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號 舞台攝影的哲學與美學    文章類別
【專題】舞台攝影的哲學與美學
舞台攝影與幕後的人:許斌「之間」攝影展覽的策展反思
文:羅倩

2019年10月5號到11月10號,台南的攝影展覽空間「海馬迴光畫館」舉辦了許斌「之間」攝影展。
 
在台灣的當代攝影圈,與表演藝術攝影是鮮有交集和展覽合作的。長期在台南耕耘攝影展覽與推廣的海馬迴光畫館,注意到台灣攝影史在表演藝術攝影這塊的缺乏,因此有了這次海馬迴邀請廖修慧與我的策展合作。「之間」展覽打開了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跨域交會。
 
 
展覽期間,透過相關活動,如開幕茶會、舞台攝影工作坊(9.22—10.28)、舞台攝影工作坊分享與影像編輯實作(講師:黃建亮、許斌)、2019台南藝術節、「攏來抬槓吧!望南藝評2019」、「影像生產與記憶檔案——從一張老『劇照』說起」展覽講座(主講人:王墨林、主持人:吳思峰),激盪出不同領域看待劇場與攝影的視角。
 
如何去定義台灣表演藝術的劇照、舞台攝影,特別是這次展覽聚焦的劇場「幕後」影像?是這次展覽最顯著的認識門檻。舞台攝影、劇照、幕後、宣傳照、表演藝術攝影、紀實攝影、新紀實等等,光是要確認進而區別這些常見的名詞,可能都不太容易。
 

匿名的作者,成就見證的影像自身

一般的攝影師與攝影作品的關係,不論拍攝的類型與題材,通常會將攝影照片視為攝影師的作品或是創作。然而報導攝影出身的許斌,卻堅持認為他在劇場拍攝的攝影不是藝術作品,也不是藝術創作。而將這些照片視為一種「紀錄」,影像中被記錄的人才是藝術。攝影師似乎將自己作為創作主體的身分降到最低,而只願意讓照片作為一種紀錄與見證——重要的是影像裡的人,而不是拍下影像的人,或許一部分原因要歸因於攝影師本人一貫的低調與謙虛性格。
 
然而,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弔詭,當拍攝者拍下照片後,拍攝者選擇讓自己消失,而只願意讓照片與照片裡頭的人留下,這的確與我們一般認識的攝影創作概念非常不同——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作品都會有一位署名的作者——先有創作者才會有創作。
 
匿名的作者,成就見證的影像自身,不禁令人好奇這是怎麼一回事,一個攝影作品怎麼會(可以)沒有創作者存在?
 

我不是藝術家,而是紀實攝影者

回想這次策展經驗,許斌對於藝術家與顯現創作主體的抗拒,是這次工作內心最大的困惑,直到展覽開幕後到中期,才終於慢慢了解與同理。我認為很大部分取決於許斌自身對於攝影的看法與態度。首先,他堅決否認自己是「藝術家」、「我不懂藝術」,而稱自己為紀實攝影者。另一個原因,是許斌對於被攝對象——人的看重。
 
這就要繞回來談舞台攝影,舞台攝影的對象,面對的是一定時間內一群人集體創作的生產,當然攝影師也可以選擇將對象化為「自己的藝術作品的意識」來面對快門瞬間,顯然許斌並不是這麼「想」與「做」的。許斌在舞台攝影實踐(拍劇照、人物、宣傳照、活動現場等)中找到另一條令他著迷與長期投入的空間——所謂幕後,這群在背後搭建一場表演完成的眾人,徹底吸引了許斌的目光。
 

「之間」是關於幕後的人的展覽

「之間」展覽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展覽只展示「幕後」,而不是通常對於舞台攝影的認知——正式演出的「劇照」。幕後更接近劇場人的排練日常,而劇照則通常是正式演出中對於演出的舞台、空間與人的紀錄。根據許斌長年的實務參與經驗,由於台灣正式演出週期太短,有時候需要總排照片作宣傳照使用,這些照片也會被當成劇照,但是對許斌來說,劇照應該是正式演出後拍的,才能稱作劇照。
 
 
劇照與表演藝術的作品更緊密聯繫在一塊,值得思考的是,作為舞台攝影的攝影師,他們拍的照片究竟是自己的作品,還是與劇團、舞團共享的一場演出的一部分?顯然,對許斌來說,比起劇照,幕後的影像可以保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而如果說劇照是屬於作品的一部分,要為一齣戲的集體生產服務,以成就一場表演,幕後的確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卸下對於演出的外在包袱,好好的將鏡頭對準,去關注排練場上的人。
 
