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號 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    文章類別
【專題】新銳藝評人的學習年代
記我的學習年代
文:余卓伶

去年參加了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舉辦的「樂評大碰點」,首次接觸到古典音樂評論。起初因為剛升上大學,想擴闊眼界,就抱著戰戰競競的探險精神報名了。非常慚愧的是,作為一位音樂系學生,我甚少閱讀樂評,只是偶然對某音樂會有興趣而讀到幾篇,又因不如別人如一本音樂百科字典般,所以預想自己在工作坊中應該非常落後。

 

不過,工作坊的內容與我預期的非常不同。沒有寫作技巧,沒有欣賞音樂的方式,有的是一次又一次發人深省的討論,學會的不是如何寫,而是寫作時所背負的思考、意義。導師沒有標準答案,卻提供了很多去尋找答案的引導式問題。那些並非一些複雜的問題,而是非常根本的,例如甚麼是古典音樂,甚麼是樂評等。可惜時間有限,總在討論得興高采烈時被無情的時鐘提醒。那些問題看似簡單,卻不能於幾位同學中得到一樣的答案。單單幾個不同背景的人已令我大開眼界,思想的多樣性是多麼令人著迷。一兩個基本的概念已經帶來了富啟發性的討論,「古典」、「音樂」,兩個詞語如何定義,不但大家有不同的答案,甚至連自己都未有確實的答案,有趣的是大家都接納到對方的答案。而在一場音樂會中,聽到多元化的音樂,在場有那麼多聽眾,各人的反應不就令人好奇嗎?樂評的讀者和作者之間思想的交流不就更引人入勝嗎?

 

這個工作坊無疑為我開展了一個新方向,加上兩位導師的悉心安排,生動而幽默,毫不吝嗇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經驗,引發我對於藝評人這行列的興趣。

 

暫時只有寥寥幾篇樂評,實在與成為一位藝評人還有一大段距離。因對所有事的經驗都不足,現在我會要求自己認識更多,去接觸陌生的藝術類型,越多越好。作為一位大學生,時間和資源相對充裕,只要願意主動去尋找,學習機會多的是。有時,我覺得藝評人好像時裝專欄作家,要不斷趕上潮流品味,又要了解不同類型的時裝特色。不少人說時裝是不斷循環,而又從這循環中不斷嘗試加入新元素,音樂也一樣。因此,我會先從「以前」的音樂入手,而這個「以前」是不分地域的,所以我要學習的實在太多太多了。要在短短四年的時間中,有效地在這廣闊的範圍學習,無可否認是不太實際的。我不時會埋怨自己不能做到不眠不休,又沒有超人的集中力。現在是切實地感受到以有限的時間面對無限的知識的無奈。不過,所有藝術品味都需要時間浸淫出來,也許身處於任何事都要求高效率的社會,更要不斷提醒自己,藝術就是要在這急流中慢慢醞釀出來。踏實地學好自己較擅長的範圍,再逐漸加入新課題,似乎是比較可行的。

 

不限於課堂內的學習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藝術品味,於雪花般沒有一模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是獨一無二的。我經常提醒自己,要建立獨有的品味,便要去感受生活。當說到「感受生活」,不論是「享受」還是「忍受」,我希望可以仔細地感受生活上的各種情緒。我喜歡思考引起情緒的原因和那些情緒如何影響後果,特別是對藝術的觸覺。這個習慣連我都覺得奇怪,卻無法停止這樣的思考。同時,我經常默默地把身邊的音樂家們當作研究對象,這是我其中一個學習方式。其實說穿了,就只是對生活的不同細節敏感一點罷了。透過這些學習(可能算是惡習吧),希望可以一點一滴地累積成獨有的概念和品味。

 

從古至今,不同藝術類型都在相互合作和影響,即使只寫樂評,對其他藝術類型都需要有所認識。這是我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好藉口。除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又會觀賞其他藝術類型,話劇、藝術品展覽,不論中西都在我的考慮範圍內。除了藝術,社會不同的變化都要留意:想了解各個藝術作品的由來,又怎能脫離社會呢?

 

要做的好像很多,真是分身不暇,但實行起來,就是簡單的「生活就是藝術」這老套的口號。在這色彩豐富的年代,作為新銳藝評人的學習也許複雜了,但面對炫目的藝術交流,實在抗拒不了。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學生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學生

 

照片提供: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