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舞台  |  2022年   |  所有類別

本會會定期與本地或海外之報刊或媒體合作策劃藝評專欄,文章於專欄發表後,將安排上載於「月旦舞台」。

文︰余岱融|上載日期︰2022年7月18日
2022年7月 2019年初,我參與了西九文化區舉辦的舞蹈構作工作坊,認識了許多當地藝文工作者。出於工作因素,加上個人好奇,我也藉此行聯繫了「TS Crew」以及「香港馬戲團」,有幸和他們的...
文︰Yumi Leung|上載日期︰2022年7月16日
「食」佔據生活之重,是一種最日常的經驗,當它被搬上舞台作為主題和引子,這種可展演性也揭露著食物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創作者如何將這些平淡無奇、習以為常的日常習慣,形成和觀眾溝通的可能性?《品品》當中的身...
文︰俞若玫|上載日期︰2022年7月16日
首先,很關鍵,《再生瑪莉亞》說不上是舞蹈藝術家黎海寧的全新作品,它本身有創作脈絡:去年是皮亞佐拉誕辰100週年誌慶,她應澳門指揮家廖國敏及高雄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之邀,共製「一個製作、兩地執行」的作...
文︰江祈穎|上載日期︰2022年7月14日
一場演藝班的結業演出應如何做?演出經典作品呈現表演技巧,還是演出音樂劇展示歌唱功架?本著非商業模式作實驗演出,還是為演員度身訂做出一場編作劇場記錄學習的歲月?要怎樣呈現演員強項?形體、樂器與多媒體又...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22年6月30日
2022年6月 在第五波新冠疫情稍緩,第六波尚未大爆發之間,大小藝團都趕著將之前早已準備就緒的製作,紛紛搬上舞台。香港演藝學院原定於今年較早時間上演的三齣劇作,也趕及在學年完畢之前,重新安排...
文︰鄭政恆|上載日期︰2022年6月20日
2021年4月,我看了「浪人劇場」的劇場電影《一劍蜀山》,並寫了劇評〈《一劍蜀山》:從武俠情懷到劇場電影〉,當中提到大概近十年來,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改編過不少香港文學作品,而繼《一劍蜀山》呼應民...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22年6月16日
2022年6月 打從初中開始,我就一直有收藏演出宣傳單張、演出門票,以及演出場刊的習慣。雖然儲存空間有限,每隔一段時間也要重新檢視藏品,把紀念價值較低或相對設計上沒那麼精美的舊單張丟掉,但作...
文︰洪思行|上載日期︰2022年6月10日
由於第五波疫情,劇場再次封閉。經過數個月的「冷河時期」,劇場終於因疫情退減而可以有限度解封,各藝團立刻「摩拳擦掌」,重新舉辦節目,滿足一眾「餓戲」已久的觀眾,當中不乏大製作,包括「城市當代舞蹈團」的...
文︰鄭新文|上載日期︰2022年5月26日
2022年5月 去年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了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角色,包括繼續擔任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其後特首的施政報告提出五點策略,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更提出將撥款四千二百萬元,在兩...
文︰鄭新文|上載日期︰2022年5月12日
2022年5月 周凡夫先生去年七月仙遊,去年夏天我重溫了他的部分著作和文章(包括少部分先前錯過的),恍如在香港演藝歷史(1970年代至2021年)的時光隧道中「深度遊」,感慨良多。這些文章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