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06年7月 |
定價 | HK$80 |
ISBN | 9789628321568 |
發行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簡介 | 何應豐追求的「完全劇場」,是在根本地要求每一個參與的人在創造及表演的一刻完全投入,完全地以那個人那一刻專注於他自己的同時又專注於由他展開的空間裏影響他行止的每個其他人其他事其他物件的每一個存在的現象。這便是他常說的Total Being,也亦是他會同時書寫關於他的設計、關於語言、關於他的教育想法文章以至《瘋祭舞台》由來的原因。
作者簡介
目錄 三段序(修訂本) 梵谷 原序 梵谷
第一部 各種聲音 導論:對另一個同謀者的幾筆素描 梵谷 牛鴨的沉思 梵谷 藝術——教育 何應豐 搞戲與看戲之間——探討劇場觀眾與創作人的特殊關係 何應豐
回歸 《元州街茱莉小姐三部曲》的後果前因 何應豐 茱莉小姐在/不在元州街 林克歡 是不是我們的語言出現了問題? 何應豐 揭開暖大衣背後的「隱憂」與「文化迷失」——探索香港本地演員在表演藝術上的幾則問題 何應豐 花道謎蹤——寫在《元州街茱莉小姐》失蹤之前 梵谷 瘋祭舞台 何應豐 設計《十五貫》 何應豐 「煮海」?「煮」一個怎樣的「海」?——回顧及反思《張羽煮海》的創作點滴 何應豐 何應豐戲劇訪問筆錄 方梓勳 有關《母親》的創作感想一二 何應豐 從「話語」形態看「戲曲」的「瘋祭舞台」 黎鍵 《母親》綵排的旁觀者筆記 鄭維音 《母親》綵排日誌 小棕 尋找舞台美學在香港的住處 何應豐 走在不完全劇場的路上…… 何應豐 誰能看清楚/誰不想看清楚——郭寶崑踏過的邊緣戲步遊看香港戲劇今昔 何應豐
第二部 重建於文字虛空之間 導論:書寫 梵谷 何應豐劇本選: 《元州街茱莉小姐的最後一夜》 《元州街茱莉小姐不再在這裏》 《蝴蝶夢》 《母親》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