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號 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文章類別
【專題】在藝術節內扶植新銳藝評:實踐與挑戰
藝術節與劇評人之「養成」——一些澳門經驗
文:莫兆忠

澳門現時的劇場評論發展,跟「澳門藝穗節」、「澳門藝術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過去在澳門劇場人眼中並沒有一個叫「劇評人」的社群存在,因為即使報章上有發表劇評的空間,但書寫者大多是劇場工作者,一些文學界和劇場界前輩亦認為「澳門劇評的主要撰稿人多為戲劇之業餘愛好者,他們沒有條件對戲劇作專門的研究與批評。」[1],甚至指出「澳門的評論氣氛與一個社會的學術、文學氣氛和文化底蘊有很大關係,大環境裡沒有這個氛圍,根本無可能有人執筆寫,沒有人和他對話,寫了出來有沒有人看也讓人懷疑。」[2]即使八、九十年代穆凡中、穆欣欣父女偶爾會在報刊上發表劇評,不過亦只屬個別例子,而二人在2000年後亦已大量減少書寫關於本地現代戲劇的評論了。

 

節慶與藝評相遇

2001年由臨時市政局(今「民政總署」)主辦的「澳門藝穗2001」邀請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來澳擔任駐節藝評人,並舉辦藝評講座與工作坊,這是藝評培訓與藝術節的首次相遇,不過那時只屬一次性的計劃。一直至2007年,澳門藝穗節改由民政總署主辦,民間藝文團體負責承辦節目策劃,承辦團體「音樂力量」邀請「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統籌「駐節藝評人計劃」,同樣邀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派員來澳駐節,自此,「駐節藝評」才成為藝穗節的恆常項目,每年舉辦。而2009年開始,除了同時有港、台兩地藝評人來澳駐節外,澳門劇場文化學會也開始邀請澳門本地一些年青人擔任澳門區的駐節藝評人,當時的參加者包括在不同媒體工作的青年作者,也有部分為曾就讀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演藝評論及藝文寫作工作坊」的學員。2011年十二月,「華文戲劇節」在澳舉辦期間,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自發組織這些劇評人以「戲劇節」的演出為評論對象,書寫劇評並在《劇場.閱讀》季刊中發表。翌年,學會舉行「新銳劇評人培訓計劃」,召集參加過上述活動的新銳劇評人,於一月及四月舉行「年度回顧」及「季度回顧」共兩場劇場座談會;九月,又挑選了相對活躍的五位劇評人到「台北藝穗節」參與「看戲大隊」評論工作。

 

 

 

「觀眾劇評人」的培訓

在澳門藝穗節和華文戲劇節期間舉行的這些藝評活動,無形中將一些非劇場工作者的評論人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叫「劇評人」的社群,參與者大都沒有劇團背景,沒有太多參與劇場製作的經驗,有評論人稱他們為「觀眾劇評人」[3],以區隔過去都是行內人寫行內人的評論,這是澳門過去從沒出現過的現象。

 

這批「觀眾劇評人」大多任職於媒體、教育機構與政府部門,以非行內的觀眾書寫劇場評論,為劇場發展提供另一種受眾的觀眾,一種劇場的「接受史」。不過另一邊問題則由於接觸劇場的日子短,觀看演出的數量、類型較少,對劇場製作的內部運作了解不足,也欠缺劇場理論的基礎,這些問題都直接反映在劇評文章中,常常會出現只談故事內容、劇作議題,卻鮮有反映作者對劇場美學的觀察與批評,也較少對劇場現象作綜合性的討論。正正由於這個原因,澳門劇場文化學會便於2013年二月正式啟動「升評運動」,以「以提升大眾對劇場評論的關注、提升劇場評論的水平、提升評論者的主動性」為口號,舉辦為期十個月的劇評培訓及推廣活動。當中包括︰

 

一.合作︰與不同劇場團體合作,邀請劇評人看戲並書寫「及時劇評」。

二.培訓︰「當代劇場評論專題工作坊」(2013至2015,學員於「澳門藝術節」中進行寫作實踐);「深度劇評研習坊」(2014至2015,學員於「澳門劇場研討會」中發表論文)。

三.研討︰「評論空間的現況、轉向與延伸」座談會(2013)、「澳門劇場研討會」(2014,2015)。

四.海外交流︰「台北藝穗節」、「香港藝穗民化節」、「超親密小戲節」的駐節評論及與當地劇評人舉行交流、座談。

 

