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號 2017年本地演藝節目與事件回顧    文章類別
【活動探報】
Jarosłow Fret 身體工作坊紀錄
文:賴閃芳

今次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文化研究中心及文化研究碩士課程合辦的《展演空間中的文化政治》論壇,邀得波蘭果陀夫斯基中心(Grotowski Institute)的總監,同時是劇團Teatr Zar的藝術總監Jarosłow Fret 出席,並帶領一節關於身體的工作坊。Fret是當代波蘭非主流劇場的代表,跟另外兩個組織:山羊之歌(Song of the Goat)及Gardzienice同樣受果陀夫斯基的劇場理念啓發,最後各自發展成獨當一面劇團。

 

本次工作坊中,Fret闡述了四個身體裡的「中心」,表演者需要時刻內觀其變化並好好操控。皆因Fret認為,身體就是舞台,也是戲劇的第一步。戲劇之所以能發生,正正在於變化。作品的劇情、人物角色及戲劇構作等紙上的討論,演員必需要消化之,並以身體作為媒介去表現出來。能夠內觀並掌握身體的變化,就能掌握戲劇的變化。Fret指的四個中心分別為脊柱軀幹(由膊頭至盤骨)、呼吸五感的意識(此為筆者的意譯,本身他用contact,「接觸」一字),前兩者為肌動性(motoric)的。他一再強調,此四個中心並非單純理解為身體上的一點,或表演時的能量來源:這中心包含的是一個範圍,而中心與中心之間必然重疊。為了闡述,Fret 帶領了幾個練習:1)他先邀請大家進行呼吸練習,同時向上舉高雙手及並向下伸展脊柱,拉開軀幹的空間,提醒參加者留意盤骨的位置。2)大家以不同速度在房間裡行走,留意身體及呼吸的變化。3)兩人一組,各自以不同速度向著對方行。這裡Fret特別提醒我們在相遇的一刻要「看見」對方,在沒有語言溝通下,共同決定何時轉身離開。4)兩人一組只可坐著,以最簡約的方法,呈現上一個行走練習,並且要相遇三次。此練習提高參加者的感觀意識,更留心對方身體變化。5)最後,就著一個簡單的情境,例如半夜有朋友到訪,參加者以動作、節奏及呼吸的變化,去呈現角色在情境中的所思所想。

 

Fret的理念是當代演員訓練的趨勢,與舞踏、身心合一方法(psychophysical approach)及奧丁劇場等訓練流派,殊途同歸。工作坊中我比較深刻的部分,則是他提及演員歌唱訓練的重要性,好可惜當日沒有任何相關的練習。Fret指出,除了訓練表演者掌握歌詞及旋律外,在過程中他們要學習被歌曲帶領身體的律動,如脊柱及軀幹的姿勢,以及呼吸,訓練目的是最終讓表演者的身心靈與歌曲完全契合。其實聲樂跟身體訓練絕對有關:不能忘記是發聲的聲帶是身體的一部分,若聲帶是絃線,軀體就是結他的共鳴箱去傳遞聲音。因此,身體的姿態會影響共鳴的質感,表演者絕對要了解且靈活運用。要達到曲人合一的境界,Fret 跟Teatr Zar 的團員往往花兩到三年去學習歌曲。此訓練模式,是為了完美地呈現其美學:複音合唱。筆者當年在英國讀書時,曾在波蘭果陀夫斯基中接受過一個月的演員訓練,更有幸欣賞過Teatr Zar的兩個演出:Anhelli[1]Caesarean Section[2],印象十分深刻:非線性的故事及充滿隱喻的畫面,但表演者情感豐富,藉複音合唱營造了神聖而肅穆的氣氛,置身其中猶如經歷一個莊嚴的儀式,但「祭壇」所承載的不是神靈,竟是人類最深刻的情感與人性。Teatr  Zar的作品要求表演者的歌唱技巧、形體及演技俱備,那豈不是「音樂劇」?非也!那些古老的複音合唱歌曲,是Fret多年來與團員在科西嘉與格魯吉亞考察時搜集回來。表演者對節奏、聲樂及音感都需要充份的訓練,才能掌握複音合唱的技巧,最後融入其中。他戲稱表演者就是馬,而歌曲才是騎師。因Fret相信,古老的歌曲旋律與結構,裝載著歷史、情感與故事。歌曲體現在表演者的身體與聲音裡,如同讓歷史重現在觀眾面前。

 

就著歌曲,我在工作坊後與Fret繼續討論。對他而言,歌曲如同劇本,他發掘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面向:傳遞(Transmission)、轉化(Transition)及超越 (Transgression)。通過各種聲音與身體訓練,表演者傳遞歌曲予觀眾。但光光傳遞並不足夠,更要轉化及超越。例如他另一作品Armine, Sister[3],作品講述百年前的亞曼尼亞大屠殺事件,Fret轉化了亞曼尼亞的古老歌曲,成為角色在劇中吶喊的聲音,超越了本來歌曲的面貌。終極目的是以歌曲建構作品,去呈現人的經驗。

 

由此可見,歌曲與聲樂處理在Teatr Zar的演員訓練裡不可缺。筆者以為能在工作坊一睹Fret在其演員訓練中聲樂的處理,或者主辦單位礙於參加者背景多為學者及評論人,因此工作坊的內容只圍繞Fret身體訓練的基礎理念為主,實踐部分相對簡單,也少有談及聲樂的訓練。從身體的訓練去討論何謂展演空間,其實範圍甚廣,若主辦方能捉緊Fret及Teatr Zar的特點,著重討論音樂及歌曲所創造的空間,內容將會更集中而有趣。

 

作者簡介:賴閃芳,畢業於英國艾賽特大學舞台實踐藝術碩士,主修導演及演員訓練;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研究學士畢業,於香港在學其間曾往德國弗萊堡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交流;碩士畢業後於歐洲從事戲劇創作及表演。現為「一條褲製作」應用戲劇及戲劇文學主任。

 

照片提供: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宗教研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