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號 舞台攝影的哲學與美學    文章類別
【演藝人誌】
是以時間永不止息
——Anna Viebrock的現場
文:馮程程

時鐘停了,停在三時至四時之間。可是時鐘旁邊卻寫著一句格言:「是以時間永遠不會停止」。開場之後,經過一整漫長的靜止時間,格言的字塊有一小片從高處掉了下來。它破爛了。而在下一塊碎片掉下來之前,觀眾等待著,如同台上坐著那一群不動的人。直至下一次他們張開嘴巴開始哼唱。
 
《Mess Up the European! Mess Him Up! Mess Him Up! Mess Him Up! Really Mess Him Up!》(1993)如是展開。它由瑞士劇場導演Christoph Marthaler聯同德國設計師Anna Viebrock共同創作,如今已成為柏林人民劇場永不再演的殿堂經典。從九十年代開始,兩人合作無間,與戲劇指導Stephanie Carp組成一種非常密切的夥伴關係,創作出無數當代音樂劇場與歌劇作品。評論如此形容這位在2018年獲頒國際易卜生戲劇大獎的導演:Marthaler的戲劇世界是一個在清晨四點的等候室,或曰,是下午一點半的鋼琴酒吧。
 
在《Mess Up the European! Mess Him Up! Mess Him Up! Mess Him Up! Really Mess Him Up!》的那一個等候室,Anna Viebrock所設置的時鐘,靈感來自一幀照片,是已關閉的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大堂,牆上掛著一個時鐘,時鐘旁邊有一些宣傳標語。在她的設計裡,的確,時間從來不曾停止;那是歷史的時間、記憶的時間、空間的時間。置身於Marthaler-Viebrock-Carp的美學之中,時間更加被轉換成一種音樂結構。
 
出生於五十年代的Anna Viebrock,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接受教育,走進劇場後的頭一個十年,她說一直處於一種尋找的狀態。直至九十年代初在漢堡遇上Marthaler,創作之路日漸成型,足跡遍及歐洲各大劇院。2002年起開始涉足導演工作,後來更在維也納藝術學院任教。除了Marthaler,其他跟她合作的知名導演包括Jossie Wieler、René Pollesch,還有編舞家Sidi Larbi Cherkaoui和Meg Stuart等。1998年,她跟Marthaler聯袂獲頒德國著名的Fritz Kortner 戲劇大獎。德國戲劇雜誌《Theater heute》當年評說:「Marthaler 的作品是集體創作的成果,結合音樂與話語,表演與舞蹈,在舞台呈現與設計上推陳出新。必需給予導演和設計師同等份量的推祟。」Anna Viebrock的藝術成就既在戲劇節中亮相,也在視覺藝術展覽甚至建築展覽中成為焦點。在亞洲,Marthaler-Viebrock-Carp的作品曾經在韓國和日本多次上演,而香港觀眾還需耐心等待的同時,Anna Viebrock在今年夏季應西九之邀來到香港主持工作坊和講座,可算是千呼萬喚。
 
在這次「甚麼是舞台:空間就是詩」工作坊之中,參加者逐一跟Anna Viebrock闡述他們的創作計劃,期間正值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激烈抗爭,Anna說,最重要是創作者們可以把他們的感受與想法講出來。對她來說,每一次創作所尋找的東西都是不同的。「噢,我想要命名這個做自己的風格了。」不,Anna說她從不管風格或簽名;「它自然就會出現。」「能夠獲得創作上的自主,能夠直視內心最迫切欲求的東西,在每一次創作時都問自己這次要尋找甚麼……保持開放的態度,保持對每一個方面的興趣。」大師的竅門並不驚天動地,就如Anna本人在談吐時流露出的沉穩,及她和她的作品的那一份從容不迫。
 
即使不去定性Anna Viebrock的風格,從向大師取經的角度,還是可以整理出一些她在創作上的取徑作為參考。她收集日常生活中吸引她的空間以及空間的照片,有趣而真實的畫面往往成為她舞台設計的藍本。她的設計不囿於自然主義式的戲劇解讀,而且往往不直接從戲的情境中衍生。「過去常存於時間之中」,Anna說。破落的空間、被棄置的老屋、無用的建材……無數的「不再」和「不在」,被她再次重用於劇場裡。這也包括人。Anna曾經說,她感興趣的是日常的東西、醜的、壞掉的、還有沒有被看到的人。戲劇指導Stephanie Carp則曾形容Anna Viebrock的設計創造出「一個屬於受害者的劇場,而非作惡者的。」很多人會喜歡Anna Viebrock作品的情懷,再細看更會發現作品的巧思和辯證:它們既是熟悉的空間,卻通過重疊與並置組成陌生而怪異的空間;大宅中庭,老戲院的入口,食店的戶外用餐區,組成了《Tales of the Vienna Woods》(2006)的場景。錄音室、廢置貨倉、迷你花園、狩獵瞭望站則讓媚俗的魅影們在《Tessa Blomstedt does not give up》(2014)中穿梭。在楊納傑克《Katya Kabanova》(2010)裡,私人與公共、裡面與外面,同時存在於一個像是被解放了的地帶。既保持現成空間的建築細節,也自主而奔放地存在於劇場的詩意之中。衣著把演員帶到另一個時代,但他們從來不是「時代劇」的角色(《Double Face》,2008)。靜謐卻情感強烈,凝重又幽默,叫人至屏息靜氣又會心微笑,Anna Viebrock的設計本身就是故事,就是戲劇。
 
在她的作品中,好幾次出現錄音室這個空間(《Tessa Blomstedt》、《Rising Butzbach, A Sustainable Colony》,2009),錄音室門口上方裝有一個紅底白字的燈箱,寫有「LIVE」的字眼。問Anna那是否她其中一個偏愛的物件,她說,那是為演出加入一個後設的層次,讓人思考他們所看著的當下。
 
那既是一個現場,也是有關我們活著的方式。
 
照片拍攝:Hong Yin Pok, Eric
 
作者簡介:從事文本劇場及跨領域藝術創作;「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及「orleanlaiproject」合作藝術家,近作《親密Claustrophobia》(2017)為裝置與聲域平行敘事之多感官作品,同年夥拍聲音藝術家楊嘉輝為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委約創作,並為台灣「演摩莎」劇團擔任客席導演;2014及2018年參與《像是動物園》體驗式表演及裝置創作。原創編導作品包括前進進《甜美生活》(2018)、《石頭與金子》(2015)、《誰殺了大象》(2012-13);新文本導演作品:《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2016)、《城市一切如常》(2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