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號 未來藝術異變的評論變異    文章類別
【專題】評論,可說的和不可說的
台灣藝術圈言論自由發展的三個時期
文:王柏偉

在國民黨退守中國來台之後迄今,台灣的言論自由與政治的關係,約莫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1949年蔣介石宣布戒嚴,直到1987年由當時擔任總統的蔣經國宣布解嚴之前,這個時期的言論自由問題主要與政權的維繫有關。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獨裁政權,為了威權政體的穩定性,不僅嚴格限制人民集會結社的自由,也強烈管控言論的內容,甚至為了不讓民心過分波動,「違反善良風俗」也成為決定言論內容是否得當的重要判准,許多藝術相關的作品、行為或表演之所以在當時被禁止展出或禁演,多是因為踩到了「善良風俗」的紅線,被認為是傷風敗俗,有可能破壞人民道德情感與美感經驗。

 

為了徹底執行政治管控的力道,當時的調查局甚至吸收未任公職的一般平民百姓充當線民,讓人民彼此交叉監控。根據最近公開的機密檔案,甚至在解嚴十多年之後,直到1990年代末期,特定的學運份子還持續受到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權秘密監控。這樣的情勢大概在西元兩千年政黨輪替,民進黨正式執政之後明顯地改善。台灣的言論自由問題主要不再與政權維繫相關。

 

言論自由問題的第二個時期,從解嚴之後直到2003年數位網路全面性地進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前後。1990年代台灣的言論狀態,在解嚴之後社會力爆發,以及前此政治高壓導致的、集體性的精神創傷之間擺盪。這個時期的議題,在國族的層面上主要是台灣主體性的建立。而在社會的層面上,則是在政治性高壓大幅減弱之後,從個體到集群對於身體、社會角色與自我認同的追尋。這個時期的藝術作品明確地反映了從國族、社會到個人,對於認同議題全面的探問。

 

這個時期的台灣,在解嚴伴隨著黨禁與報禁的開放、有線電視的興起的背景下,言論的傳遞主要沿著大眾媒體的方向擴散。由於威權政治的控制力道快速消逝,新的政治網絡還在彼此試探如何重組的萌芽階段,所以這個階段的社會力異常充沛,葷腥不忌,幾乎讓時人有種百無禁忌的印象,這甚至讓藝術史家蕭瓊瑞在當時將「狂野」誤認為台灣文化的特質。

 

言論自由的第三個時期,主要是2003年網路全面地成為多數人日常生活無法須臾離開之物以後。特別是現在五十歲以下的世代對於網際網路的依賴性,跟1990年代電視之於休閒生活的關係相比,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依賴性整體改變了「言論自由」內涵與界線。就言論自由而言,迄今為止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莫過於2014年青年佔領立法院行動。這個運動直接導致後來造成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權下台、迄今為止完全看不到重新執政可能性的「太陽花運動」。這個時期的特色,全然不同於前述兩個時期直接與國族或社會層面上的政治主體性相關。

 

   

                       「黑特劇場」臉書社團封面                                                    「靠北藝術」臉書社團截圖

 

這個時期的言論自由問題,主要反映在網際網絡的匿名性這個問題上。讓我們舉台灣藝術圈最為熟悉的臉書社團「靠北藝術(kaobei art)」(經過政治鬥爭與法律訴訟的疑慮之後重開粉絲頁,現在改名為「藝起靠北(Art kaobei)」)與「黑特劇場(Hate Theatre)」為例。這兩個臉書粉絲頁(以及大量類似的粉絲頁,像是「靠北設計師」、「靠北工程師」、「靠北台大」……等等)之所以出現,主要是因為太陽花運動之後,為了能夠自由自在、無所顧慮地發表言論批評擁有資源的公部門、場館、大學教授、藝術家、表演團體甚至其他一同觀看演出的觀眾,而不會影響到權力與資源的競逐,甚至不必擔心權利被剝奪才出現的。然而這樣的發展明確地變成鄉民與酸民政治。

 

換句話說,匿名且不需負擔求證義務的鍵盤政治,因為網路八卦流傳效力更甚以往,確實全面性地影響到台灣視覺與表演藝術圈的場館、決策者與某些代表機構的政策決定,特別是直接受民意機關監督的公立場館最為明顯。這個階段的言論自由問題,其壓迫性主要不是來自於政權本身對於維繫權力的巨大壓力,而是相反地,來自於網際網路中匿名發言與八卦恣意且不需負責的侵擾。

 

從言論自由發展的角度來看,由於政黨政治與公民社會相對成熟,台灣的言論自由的內涵與瓶頸問題從政權的維繫變成社會力的找尋,再從社會力的找尋轉變成網路技術所造成的匿名性問題。「政治→社會→科技」這三階段的變化,明確地表現出台灣在面對「自由」內涵時歷史結構層面上限制性條件的不同。

 

作者簡介:台灣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理論、當代藝術史、文化與藝術社會學、藝術/科學/科技(AST)。與人合譯有Niklas Luhmann所著《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