的原因,在於這些活動是非營利的,如果不是隸屬政府單位,除非你要賣自己家裡房子(還不一定夠),不太可能有民間的策展活動。可是專業這件事至少是你可以準備的,你可以多看表演,多做研究,了解當前表演藝術趨勢。如果你對演藝很有興趣,你勢必會希望留在這個圈子,在劇團或非營利組織工作,於是慢慢的,一兩年後,你會被這個圈子接受,你會認識愈來愈多人,不僅藝術家,連媒體與政府單位的人,你多少也認識幾個,你的人脈愈來愈廣。那麼最後一步是,資源是怎麼來的?
 
這個問題最難回答,因為前面我提到,資源是操縱在公部門手裡,任命誰當總監,這件事有一部分是政治考量。就算你現在開始進入公部門工作,也不一定代表最後會找你當策劃人。通常來說,若是藝術中心或藝術節的總監,通常都有一定的社會聲譽,但這還是來自專業。所以專業還是最重要。
 
當然,也可能有其他情形,你是當一個演藝策劃人,而條件是比較簡單的,譬如你是一個劇團的節目部經理,然後你們跟政府申請到一點錢,可以規劃一個小型藝術節,那這時候該怎麼做呢?
 
左圖是新文本戲劇節 2013,右圖是2014 第十六屆臺北藝術節 
 
通常國外都會用「programming」而不用「curating」來講演藝策劃人的工作。原因在於,美術館的活動,觀眾可以一下午就看完,對策展內容有完整理解。但演藝策劃的結果,即使你只有四齣戲,大多觀眾只會看其中一部。所以這裡就牽涉到需不需要策展主題或理論這件事了。
 
策展理念這件事是在不同層次上發揮功能。如果你希望活動能吸引各類的觀眾,策展主題不能太嚴肅,否則會嚇跑觀眾。如果你的主題是後殖民,除非是小劇場或小型藝術節,觀眾是特定的,不然觀眾不會想連著看四齣後殖民的戲,他們會覺得乏味。但你在宣傳的時候,有策展理念又是必須的,因為這在面對媒體的時候,你可以很快提出一套說法來描述活動的特色。
 
所以策展理念有點像影子,當你需要的時候,你可以指出來,但你不需要的時候,它必須退到背景當中。回到我們日常的購票行為,你是為甚麼會想看某一場演出?是因為策展主題,還是因為那個節目本身吸引你?我相信,除非是專業的劇評家或演藝策劃人,個別節目本身的特色才是關鍵。
 
與其探討主題,還不如說類型可能更重要,舞蹈節、默劇節、馬戲節或歌劇節等,很多藝術節都試圖去區分類型上的特色,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去思考與努力的方向,甚至可以更細分到新文本戲劇節之類的(如「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做過的)。這是以表演藝術的趨勢作為方向,卻能保有個別節目內容的特色。
 
在策劃過程當中,我建議是愈早準備,愈晚決定愈好。這完全是經驗談。演藝策劃像是辦大型的派對,有很多變數,而且一定會有狀況與意外,這就要考驗策劃人的應變能力。如果你準備得愈早,愈多變數可以在過程中發現。但是外在環境一直在變,如果太早決定,可能沒辦法辦出最好的活動。
 
演藝策劃像是打一個長期麻將的過程,原來很好的牌,也可能到後來變得沒用了,這時候你就必須要會應變,把牌打出去,去摸更好的牌。就這樣,一切都在動態當中,整個牌局從頭到尾,你都必須非常專注,否則你只有輸牌的份。
 
當然,很多人知道,牌技再好,也擋不住運氣不好。準備過程最好多點後備方案,萬一有團出狀況,你可以隨時應變。最後是節目好壞,影響主辦單位的口碑,所以叫好與叫座,我覺得叫好比較重要。因為叫座是你要去努力卻不一定掌控在你身上的,但叫好至少是你專業可以決定,不用依賴市場的。表演藝術的觀眾不是一般觀眾,只要你節目好,他們不怕花錢。你必須培養觀眾對你策劃節目能力的信賴,這是演藝策劃人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簡介:目前為2012-2014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客座助理教授,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教授。著有《喚醒東方歐蘭朵》、《光的無限力量》等。譯有《劍橋劇場研究入門》、《空的空間》與《哈維爾戲劇選》(合譯)等。並擔任《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劇場手邊書書系》與《劇場關鍵字》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