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號 2017年本地演藝節目與事件回顧    文章類別
【專題】2017年本地演藝節目與事件回顧
淺談2017年香港舞蹈新面貌
文:陳瑋鑫

綜觀過去一年的香港舞壇,雖然沒有個別大作獨領風騷,但突出的作品不少,而且整體上也算是充滿驚喜,既有新場地的出現,又有新的跨界合作與舞蹈節,甚至有全新的製作集資模式試行,為未來舞蹈界的發展,提供了好些啟發。

 

全新場地ArtisTree

 

自2016年迷你倉大火之後,於工廠大廈內營運的場地再次備受關注,過往一些在工廈內駐紮多年的藝文單位也因為不同原因需要關閉或遷出,也令本來已經不多的中小型表演空間越來越罕有。位於鰂魚涌太古坊的全新ArtisTree之出現,正好能夠為本地的表演製作,提供多一個正規場地,並能實驗開拓港島東的一班辦公室客源。

 

位於太古坊康橋大廈一樓的全新ArtisTree,雖然在面積上沒其位於康和大廈的前身那麼大,但就設有舞台燈光、音響、影視器材和可摺合座位等新設備,十分適合作為小型的舞蹈表演場地。去年六月該場地的三個開幕節目,舞蹈節目就佔了其中兩個:除了邀得本地編舞楊春江擔任藝術總監,創作融合中西及傳統與現代舞/武藝的《舞.師》外,ArtisTree更為觀眾帶來獲獎無數的威爾斯國家舞蹈團(National Dance Company Wales),在新場地內演出《FOLK》及《Animatorium》,作為舞團的首個亞洲演出。

 

之後的十一月,西九文化區與太古地產合辦的「自由看@太古坊」,又帶來了澳洲的得獎雙人舞《會》(Meeting),以及澳洲編舞及舞蹈影像導演蘇.希利(Sue Healey)、舞蹈影像攝影師黎宇文及十位香港優秀舞蹈聯手攝製之「觀.影——香港舞者」展覽與演出。縱使場地目前只會自行主辦或與不同團體合辦演出活動,但觀乎其首年的節目策略與技術配套,相信其很有潛力發展成為本地一個重要的小型舞蹈演出場地。

 

西九工作坊踏入收成期

 

說到「觀.影——香港舞者」這個計劃,就不得不提西九文化區的表演藝術團隊過去多年的視野與努力。縱使還要多等數年才會有專為舞蹈演出而設計的新劇場建成,但西九的表演藝術團隊早於多年前已經著力跟本地表演藝術家建立聯繫,並透過邀請海外藝術家來港進行工作坊與講座交流,引入新思維,啟發更多新鮮創作跟合作模式。「觀」正是緣起於2015年,西九與城市當代舞蹈團合辦的「新作論壇:光影舞蹈」工作坊,當時讓蘇.希利認識到香港、澳門及台灣等地的導演、電影製作人及舞蹈藝術家,亦因此促成了2016年在香港攝製,以蘇.希利的獲獎前作《ON VIEW: Live Portraits》重新發展的「觀.影——香港舞者」。

 

「觀.影——香港舞者」

 

除「觀」之外,2017年還有另一個出色的舞蹈製作也與西九有關,那就是在「法國五月」藝術節內舉行香港首演的《西門說》(Simon Says)。《西》是由不加鎖舞踊館與法國著名編舞艾曼紐.汀(Emmanuelle Vo-Dinh)合作的作品。雖然西九沒有直接參與《西》的創作及演出,但其實整個合作計劃也是緣起於西九的紅線。2015年九月西九策劃了《新作論壇:肢體和聲音的舞動與敘事》,把法國勒拉佛爾-諾曼第國立舞蹈中心(Le Phare)的總監艾曼紐.汀帶來香港,為十五位本地舞者主持了四天工作坊。而《西》就是其中四位香港舞者在工作坊完結後的一年半,多次往返法、港兩地,與編舞家一同實驗創作出來的成果。

 

除了引介海外藝術家來港,跟本地的編舞及舞者接觸,探索不同的合作可能以外,西九過往也進行過本地的跨界合作工作坊。在香港芭蕾舞團2016/17舞季壓軸節目《芭蕾精品匯演》中作世界首演的《卡門》(Carmen),編舞江上悠及胡頌威,跟負責音樂改編與創作,本地獨立搖滾樂隊觸執毛(Chochukmo)成員Mike Orange,就正正是相識於2016年底一連五日,由西九與港芭合作的《新作論壇:舞.樂互碰》工作坊,從而開始合作。

 

不同平台鼓勵舞作再演

 

回顧2017年,另一個亮點是製作演出的平台增加,特別是為過去曾經上演而具水平的當代舞作品,提供可以完善及再發展的機會。去年首度登場,由藝術發展局主辦的「賽馬會藝壇新勢力」,就為十位編舞,共九支舞作,帶來了一演再演的機會;資深編舞家楊春江策劃的「香港比舞」,亦揀選了八支近三年本地原創的編舞精品,跟另外六支海外舞作同台觀摩比拼,互相交流。而城市當代舞蹈團,去年也首辦了第一屆「城市當代舞蹈節」,除了一系列座談及交流活動外,節方也舉辦了十五場展演,除了黎海寧為城市當代舞蹈團重排經典舞劇《證言》外,當中三場以《聚焦香港》為主題的節目,亦帶來了八齣本地編舞的近作,讓一眾海內外與會嘉賓,可以一窺本地現代舞面貌。

 

過去資助制度一向鼓勵為本地觀眾創作新作品,但近年也開始著重海外交流,開拓其他市場,讓本地創意能夠衝出去。不同交流平台的出現,為這一代的年青編舞帶來了更多發展空間與機會,而上述新辦的演出平台,更鼓勵舊作重構,使一些本身已具一定水平的舞作,得以再有資源及機會再生,甚至進一步發展,提升作品質素。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其實早於去年四月份,上述的重演平台還未確定之際,兩位本地年青編舞李偉能及邱加希,就曾經透過網上預售門票的集資方式,成功製作了二人的獨舞作品重演《Re:do》,打破過去倚賴傳統申請資助的手段去製作節目,當中的經驗也值得其他演藝製作人參考。

 

作者簡介:資深藝評人、媒體製作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及「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主席。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專責推行「香港戲劇資料庫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

 

照片為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