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號 看不見的舞台-表演藝術的出版    文章類別
【專題】看不見的舞台-表演藝術的出版
走在「戲道」上
文:潘璧雲

2011年,我剛從「香港話劇團」全職演員的崗位轉到戲劇文學辦公室裡,除了接受各種各樣轉變帶來的挑戰外,我更不斷思索如何把廿多年的舞台經驗應用於目前的工作上。由於出版戲劇叢書是戲劇文學部的其中一項主要任務,於是我自然趁著劇團三十五周年誌慶,提議出版一本有關香港話劇團談表演的刊物。再者,我更嘗試把出版計劃發送到出版商去,希望能以合作方式,開拓讀者群及發行渠道,順道可降低成本。在計劃書中,我是這樣推銷的:「而當今香港,不少年青人對演戲(做明星)都躍躍欲試,再加上業餘劇界中大量的熱情志願者,正在學表演的朋友們;再加上在學校裡帶領戲劇活動的老師們,這支為數不少的群組,都是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換言之,這個主題的刊物,相比劇團過往用以保存藝術紀錄的書籍,應更有銷路。」

 

最後,我們得到與商務印書館合作的機會,在2013年5月底,完成了名為《戲.道——香港話劇團談表演》這部書。

 

在計劃書裡,我闡明了出版的意圖:

 

「香港話劇團三十五年來,製作的演出多不勝數,我們其中最被公認的瑰寶,就是那些身經百戰的演員們,與及他們浸淫了多年的表演心得和技巧。

 

可是,當演出過去後,大部分觀眾或評論人只會為演員的表演作一些概括性,形容詞類的評語:『做得幾好!』、『麻麻哋喇!』、『好感人!』、『好有力!』、『咁多台詞都背到!好叻啊!』……本來作為演出者,對任何回應,只要不是惡意攻擊,都是非常歡迎的。只是,假如我們要提升觀眾及評論人對表演的欣賞水平,何不設一個平台,讓演員們論述、分析自己的表演,或分享如何解決實踐工作時會面對的問題,藉以引導一般非專業演員,怎樣去品評表演,這樣,不單能確立我團表演上的龍頭位置,亦達到薪火相傳的作用。」

 

然而,我必須承認,我是有一種私心,希望劇團的夥伴們,透過書寫或受訪,為自己的表演路作一個階段性的回望及理解,更激發對工作的熱情及自己一手所建立的專業的肯定。

 

回顧和商務印書館的合作,也是各司其職,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裡理順《戲.道》的出版工序。戲劇是我們的專項,「談表演」的內容自然由「話劇團」的演員一手包辦。由於不是所有演員都有著書或撰文的經驗,加上不少戲劇技巧也難以文字表達。因此,《戲.道》書中有部分文章是由演員口述,再經我和戲劇文學部的同事作文字整理,頗有「口述歷史」的況味;擅寫文章的演員便背負起「談表演」的重任,把多年經驗以短短數千字活現紙上。我和同事埋頭做好校對的功夫,已經足夠。不難想象,勞煩一眾演員在繁忙的排練時間抽空交稿,死線再三推遲是必然的事。但感謝同事們認同《戲.道》的出版對劇壇饒有意義,在百忙中也盡量配合。

 

至於出版,當然是商務印書館的強項,故此書的封面設計、排版和校對,有勞「商務」編輯們的努力。在此也特別感謝商務印書館一眾高層的鼎力支持,包括現已榮休的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陸國燊博士、時任助理總經理兼零售總監的尹惠玲小姐,以及董事助理總編輯毛永波先生。眾所周知,戲劇出版在本地文化界一直「艱苦經營」,難得他們是次不以商業考慮(銷路)為重,並以推動香港文化事業的角度,和「話劇團」合推《戲.道》一書。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戲.道》一書在出版上的「配套」。為了推廣劇藝文化,我們大膽地向商務印書館提出合辦「戲劇藝術書展」的建議,一方面是香港從未有以「戲劇」為主題的書展;另一方面是「提醒」大眾,香港其實有不少劇團和組織出版戲劇書籍(劇本和研究刊物),只是發行渠道有限而往往未竟全功。怎料建議一出,「商務」也一拍即合,而為了壯大活動的組織力量,我們也邀請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同窗文化有限公司作協辦單位。如此,「書香戲魅——2013戲劇藝術書展」在2013年6月順利舉行,除了整個6月在「商務」的尖沙咀、銅鑼灣和香港中文大學分店設戲劇書籍專櫃,也舉辦了六場劇藝分享講座和邀請劇界中人向香港市民推介戲劇好書。

 

最近有同事在台灣的書店也見到架上放著《戲.道》,還特意拍了照片傳給我。我衷心希望,香港能有更多優秀的戲劇出版面世,並發揮創意,吸引不同的合作者和讀者,協力推廣及提升戲劇藝術。
 

作者簡介:「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及項目發展經理。
照片提供:香港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