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號 我是藝評人    文章類別
【專題】我是藝評人
舞蹈:馮顯峰(香港)
文:馮顯峰

1. 可簡述首次撰寫藝評的經過和刊登的地方嗎?

2009 年,那年是 IATC 和「舞盟」第一次合辦舞評寫作工作坊。第一篇作業是要評鄧樹榮與邢亮創作的《帝女花》。那次不單是第一次寫舞評,更是第一次看現代舞。觀看演出後,看得一頭霧水。聽畢演後藝人談鄧樹榮與邢亮的分享,便決心再買票多看一次。第二次再看便好多了,至少整出一個理路寫了第一篇藝評。而幸運地,這篇舞評在《舞蹈手札》刊登了。

2. 除了寫藝評,你日常從事甚麼類型的工作?

現在正就讀研究院,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修課、讀論文、寫論文及一些教學工作如:帶導修及批改學生論文。另外,因為撰寫舞評的緣故,近年也開始上舞蹈課,並參與一些舞蹈排練及演出。

3. 每年平均觀賞多少個演出?當中包括甚麼類型?

每年平均至少也觀賞三十個演出。當中九成是舞蹈演出,餘下一成便是一些戲劇和音樂演出。

4. 看演出前及看演出時,會做怎樣的準備?或有甚麼特別的習慣?

這取決於看的是甚麼作品,若是一些經典再演,便會找一些背景資料或過往演出過的版本來看。還會在網上搜查,看看有沒有演前的一些訪問稿,大概了解編舞的創作目的。而進場前多會喝杯咖啡。始終看演出時,放下那些先前所謂的資料、知識,全神貫注、全情投入和感受作品才是最重要。

5. 有甚麼寫作習慣?

除非是要趕著在演出後交稿,否則我多會在演出後在場刊或電腦裡,寫下初步的看法。然後,讓腦海的片段經過一周左右的沉澱,才動筆寫作。在沉澱的過程,還會和朋友聊聊看法,也會翻看一些相關的資料、理論。

6. 有甚麼人物/作品/地方/場地/書籍,是你在藝評生涯中最難忘的?或認為值得推薦予讀者的?請列出三個,並簡述原因。

(一)地方:柏林。在柏林幾乎每晚也會有舞作,於城中的小劇場上演。留學的半年,看了不少在香港看不到的舞作,感受到舞蹈豐富的可能。這半年,反而沒寫下多少篇舞評。


(二)人物:洛楓老師。大三時,修了洛楓老師的表演理論課。從她身上,除了理論的學習,更重要是學到一名藝評人須要為自己寫下的藝評負責。這種態度反映在演出前的資料搜集,演出後的理論研讀。當然讀她的舞評,更多了一重運用文字及描述舞台光景的歷練。

(三)書:《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一書裡,能了解「雲門」背後的辛酸、情操。而這一路來的堅持,令人對舞台工作者,肅然起敬。這書還有介紹一些舞蹈肢體語言及關鍵詞。圖文並茂,入門者或舞迷,皆十分適合。另外,《當代舞蹈的心跳:從身體的解放到靈魂的觸動,當代舞蹈的關鍵推手、進化論與欣賞指南》這書可說是藝術節或出門旅遊的必備書。裡面介紹了很多西方重要的舞團及編舞,又勾勒了現代舞從開初至今百家爭鳴的圖像。藝術節時,這書是我資料搜集的第一步,了解舞團的風格;配合 YouTube 運用,實在是大開眼界。當然出國遊歷,也可從這書得知那裡有沒有一些不可以「走寶」的舞團。

7. 藝評人的苦惱和樂趣。

苦惱有二:遇到很好的作品及不想看的作品。遇到很好的作品會為自己的文字,能否盛載作品豐富的意涵而煩惱。另邊廂,有些作品本來沒有打算看,但又因為作品激起了軒然大波(如:上了新聞頭條),還是要購票入場「見證」此作。

樂趣亦有二:第一次上舞評班時,導師曾說藝評是一面鏡子,會見證執筆者的成長。當從舞評看到自己的成長,實為一樂。寫舞評會慢慢認識到舞蹈工作者,又或喜好舞蹈的朋友,是為二樂。

8. 關於藝評(人),我想說的是……

藝評不單是一篇文章,更是與表演者和其他觀眾的對話,或是借給大眾的一副眼鏡。藝評人,只不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觀眾,不應覺得優越過人。
 

作者簡介: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為 2009、2011 及 2012 年香港舞蹈聯盟主辦的「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學員之一。願以字為舞蹈留痕,望借文將所想分享。文章曾刊於《舞蹈手札》、《信報》、《文匯報》、《明報》、《三角誌》及《城市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