在這點上,許斌作為攝影師,在面對幕後的空間拍攝,顯然已在意識上主動將自己的主體性降到最低(就按快門的人與影像生產載體的擁有者來說,無法說他完全沒有按快門的主體能動性),而釋放更多給畫面中的空間與人。這成為了許多被拍的創作者,在看待許斌的攝影時,共同的觀點與感受,如鄭志忠覺得當他看到在《南洋情報交換所》(2018)舞台上的「他的影像」時,這是他從來不會想像到的舞台視角。鄭志忠認為許斌在排練場的移動就像蝴蝶特有的飛行方式「蝶道」一樣,他能捕捉到表演者與作品角色最融合與突顯的一刻。換句話說,在舞台攝影的幕後拍攝中,不只要拍到的作為表演者的「個人」,還有他正在扮演的「角色」,捕捉「感覺」的快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幕後的人作為影像最首要的關懷

第一次有人正式委託邀請許斌拍幕後記錄,是另外一位許斌鏡頭下的舞蹈家黃翊,時間是2018年的演出《地平面以下》。自己本身也拍照的黃翊,他和許斌的共通點是,他們兩位都對表演藝術的幕後紀錄非常看重,甚至可以與幕前的正式演出一樣重要。就黃翊的觀察與分享,他認為許斌所拍攝的幕後影像,非常關注到裡頭的人,也提到在幕後空間工作時,也都無法捕捉到許斌究竟藏在哪拍照?而他總會選取到一個黃翊自己也想不到的位置。
 
可以說,在視角上對於人與空間的關照總是最重要的,永遠大於當下作為攝影師的許斌。許斌作為攝影師的「事實」當然還是存在,但是對於攝影的「態度」——在舞台攝影作為一種攝影類型下,在攝影之於一齣戲或舞作,他更在乎這些工作/創作/生產藝術的人,以及日常排練工作的過程。如果說一位攝影師只想著要拍下他的好照片,一種攝影倫理的關懷肯定不會是最先被看到的特質,而可能是風格化的或戲劇性的瞬間等等奪人眼目的照片,最先被思考/意識到。
 
我認為,恰恰就是在釐清了攝影師所站的位置——紀實攝影者、拍攝對象——表演藝術裡頭廣義的所有工作人員、拍攝類型——舞台攝影中不是劇照的幕後這三點,才能理解與去想像所謂紀實攝影在表演藝術裡頭的可能位置、指稱與樣貌,以及舞台攝影裡頭許斌特別關懷的幕後空間,這兩者的特殊意義。
 
這正是「之間」展覽所要突顯的,作為策展人之一,非常明確的任務是,先讓低調的「許斌」本人浮現、讓他的「攝影」被看見、讓他照片中對於「劇場工作者」最大的關懷與凝視被看見。非常感謝攝影師許斌,因為這次的工作經驗,才有機會在展覽結束後反思這次策展的心路歷程,重新回頭看「舞台攝影」、「幕後」、「紀實攝影」在攝影師的個人實踐與展覽作為公眾展示上的意義。
 

在觀看的想像自由與展覽的公眾性之間

最後,也必須承認,展覽籌備的過程中,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下,我們的確尊重攝影師本人的意願與堅持,大於公眾展示的公共性多非常多,這是展牆之所以沒有任何說明文字的原因。廖修慧與我其實在「幕後」逐張確認了展出的一百張作品的所有演出作品、被攝者、拍攝地點、年代等細節,雖然最後並沒有將這部分展示出來。在工作的過程中,身為研究者的我其實相當在意沒有任何說明這件事,我認為是否有說明對於看展的觀眾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表演藝術作為當代觀看人口的小眾市場,普遍對表演藝術不熟或完全沒有接觸的人,在沒有任何說明文字下,可能會非常難以進入展覽影像的內容。
 
呼應許斌非常強調的,給予觀眾更多互動參與的空間(這邊可能實踐更多的是觀眾的想像空間),他甚至不介意觀眾去移動牆上的照片,或是在照片旁貼上自己對於幕後影像的想法,與攝影作品並置。然而現實是,在台灣攝影史教育缺乏共同認識基礎、普遍看展覽不能碰作品的習慣下、對表演藝術的舞台攝影陌生的現實情況下,不只是理解「幕後」照片就有觀看上的困難,展覽呈現上還要讓觀眾有相對互動參與的能力,更是非常困難。這是作為策展人之一的自我批評與反思。
 
不過,隨著展覽開幕與進行,我也反省會不會展覽都太習慣一定要提供說明訊息了,反倒成了一種對於文字說明的依賴。這次展呈不放任何文字說明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我們可以就直接面對影像,而不先取決於任何的文字描述,這可能才是與一張照片首次相遇最好的方式。
 
照片拍攝:陳國慧
 
作者簡介:藝評人、編輯。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關注當代影像、空間與身體移動的議題。曾參與「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國際劇評人協會(IATC)年輕劇評人工作坊—印度浦那2017 IAPAR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