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05年6月 |
定價 | HK$120 |
ISBN | 9789628269457 |
發行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簡介 | 2003年12月20至21日,在香港民族音樂學會同人的推動下,及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支持下,於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了華文社會首次舉行的“新世紀樂評研討會”。香港、大陸、台灣等地部份樂評家會聚一堂,對音樂評論的方方面面進行了研討,亦各自介紹了各地的情況。本書即為此次研討會論文、代表發言紀錄,及與會者樂評選萃合集。本書適合音樂工作者、音樂教師、大專院校音樂科系學生,及對音樂評論有興趣人士參閱。
作者簡介
目錄 序 劉靖之、李明
一、美學觀照 音樂批評的美學發掘 韓鍾恩 試論自律與他律音樂評論之建構 李明 樂與政通——白居易樂評的啟示 錢雨
二、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借鑑茨平先生的樂評 毛宇寬 歐美音樂評論概述 李德君 台灣樂評風氣近十年的轉變、前景與使命 楊忠衡 人人可為樂評?——審視近十年來台灣音樂媒體中的音樂評論界域 徐昭宇
三、香港樂評 香港的音樂評論與樂評生態(附:西九龍計劃與香港文化生態) 劉靖之 香港樂評之我見 史君良 問渠那得清如許——音樂評論剪影 陳詠智
四、樂評人語 批評與被批評 費明儀 樂評人應有的心理狀態 周凡夫 關於評論新作首演的一些問題 麥華嵩 樂評在傳媒裏扮演的角色 劉志剛
五、樂評選輯 〔香港〕 琵琶繁急柳琴吟 費明儀 香港舞台漫步三題 劉靖之 龐信越級挑戰以求夢想成真 周凡夫 《二泉映月》的“道”味——一個“詩無達詁”的話題 錢雨 是集大成,還是出賣?—譚盾的《地圖》與《紙樂》 麥華嵩 既輕鬆又嚴肅的角聲合唱團觀摩音樂會 李德君 吳碧霞在香港受歡迎 史君良 “松竹梅雅集”記盛 李明 與沈鑒治先生筆談音樂“笑果” 毛宇寬 在太廟,這裏有一個感動〔大陸〕 韓鍾恩 是“破繭而出”還是“作繭自縛”?——高行健《八月雪》〔台灣〕 楊忠衡 永不衰老的靈魂——尤利.柏格斯豪森的吉他世界〔台灣〕 徐昭宇
附錄 一、新世紀樂評研討會發言記錄(錄音整理)(2003年12月20-21日) 二、一種專業寫作文體——音樂評論(英文) 李詠燕 三、新世紀樂評研討會程序表及與會者名單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