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號 我是藝評人    文章類別
【專題】我是藝評人
戲曲:秋盈(香港)
文:秋盈

1. 可簡述首次撰寫藝評的經過和刊登的地方嗎?


如果沒記錯,大概是十一年前罷?當時有一位在 IATC 工作的朋友邀請我投稿,我遞交了一篇有關音樂劇《酸酸甜甜香港地》的觀後感,應該是刊登於《大公報》的副刊罷?實在不太記得了。當日剪存下來的報紙,幾年前搬家後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

2. 除了寫藝評,你日常從事甚麼類型的工作?

平日我是個平凡之極的上班族,寫觀後感只是自己業餘的嗜好和獨門心理治療秘方,壓根兒沒想過那些長篇大論的勞什子會有人看。撫心自問,那其實是寫給自己看,留個紀念而已。

3. 每年平均觀賞多少個演出?當中包括甚麼類型?

每年大約觀賞不到二十次演出罷?平均一個月一、兩次左右。近年深感時不我與,應把握機會多欣賞資深老倌的演出;加上油麻地粵劇新秀演出計劃和一年一度的「中國戲曲節」,所以明顯多看了戲曲表演。我對這門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也愈來愈濃厚,甚至翻了幾十本有關戲曲理論、發展史和表演技巧的古今著作。除此之外,我對其他類型的戲劇、舞蹈和電影俱有興趣,只是時間太少、興趣太多,近年少看而已。

4. 看演出前及看演出時,會做怎樣的準備?或有甚麼特別的習慣?

我自小很喜歡看故事,還沒學會說話已經盯著黑白電視看《民間傳奇》,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中學時代選修中國文學,加上《民間傳奇》的記憶,對古典小說和戲曲尤其著迷,幾乎把所有圖書館收藏的古典小說和戲文都看過了。也許因為文學分析的影響太深,我看戲之前,也會盡量了解一下故事內容、創作背景和意念等,以建立分析和評價戲文的標準。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5. 有甚麼寫作習慣?

沒甚麼習慣,想寫就寫,而且從來不打底稿,只會邊寫邊改。若是看完如鯁在喉,憋了一肚子話無處發洩,自然口沫橫飛、滔滔不絕。如果對表演猶似水過鴨背、毫無觸動的話,就一個字兒也寫不出來。

6. 有甚麼人物╱ 作品╱ 地方╱ 場地╱ 書籍,是你在藝評生涯中最難忘的?或認為值得推薦予讀者的?請列出三個,並簡述原因。

首演於 1957 年的《帝女花》,可能是香港人最熟悉的粵劇戲寶。一曲「落花滿天蔽月光」唱了快六十年,依然傳誦不衰,即使不看粵劇的香港人也應該聽過。全劇氣氛蒼涼沉重,結局亦有別於一般大團圓的俗套,是戲曲悲劇的傑作。這也是我最喜愛的粵劇戲寶,竊以為至今沒一齣作品比《帝女花》更好看、更耐看。


今年一月在「西九大戲棚」看老倌以「官話」演出《斬二王》,異常精彩,充分發揮傳統粵劇唱做兼重、功架繁複、表演元素豐富多彩的特色。此劇故事和人物相當簡單,曲詞也樸實無華,舞台設計更是最傳統的一桌兩椅,主要是靠上乘演技吸引觀眾。四小時下來,看得觀眾熱血賁張,沒半點冷場,盡見老倌的深厚功力。

如有未看過戲曲的朋友想見識一下,我會推薦喜劇小品《獅吼記》。「河東獅吼」的民間傳奇,劇集、電影均有改編,新觀眾不會覺得太陌生。目前流行的粵劇本由唐滌生先生編劇,曲詞通俗、旋律優美,也沒有太吵耳的鑼鼓,較易為新觀眾接近。此劇以輕鬆的筆觸道盡男女大不同的微妙心事,有趣逗笑之餘不失溫文爾雅,是不錯的入門級劇目。


7. 藝評人的苦惱和樂趣。

寫了那麼多觀後感,最高興的是結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連演員也有,實在遠出我意料之外。有機會和他們討論戲文、交流感想,從中獲益不少。

至於苦惱,除了曾招惹狂迷滋擾外,我更在意的是怎樣提升寫作水平。這不只說遣詞用字,更重要的是內容和藝術理論基礎。其實我只是普通觀眾,沒學過戲,不懂的事情太多,只能盡量看書一點一滴的慢慢累積。這畢竟是個人興趣,也沒甚麼清晰的方向或周詳的計劃可言,只能盡力而為。

8. 關於藝評(人),我想說的是……

印象中的藝評和藝評人都有點「文以載道」的使命感,不是為了教育觀眾,就是試圖參與藝術發展的過程。所以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藝評人,因為寫作水平不高,也太散淡隨意,充其量是一個口水多過浪的普通觀眾,看完戲總有感想,不吐不快而已。但若我的一點淺見有助吸引沒看過戲曲的朋友湊湊熱鬧,或者對台前幕後有點參考作用,則是我莫大的榮幸。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哀樂中年。自幼酷愛古文,嗜讀諸史、老莊,亦好詩詞、小說、傳奇雜劇。少時初識紅氍況味,大開眼界;至今二十餘年,始終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