其中,「當代劇場評論專題工作坊」以該年的「澳門藝術節」作為實踐,開始了「澳門藝術節」的劇評培訓及特約劇評人活動,從2013年起,澳門劇場文化學會連續六年承辦藝術節的「特約劇評人」、劇評培訓及藝文記者等延伸活動,強調劇場書寫的可能性。每年藝術節中一時間引進大量國際專業藝團、當代新銳演出,都更有效地提升新進劇評人的實踐性及凝聚力,由於同時邀請了香港、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的劇評人來澳駐節,也促進了各地劇評人之間的交流。

 

2013至2018年六年間,「升評運動」邀請了共十六位來自澳門、香港及台灣的劇評人、創作人來澳授課,超過六十位分別來自港、台、大陸、新加圾及馬來西亞的劇評人來澳參與「澳門城市藝穗節」和「澳門藝術節」的「駐節」計劃,並與香港的「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台灣的「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每週看戲俱樂部」、「台北藝穗節」、「超親密小戲節」及「表演藝術評論台」;廣東《廣東藝術》雜誌形成不同程度的交流與互動。

 

另一方面,「澳門藝術節」亦與「澳門演藝評論協會」合辦了四年以中學生為對象的「中學生藝評計劃」,參與的學校達十四間,參加人數逾千[4]。參加學生的評論文章亦結集成文集出版。

 

藝評的「組織化」

就上述經驗而言,藝穗節、華文戲劇節及藝術節與本地藝團合作的藝評培訓活動,也許取得不俗的成績,這種「駐節藝評」的機制,也引起了一些劇團和部門的注意,相繼效法,例如澳門基金會主辦的「『澳門製作•本土情懷』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每年主辦十六至十七個由本地藝團製作的演出,類型涵蓋戲劇、舞蹈、音樂及綜合藝術等類型。2017年起亦與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合辦了「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學會負責統籌藝評人觀看演出並撰寫評論文章。

 

然而在這種被注目、組織化的藝評活動下,卻又同時出現了一些未敢樂觀的情況。其一是以不斷的活動去推動藝評,在培訓新作者的初始時期也許是必須的,可是在行政化、活動化的慣性下,評論人本身的主動性備受考驗,在沒有機構進行統籌、組織的情況下,評論人會否養成被組織觀劇、被催稿、被投稿的習慣?會否因而失去主動觀與評的動力?

 

根據本人為《2015澳門戲劇年鑑》所作的統計,2015年約有演出102個,評論文章合共312篇(包括報刊評論和網上評論[5]),而官方主辦的演出,評論文章比一般劇團的作品多出很多。演藝評論活動近年的組織化傾向,也形成資源的多寡,決定了評論多寡的現象。由文化局、澳門基金會出版的《2015至2017澳門演藝評論選》收入84篇澳門及外地作者的演藝評論文章,其中有49篇的評論對象屬於官方主辦的演藝活動,其中有22篇因藝評活動而催生。如果劇評作為一種劇場「接受史」的書寫,評論對象過於傾向資源相對多的製作,對日後大眾認識當下的劇場發展時,會有甚麼影響?評論人本身是否需要意識到這種情況?推動藝評的機構又是否需要思考新對策?這些都是接下來需要討論的問題。

 

作者簡介:澳門劇場編導、評論及活動策劃,澳門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理事長。《劇場.閱讀》季刊、評論網站《評地》主編。

 

照片由作者提供



[1] 李觀鼎,《論澳門現代文學批評》,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70頁。

[2] 莫兆忠編,〈媒體上的澳門劇場評論〉,《資源再思考︰2013/2014澳門劇場研討會文集》,澳門︰澳門劇場文化學會。2014年12月,第114頁。

[3] 踱迢,〈缺席〉,《澳門日報.新園地》, 2010年1月10日;文思,〈也談「觀眾劇評人」〉,《華僑報.藝術評口》,2010年2月5日。

[4] 見羅德慧,〈澳門藝術節「中學生藝評計劃」經驗分享〉,《藝評與教育︰2017澳門劇場研討會文集》,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2017年7月。

[5] 莫兆忠︰〈網路時代的澳門戲劇評論〉,《2015澳門戲劇年鑑》,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出版,2017年1月。頁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