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號 2019 表演藝術預視——有關可能或純粹想像的關鍵詞    文章類別
【藝評空間】
我看2018年下半年香港戲劇
文:江藍

2018年看戲是頗滿足的。滿足是因為有許多不同風格及題材的作品出現,而且水平不差。下半年的感覺猶佳,不論重演還是新作,另類還是傳統,都有值得注目的作品。

 

重演發掘更多可能

這幾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調整政策,讓本地叫好的演出有機會重演,之前錯失了的觀眾有機會欣賞這些作品之餘,好些藝團或創作人亦藉著這個機會對作品重新詮釋和挖掘,甚至推出不一樣的新版本。在這半年期內,看了好幾齣重演作品,各有特色。

 

當中最叫人驚喜的是鄧樹榮執導的莎劇《馬克白》。他重構自己2015年的作品,改動不少。之前聽過在歐洲巡演時已有下半場男女主角的「易身而處」。現場看演出,雖說兩人穿上對調了性別的衣服,但鄧樹榮並沒有刻意要求他們扮男或女,而是以表達角色的情緒和心理為主,以「自己」來演繹。看到鄧樹榮不斷挖掘表演的可能。這版本沒有了撐傘的段落,卻在完場時引了一段毛澤東關於文藝作用的說話,將演出一下子抽離,而拉闊至社會甚至政治層面。儘管有些處理,如代表馬克白兩夫婦內心陰暗面的黑衣人的運用,見仁見智,但鄧樹榮不求穩當,積極探索同一文本/演出不同演繹及詮釋的可能,其實正是藝術家應追求的方向。

 

馬克白(照片由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提供)

 

面向社會追求突破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劇季.夏」中馮程程的作品《甜美生活》,是她近年作品中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看到她在運用現場音樂/音效與裝置式舞台設計上的拿捏日漸成熟。雖然,身兼編劇及導演的馮程程說,這是她嘗試捕捉終結與再生的關係的作品,但我也從中看到創作人不斷追求突破的意圖,同時對社會現實的回應:打算到泰國生活的年老父親、到處遊歷的女子,與被困在壞了的地鐵車廂內、父親出走的女兒與丈夫的緊密對話,展示了當今城市人活著的壓力,對於生活在困局內的香港觀眾,很能引起共鳴。而文本上,上半場的沒有焦點與下半場的聚焦形成強烈對比,文本及劇場處理具體地呈現了這兩種不同的狀態,散焦與聚焦的兩極處理,令題旨更見立體。

 

雖然在別的文章已有論及,但談到去年下半年重要演出,自己認為仍不得不提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另一作品、陳炳釗執導並整理文本的《會客室》。針對傘後香港社會狀態及問題的劇場作品,近兩年陸續出垷,但《會客室》並非純粹個人創作,而是由一百個人的訪問出發,探討在政治及社會撕裂的情況下,香港市民對自己、社會及世界當下及未來的看法。儘管光譜可以再闊,但訪問對象已包含了不同階層、年齡及族裔,嘗試讓兩傘運動後撕裂的社會各方來一次會面,叫人欣賞。而且,在普遍的悲情底下,創作人沒能提供化解的答案,但在相信人性的前提下,也嘗試帶出希望。

 

《甜美生活》(攝影:Eric Hong)

 

呈現不同劇場視野

「香港話劇團」及西九文化區合辦的「香港國際黑盒劇場節」也是去年下半年很值得一記的事件。雖然自己只能看到兩個海外演出,但從節目編排及周邊活動的設計,可以看到劇場節整體策劃以提供不同劇場視野為出發點。內地「新青年劇團」的《美好的一天》,香港話劇團與澳洲創作組合「post」的《伊狄帕斯.豬亦拍屍》,分別以素人演員自身經歷和經典劇本來創作演出。該節也邀請視覺藝術家程展緯來主持關於虛實的工作坊,而意大利「Motus」的《中性》(MDLSX)和米羅.勞(Milos Rau)的《五段小品》(Five Easy Pieces)兩個海外演出,同樣展示劇場虛與實之間的模糊界線。

 

我們需要更多不同的觀點和視野的劇場演出。而去年也有多個以聲音導航的戶外演出出現,較值得注意的是當中著重觀察和關懷香港這城市的作品,包括「小息跨媒介創作室」的「《我們的海》島嶼幻想曲」和「她說創作單位」的《六十分鐘「飛車黨」直播現場》。前者以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個時間,分別在西貢、石塘咀及油麻地三地展示香港的歷史,及想像中的城市未來;後者則以葵涌、汀九一帶的碼頭、海岸和大橋,來展示夢想與城市發展的背後故事。觀眾帶著耳機,走在街上,隨著聲音去發掘和想像腳下眼前這片地或海或橋的種種。兩個作品內容雖然完全不同,但同樣地喚起觀眾對城市歷史及發展的思考。這類演出形式緊扣內容的創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期待更多同類作品出現。

 

我們的海(攝影:Henry Wong @ S2 Production)

 

作者簡介:評論人,致力以文字紀錄劇壇現狀。現任IATC(HK) 劇評人獎、香港舞台劇獎及香港小劇場獎評審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