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號 可能不想回憶但不能忘記:回顧2020年香港表演藝術    文章類別
【專題】可能不想回憶但不能忘記:回顧2020年香港表演藝術
彷彿是悖論的2020年
文:李海燕

 

編輯說,寫一篇回顧2020年香港表演藝術的文章。以前我也做過年尾總結,把十二個月的時段齊整切割,事件打包裝箱,近乎成就。這種穩定反映出好一段時間表演藝術界的「照常營業」,business as usual。嗅著2019年的腐臭味走入2020年,旋即撞上疫症,「usual」變得有點可笑。

 

 

美洲原住民相信二分法的動力,正反的不平衡提供宇宙持續運轉的能量;印第安人對雙生嬰兒感到恐懼,會殺死其一個,截斷「相同」的停滯傾向。從2020年的反,思索「usual」之為正。

 

 

劇院關門,演出取消。原來停頓可以如此全面。相比受影響的規模,以前我們慨嘆的觀眾量不足或者訂不到場地不過小巫見大巫。多國實施旅遊禁令,任你有幾多外國演出邀請也得推掉。學校停課、舞蹈室關閉、演唱會取消,等等,大量從業員生計即時受影響。憂慮和怨懟在業界漫延。

 

 

我們的表演藝術實踐是否太狹隘、太歸邊?被垢病為落伍死板的公營劇院,毫無預警地禁止現場觀眾,竟打我們一個落花流水。原來年復年地依附著大型建制,由它們的墮性掌控著生計;原來開拓另類表演模式和場地的嘗試,還很有限。陳鈞至的《一人前體驗劇場系列——審美與人的自由》,5月份在富德樓的「樹洞」上演。讓我們先放下「單對單表演不是新形式」「場地設備不專業」「要做幾多場才可收支平衡」等判斷,想一想這個嘗試的意義。

 

《審美與人的自由》現場(照片提供:陳國慧)

 

 

來一條填充題:「除了從業員之外,__關門對大部分市民影響不大」。有些答案不會引起太大爭議,例如滿街的金鋪;如果不幸地,劇場是另一選項?沒有演出可看,沒有人感到不可彌補的損失——因為那空虛已為Netflix所填滿?

 

 

如果「usual」包含把表演「藝術」的光環用作維持社會階級的工具?非常林奕華及西九自由空間聯合製作的錄像系列《一個邀請:人約吉場後》的概念很詩意,如十八世紀西方畫作孤獨蕭索的畫面:個人佇立在昔日輝煌建築的頹垣敗瓦,沉浸在回憶中。我樂於相信參與的演員在錄像中展示的情感都是真摰的,可是,若說系列「探討當劇場現場演出……觀眾、演員和劇場的關係」,作為觀者只感到關係的距離:在全世界都被影響的日子,在大部分市民都很少進入的劇場中,從業員慨嘆觀眾的不存在,然而觀眾正因為受著與從業員同樣困厄而無法入場的這一事實,卻沒有被提及。

 

《人約吉場後》影片開首(照片提供:西九文化區網上影像頻道)

 

 

網上表演作為因為科技發展而引發的藝術形式改變。網上表演作為權宜之計。2020年12月2日起政府只開放表演場地作網上直播。公營表演場地沒有供表演團隊用的wi-fi。

 

 

香港的手機滲透率超過100%,部分因為不是人人都買得起電腦、大顯示器、有寬頻。除非我們關心的是如何鞏固「art world」而非「藝術」的邊界,否則,做網上演出,觀眾方的物質條件(material condition)以及其代表的社會階級,是需要跨越的巨石。誠然,門票也不是人人都買得起。入劇院在香港,也是有閒階級的玩意。或者,在交通工具、茶餐廳、洗手間接觸表演藝術,其實並非甚麼壞事。

 

 

就如曾經一度流行的互動劇場一樣,在表演過程中可視化的觀眾反應,在網上以人數增減的實時統計、圖標回應、即時訊息等等,成為「參與」指數。假如,推動這種參與模式的代價是,表演引發觀眾靜默地和延後地在思考、感受、智力等層面與自我及個人歷史互動?

 

 

起源於約十五年前的雙軌劇場——即是與表演者在同一物理空間、或者與表演者共時但身處電影院——將電影語言引入劇場;今年在快速轉移網上的需要下,雙軌劇場的做法成為現成的參考。先不談表演藝術與電影語言之異同,為了把差不多肉眼在選擇注視對象上的萬千變化盡量多地用鏡頭提供,對器材和人力要求頗為巨大,引發資源差異而產生美學壟斷的可能性。大型表演團體可以用多個鏡頭直播,以滿足觀眾以觀看電影為經驗參照的期望,小團體的良好意願因為技術資源不足而難以實踐:「小龍鳳劇場」的《再見之前 (2):歸零》用十三個Facebook直播提供不同觀看角度,但是不良的(手機?)畫面質素令選擇變困惑。

 

十一

 

藝發局「賽馬會藝壇新勢力」一個舞蹈表演由實體改為錄影播放,其中一名女舞者觀看公眾首播才得知有近鏡拍攝她的下體達七秒之久,因感到「不安及冒犯」要求編舞刪剪,幾經周旋才得到回應。事件反映網上表演中的身體(及其影像)的擁有權在未有被討論之前,已經以實體表演為預設值進入執行層面。

 

十二

 

No Discipline Limited「當代演義——對話系列」之《甚麼是演出》的矛盾是,表演者設計(非)表演來探索表演的非格式化,典型的空間格式卻令觀眾無法無視非表演的表演性;表演者用內容質問形式,觀眾身處形式之中懷疑內容。不再相信「理所當然」弔詭地成為了表演者和觀眾的共同信念。

 

十三

 

2020年7月1日,香港變了。將來還會有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聽搖滾的北京猿人2021》和六四舞台的《5月35日》(庚子版) 嗎?1993年7月,蘇珊.桑塔格去薩拉熱窩導演《等待果陀》,有人問她這齣戲是否太悲觀。在《在薩拉熱窩等待果陀》一文中,桑塔格如此寫道:「彷彿當人們真正陷入絕望時,上演一齣絕望的戲是多餘的……在薩拉熱窩,就像在別的任何地方,懂得通過藝術來確認和改變他們對現實的看法,並因此感到更有力量和受到撫慰的,不只是一小撮人。」1

 

《聽搖滾的北京猿人2021》(照片提供: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臉書)

 

十四

 

2020年,我是取消製作的製作人。

 

十五

 

2020年的啟示:沒有了人與人的接觸,我們甚麼都不是。

 

作者簡介:

獨立文化工作者,主要從事編輯、藝術評論、舞台監製。「香港文化監察」核心成員。

 

1 Sontag, Susan. "Waiting for Godot in Sarajevo." Performing Arts Journal 16, no. 2 (1994): 87-106. Accessed December 6, 2020. doi:10.2307/3245764. 中文翻譯:黃燦然,載《重點所在》(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頁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