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1999年12月 |
定價 | HK$90 |
ISBN | 9789628321148 |
發行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簡介 | 1998至1999年間,本會發起了一連十二次的圓桌座談會,邀請了多位具代表性的本地資深藝術工作者參與討論,而討論範圍由「劇藝」到「藝術體制」,全為戲劇圈內人關心的課題。此書沿用「對話」方式,讓讀者得以體會各人思想融和及交鋒的過程,從中並對香港的戲劇現況,作一通盤的了解。
目錄
序 小西
第一季(一九九八年七月至九月) 香港藝術發展:非政府資源的開拓——梁文道、何志平、茹國烈、莫昭如 創作與評論:新局面底下的啟示——小西、陳炳釗、佛琳 誰需要編劇:文本在劇場裡的命運——梁文道、潘惠森、陳炳釗
第二季(一九九八年十月至十二月) 白兔與黑豬:我們需要怎樣的戲劇獎——茹國烈、丁家湘、張可堅 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劇場——陳炳釗、黃裕偉、黃婉玲 尊重表演藝術的傳統——毛俊輝、杜國威、鄧樹榮
第三季(一九九九年一月至三月) 業餘劇社:從下一個戲到下一個世紀——張秉權、蔡錫昌、余振球 未來藝團駐場計劃的面貌:一個人有一個夢想,一團有一個場地——丁羽、陳炳釗、茹國烈 劇場裡的身體——梁文道、黃大徽、何應豐、詹瑞文、梵谷
第四季(一九九九年四月至六月) 快樂無罪!?:解構劇場的娛樂性——陳炳釗、林奕華、張達明、梁文道 小型專業劇團的2000發展藍圖——陳炳釗、陳永泉、杜偉德、余振球、張可堅、陳曙曦、鄧樹榮 後九七劇場:劇場/香港在變嗎?——陳炳釗、茹國烈、梁嘉傑、彭家榮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