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號 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文章類別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理性和藝術的種子
文:甄拔濤

香港和上海,常常被拉在一起,有連結也有比較。今次也不是我第一次參與滬港雙城的活動。大學時到過復旦大學研習新聞學,常常問老師如何平衡民眾知情權。我還是中學老師時,便帶學生到上海姊妹學校交流,而且跟香港學生住在上海家庭一個星期。那時姊妹學校計劃還只是剛開始。據聞當時董建華與上海市長促成締結姊妹城市(為甚麼是姊妹呢?),所以才在教育方面搞些新計劃。

 

因此,我對於密集式交流的裨益,深有所感。今次「雙城開評:滬港深度藝評交流計劃」在策劃方向是十分準確的。香港上海兩地學生在短短十天之內,看了兩個藝術節共十至十三齣的劇作。看戲之後,學員透過密集式的工作坊,討論及評價這些作品(有些花的時間比較長,有些較短)。要做好評論功夫,專注仍然是一個重要條件。平常我們可能忙得看一套劇也沒有時間,看完也未必有時間詳細討論。這個計劃,恰恰創造了專注看戲及評論的絕佳條件。而且趁大家對戲的印象還深的時候討論及相互交流,能幫助寫出更縱深的評論。其實,這樣的試驗,早在之前新視野藝術節的「演後開評」計劃(同樣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已經淺嘗過了。學員在看戲後有一節約兩小時的工作坊跟導師討論該戲,然後再寫藝評。可以說,今次交流計劃,是演後開評十多倍的規模,更能發揮「看戲+討論+評論」這種最理想的評論教育模式。

 

 

工作坊                                                                                   演後討論

 

今次交流計劃是兩地藝術節活動中的一個部分,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和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的策劃方向、風格亦有不同,所以學員亦能短時間內接觸各種形式的作品。上海國際藝術節以綜合型藝術節為定位,涵蓋傳統表演形式(芭蕾舞劇《睡美人》)、大師級的大戲(《俄狄浦斯》)、中德合作(《小馬駒》)及年青創作人的低成本作品(《一封信》、《殉秦記》等)。新視野藝術節以展示當代、嶄新嘗試的作品為己任,同樣包括多種藝術形式:當代藝術概念碰撞傳統藝術(《慈悲頌》、《碰上碰》)、當代概念劇場(《光.舞.動》、《牛頭搭馬咀》)、參與式劇場(《六十分鐘「飛車黨」直播現場》)及經典重新演繹(《狂人》)等。兩星期下來,學員接觸的表演藝術作品算是相當廣闊,而且所看的作品既有傳統(再出發),亦有當代;接觸的創作人也是老中青兼備。因此,無論從量或質來說,都是相當豐盛的觀劇盛宴。

 

但是,好處往往也是限制。如前所述,每個藝術節均有其定位,因此,學員可以接觸的作品自然地也會受限於其策劃方向。以主板節目來說,於上海國際藝術節,學員只能欣賞到一齣具水準的當代劇場作品(《俄狄浦斯》)。當然,這同時亦是時間限制的問題。有些佳作並不在那一周上演。而新視野藝術節以創新為定位,學員亦未必有機會看到當代大師作品。兩個藝術節同樣支持年青創作人(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自然某些作品的藝術水平不一定很高。如果以極短時間內看最高藝術水平的當代作品為目標,是次計劃是有其限制的。然則,在十天的過程中,我也在想,從藝評的角度看,完美的作品是否最重要的?我越來越覺得,一齣能夠引發思考、討論的作品,可能來得更重要。在工作坊中,學員往往從一齣不怎麼樣的作品中,深挖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討論點。這樣的觀劇後討論的過程,才最彌足珍貴。回到一個基本問題,為甚麼需要藝術評論?我始終認為,這是促進人類溝通理性(哈伯瑪斯的概念)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藝術作品的水平及成就,並非取決於某種預設好的、一言堂式的標準,而是通過大家的討論才達到的(不需要有共識)。

 

 

上海公開論壇                                                                         香港公開論壇

 

如何可以在藝術節更有效促進溝通理性?我試試借鑒一下外國的例子。每年一度的柏林戲劇節(Berliner Festspiele Theatertreffen) 共分三個部分:選出並展演年度十套最突出(remarkable)的劇作;劇本市集發掘五至六個歐洲新晉的創作人/組合(今年開放全球徵件);國際論壇。每年柏林戲劇節都會圍繞一個主題,舉辦許多工作坊、論壇、講座,涉及的知識範疇亦不僅限戲劇藝術,包括你想像得出來的學科。國際論壇透過歌德學院,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年青人申請參與(但德文需要達到某種程度)。透過密集欣賞演出、討論,評論的眼界得以拓闊,知識亦能得以擴展。如此重視人和人之間的討論、思想激盪,值得華人社會借鏡。

 

有教育理論認為,一堂好的課堂、一個好的課程設計,必須超越該科的知識。例如,一堂好的英文課,不應該只著眼於傳授英文科知識,亦應廣及對人生、社會等的反思。同理,好的藝評課程,亦不應只限於教好如何寫一篇藝評。今次參與的兩地學員,求知慾、好奇心相當旺盛(這兩點足以令你有豐盛的人生)。上海的李然老師擅於啟發學員思維,課程設計相當靈活。我也力求在設計上讓學員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從學員超高水平的評論文章來說,似乎他們也渡過了一場收穫甚豐的旅程。不過,正如我一直強調,藝評教育播種容易,持續收成卻很難。學員日後會否成為出色的評論人,還看他們的堅持,或際遇。也或許,這還不是最重要的。能在他們心中留下動搖不了的藝術種子,讓藝術成為終生的興趣,才更寶貴。

 

作者簡介:冀以劇場創作人目光撰寫劇評。近年作品包括:《西夏旅館》(新文本戲劇節2012節目)(文本及導演);《鉛筆擦膠-城市魔幻繪本》(入選雜誌《讀書好》2009書展100本好書) (文:甄拔濤、圖:KY Chan)等;劇場編導

 

照片提供: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