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號 可能不想回憶但不能忘記:回顧2020年香港表演藝術    文章類別
【專題】可能不想回憶但不能忘記:回顧2020年香港表演藝術
來如流水兮的2020年
文:郭永康

2020年如洪水猛獸,在本已波濤滾滾的2019年之上泛起驚濤駭浪,以氣吞山河之勢淹沒一切過去的形式和習慣,預告了來勢洶洶的新一個年代。

 

「可說與不可說」、「線上與線下」、「開館與閉館」、「在場與不在場」等等在2020年已有頗大量的討論,總結著這些關鍵字詞,表演藝術的創作方式與形態必需迎來歷史性的轉變已是老生常談,問題是,在處於「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的時代裡,溺水之人要如何改變、怎樣變革,才能救得到自己的命?

 

《新聞小花的告白2白屋之夏》宣傳圖

(照片提供:風車草劇團臉書

 

 

2019年4月的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中,《新聞小花的告白》編劇黃國鉅如是說:「希望我們可以大膽直白地講出所思所想,直至要用隱喻為止」。「直至」是一個頗籠統的詞語,預視著「要用隱喻」終有一天會出現,但未清楚將於何時到臨。2019的下半年至2020年的上半年,大概香港劇作者的心思都有相類近之處。與朋友討論時,大多都言香港似乎步入了創作的黃金時期,不過每當聊到創作的話題,我總有憂慮,正正是自己的思維逃不開設身處地,當我們需要直面的時候,一切來得太近亦太快,要有所昇華,如何保持藝術距離成了最大亦最難的課題。然而,當2020下半年的洶湧而至,我們的擔心已由距離成了「可說與不可說」,原來「直至」可以襲來得這般迅捷。

 

《新聞小花的告白2白屋之夏》由2020年3月延期至11月,根據《明周文化》對導演陳曙曦先生的訪問《活在真相中 陳曙曦:直至我們要用隱喻為止》,因為3月的版本無論是題材、敏感程度和現況都outdated,延期後的版本需將「香港」這個地方抽走。我想誰也猜測不到,只相隔半年,香港的語境已然急轉,倉促的演變下,創作人的思維要如何追上時代的步伐,又成為一大難題,例如現實比戲劇荒誕、又或能構想的情節追不上現實的戲劇性,2020年之後劇作家的想像力需要延伸到多遠?又或隱喻要隱到多深?一個又一個問題如浪潮般撲面而來。

 

《原則》提供舞台演出和線上直播兩個版本

照片提供:香港話劇團網頁

 

還未曾上演的新作已然outdated,那麼,重演的作品又如何呢?無獨有偶地,今年三個能夠上演的重演製作,都是首演於2016、17年,《聽搖滾的北京猿人2021》、《原則》和《順風送水》,除了《原則》外另外兩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猿人」的修改幅度更甚,甚至言之為全新的創作也不為過。不過,無論劇作的修改幅度如何,觀眾切入劇作的方式與三年前已然不盡相同,在三齣劇作完場後的討論中,似乎觀眾更渴望得到情感上的宣洩,多於藝術上的滿足,我不知道這觀察可否歸納於他們不知要何處去的躁動。

 

無論如何,劇本的創作在2020年後將更為艱鉅,「視野追不及時代」、「不可言明的隱喻」、「觀眾主觀的情緒切入」以及「現實比戲劇更荒謬」等等都淹得創作人需要極力掙扎,才得以喘息,更甚者,是疫情底下,表演藝術工作者所面對的「生存與死亡」的困局。

 

Stagetv在疫情期間提供網上平台與劇團合作播放演出

照片提供:stagetv網頁

 

2020年劇場開放的日子只有四個月,而四個月中的可入座數目,大多時候需收緊至座位上限的一半。為此,監製與策劃人各出奇謀,為了應付突如其來的閉館及演出取消,最直接的招數是「線上」的運用。在擴闊觀眾人數的層面與角度,「線上」是一可行方案,「重溫」或「雙線」並行的方式的確能在無可奈何之下為表演藝術提供多一個苟延殘喘的選擇。但於藝術層面上,正如《新聞小花的告白2白屋之夏》的決定,線上演出無論是直播或錄播都不能取代劇場的現場性與即時性,除非該演出專為線上的觀眾度身訂造,而其「沉浸感」得到處理。線上演出的技術運用以及藝術上的掘挖,全球都仍在摸索階段,但在成熟之前,似乎最多只能作拓展觀展的角色。

 

不過,正如踏入二十世紀之後,劇場面對電影與電視的挑戰,當藝術面對衝擊,藝術家自然將另辟新的創作形式。在「現場性」與「即時性」的重視大於「文學性」的現今,劇本已經相對地沒過往重要,劇作的產生方法亦漸漸由個人原點走向集體觀察,既然劇作家的視野未必追得及時代輪轉,既然文字的語意需越趨隱喻,劇場內與劇場外可運用的媒介亦越來越多,那麼,2020後的文本創作又會否由集體編作所主導?又或者,劇場既然已由線下走到線上,是否代表對於空間的依賴亦將逐漸減少?

 

藝術創作如水,在不同的容器內總能孕育出不同的形態,只是,人一流走,就相忘於大海內。自由工作者手停口停,2020年無疑是一場艱難的考驗,轉型與另覓工作已成為常態,更嚴峻的,我相信是於生存的逼迫下,疫情與社會形態轉變下對其理念的衝擊——樂觀而言,2020年是一面鏡子,讓人更直觀去思索劇場的意義與從事劇場行業的意義。最終,在這一波洪流之中,2020年之後,在無從判斷的將來,有多少人離開、尚有多少人留下繼續創作,這可能是比線上線下更迫切的議題。

 

在此,除了依賴政府的資助與官營的場地外,中小藝團與自由工作者是否需要思考出更新的營運及創作模式才得以自救?尤其是新近一兩年的演藝畢業生,要如何才能於線上線下被看見?線下的流水遊走是否可行方案?在脫離了劇本與空間之後,或者創作能夠更為自由與大膽,只有要觀眾、有演出者、有想像力,一切終將化作可能。我們沒有摩西亦沒有方舟,在洪水襲來時亦弄不了扁舟,要生存只得在被淹死之前,靠雙手一直遊,直至等待到風平浪靜的明日或後日。

 

作者簡介:劇場編劇,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編劇)。作品曾獲香港小劇場獎及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及IATC(HK) 劇評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