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文:陳國慧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

 

「二〇一五」是本會編製表演藝術年鑑的轉捩點。我們同時編製這年的古典音樂年鑑(www.iatc.com.hk/music2015)和劇場(舞蹈、戲曲、戲劇)年鑑(www.iatc.com.hk/theatre2015),朝整合表演藝術網上資料庫的發展邁進。我們感謝香港藝術發展局對本會的信任,讓美好的願景得以實踐,即使在執行過程中遇上很多挑戰但仍然是一件美事。事實上不同演藝範疇的收錄條件難以用同一標準,例如收錄室內或室外演出場地的節目,就牽涉到不同演藝範疇對「演出」的定義,實在難以勉強「統一」。但我們仍期望不斷透過不同程度的協商和磨合,找到在資料呈現上的「最大公因數」,同時盡力反映香港表演藝術的成果與活力。

是年古典音樂年鑑收錄演出和相關活動資料的原則,是按照香港藝術發展局邀約計劃書所定的範疇為基礎,在這基礎上編輯部會因應該演藝範疇的個別現況而有所修訂,目的在於「反映其活躍情況」。邀約計劃書本身也認為「鑑於音樂的定義十分廣闊」,因此「本計劃的古典音樂範疇只包括中西古典音樂演奏、合唱、聲樂、歌劇」;在這基礎上,是年編輯部並以「節目比重的一半或以上為西洋或中國古典音樂」為據,「除非該節目包括由主辦單位標明為新作或世界首演之古典音樂」。歡迎讀者參考「凡例」以進一步了解本年鑑收錄的標準。

此外,從「二〇一五」開始,「專題論述」文章會以中、英文版本,於網上以電子書籍的方式出版,這亦是年鑑的另一重要發展。我們期望隨著傳播方式的轉變,讓年鑑能接觸到更多讀者。該年「巧合地」有不少引起各方關注的本地古典音樂新聞事件,這些事件可能一直存在,但「巧合出現」卻非常態,所以非常值得從藝術生態和行政角度去思考背後的因由,因此年鑑特邀曾參與古典音樂行政的資深藝術行政人員進行交流,除了記錄事件也分析生態狀況。年鑑也邀請同時活躍於中樂演奏、教育和評論等範疇的楊偉傑撰文,他多年來應邀在不同城市演出,對當地大型中國器樂合奏演出自有獨到的一手觀察。

資深藝術文化工作者默泉,則透過專訪四位來自不同年代、背景與發展路向的作曲家,呈現本地作曲家與其發展的多元面貌,讓讀者可探知部分本地作曲家的生存方式與現况。年鑑執行編輯洪思行在是年觀賞了很多形式各異的音樂會,並記錄那些「另類」的古典音樂演出的情況,反映古典音樂演出形式的多元和創意,也多少顯示現時古典音樂的發展趨勢。因資源局限,我們只能組織得這四篇專題文章。以量而言,大概難以檢視該年古典音樂界的全貌;以質而言,則卻冀能為一些重要議題有所梳理。另一方面,除了專題文章,讀者也可以透過年鑑所收集的古典樂評文章的條目資料了解該年的評論狀況,這些資料已載錄於年鑑網上資料庫內,歡迎讀者參考。

古典音樂和劇場(舞蹈、戲曲、戲劇)年鑑都歸屬於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的藝術年鑑系列,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編輯,與香港戲劇協會、香港戲劇工程、香港教育劇場論壇、香港八和會館、八和粵劇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香港舞蹈界聯席會議——香港舞蹈年鑑編輯室及art-mate.net合作。我們衷心感激各藝團和組織的支持並提供活動資料,同時亦要感謝協會董事、年鑑顧問與合作單位提供寶貴意見,編輯部各位同事的努力和資料搜集員的支援亦是功不可沒。我們感激業界朋友和讀者對年鑑的期望和寶貴意見,這是年鑑發展到今天不能缺少的元素。然而年鑑不是「結論」而是「窗口」,隨著節目數量日增和形式愈趨創新多元,我們在資料蒐集上縱然力求全面,但總難免掛一漏萬,因此我們期望業界朋友和讀者繼續不吝指正批評——這是對年鑑最大的支持,也是讓我們把年鑑做得盡善盡美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