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號 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文章類別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振奮與期待——滬港兩地青年藝術交流互訪團工作回顧
文:李然

健康的評論環境應是健全的戲劇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部份。觀點鮮明,持論公允的戲劇評論可以作為「品質監督」,不僅回饋與評估作品的水準高下,影響票房和口碑,同時,其所代表的理念方向與審美趣味,亦能作用創作與製作過程本身。

 

然而上述只是理想狀態,目前的實際情況卻是,雖然上海每天都有大量的劇碼在各大劇場演出,但是無論觀眾還是業界,卻鮮能看到豐富和精當的評論文字。一方面專業評論媒介已少,而社交媒體中,本就寥寥可數的戲劇評論類公眾號每天的推送數量亦是有限。當然,相比數量而言更大的問題還是評論的品質、從業人員的狀況和專業度、各自撰寫評論時的心態和目的等等,參差不齊。總之,戲劇評論的生態遠遠跟不上戲劇演出市場的發展。

 

有時也會惶惑:劇評是否還有讀者?日益增多的劇場觀眾是否還願意或者需要看劇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而現狀又令人堪憂,那麼更有意義的話題就是,在當下青年群體中,劇評是否還有生命力?畢竟,他們代表著未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和香港新視野藝術節聯合舉辦的滬港兩地青年藝術交流互訪團(編按:即「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的活動,就顯得意義重大。在連續兩周的活動中,來自滬港兩地的二十名青年,晚上觀劇,白天討論,渡過了十天純粹的藝術之旅,期間思想交流,觀點碰撞,不僅成功舉行兩場藝術節評論發佈研討會,也產出相當數量的長短評論,於個人而言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於滬港兩地的文藝聯動和青年交流,亦是一段佳話。作為上海團的導師,筆者與大家一起經歷全部過程,感慨尤多。

 

一是深感此次活動模式的高效和專業。雖然是第一年籌辦,但滬港兩地工作人員前期大量溝通、設計,詳細規劃了具體到每一個小時的行程安排。團員們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工作坊集體交流+晚上結伴劇場看戲。十天之中,他們平均每人都要看十至十三部部各類作品,無異於飽餐一場藝術盛筵。

 

也只有在演出高頻舉行的藝術節期間,專門組織人員,脫身於日常的學習或者工作之外,才能獲得如此高濃度的體驗和純粹的交流。同時,因為所有演出都是大家共同觀看,有共同的劇場經驗作為前提,從而保證後期討論的有效性,這相比各自分頭看戲然後各自發表觀點,顯然更有對話的可能和溝通的價值。

 

二是對當代青年的思辨和評論能力感到振奮。兩地團員們的年齡略有差異,上海團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香港團則有部份在職工作人士,但總體都在二十至三十歲之間。大家來自各個專業領域,覆蓋文、理、工、法、藝等各科,往往會有從自身背景出發的獨特視角。正是這種切入點的錯綜,輔以集中專注的交流和對話,讓整體評論經驗難得的深入與多元。

 

無論是口頭討論或落成文字,常見閃光觀點與獨到分析。而更難得的是青年人的直率與真誠,就事論事,純粹談藝,沒有任何人情關係或利益衝突,無論好惡臧否皆旗幟鮮明,同時又有理有據,散發青年的清新朝氣。

 

三是對青年劇評所應承載的功能有所思考。縱觀此次觀劇團所看的劇碼,在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主版和「扶青」(編按:「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項目皆有,觀念、種類多元,體現了上海國際藝術節「大而全」的特點;在香港期間,新視野藝術節的劇碼則顯得「小而精」,多反映當代國際化的概念劇場潮流,形式和議題都頗為前沿。這讓兩地的青年各開眼界的同時,也讓彼此體會到不同的藝術節策展理念和功能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這種差異化的觀劇體驗,讓團員們的討論和評論,漸漸集中在一些主題之上,其中包括:如何理解當代劇場的當代性?本民族文化如何在舞台上實現全球化?城市與藝術節的關係?藝術生產的生態體系和運作機制等等……儘管有著兩地導師的些許引導,但這些話題的產生,也讓我們看到,劇評除了抒發觀劇感想、就藝論藝之外,完全可以用來引導青年深入探索藝術與社會之關係,思考個人的生涯發展和使命擔當,進而尋找個體文化身份,培育家國命運情懷。

 

總而言之,此次滬港青年藝術交流互訪團活動,以兩地藝術節為載體,以觀劇評劇為主題,以雙城聯動為特色,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果,其過程也讓兩地與會者都感到收穫滿滿,無論是對戲劇評論生態的建設,還是對於滬港兩地文化交流,善莫大焉;而兩地青年的合作無間與優異表現,讓我們振奮的同時,更讓我們對於未來,充滿想像和期待。

 

作者簡介:上海外國語大學藝術教育中心講師;新視野藝術節2018「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導師

 

照片提供: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