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即時評論:世界文化藝術節2019——北歐五國
共 11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文︰凌志豪|上載日期︰2019年12月31日
2017年適逢芬蘭獨立百年,芬蘭國家劇院委約魯斯卡劇團特意打造「極北三部曲」中篇《極地漂流記》(Arctic Odyssey)。這部紀錄劇場作品轉化並糅合營火故事分享、詩歌、民族舞蹈、演唱等多種藝術...
文︰陳一云|上載日期︰2019年12月23日
在香港,一提到北極,腦海立即浮現的可能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或是極地科學家於兇險環境探險研究之地,又或是觀看極光的夢想旅遊之地。然而,我們對北極的想像真的只能限制於此?著名丹麥藝團「無形旅舍」(Ho...
文︰周殷豪|上載日期︰2019年11月28日
當社會進步,很多舊有的文化被拋棄。以香港為例,粵劇文化由二十世紀後期逐漸式微。其實,舊有文化亦有其價值,因為我們可從當時的文化知道古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很多人也會認為舊有文化對於他們生活沒有直接關...
文︰李羲樺|上載日期︰2019年11月22日
As part of the World Cultures Festival featuring the Nordics this year, renowned Swedish contempora...
文︰黃寶儀|上載日期︰2019年11月21日
一個表面溫馨的家實為鬼影幢幢的陰宅,生者雖生猶死,而亡者雖死猶生。挪威國家芭蕾舞團的《群鬼》將劇作寫實的家居空間,虛化成人物幽暗的內心世界。生者自我分裂,過去的自我如怨靈般帶著不甘、恐懼與訴說的欲望...
文︰夏如芸|上載日期︰2019年11月20日
音樂,或許是最能夠體驗共融的藝術形式。因為即使聽障人士未能聽到演出的聲音,但他仍可以透過觸覺去感受音樂的節拍。芬蘭聽障饒舌歌手Signmark更因為對音樂的熱愛,突破自身限制創作手語饒舌歌,讓不同人...
文︰洪思行|上載日期︰2019年11月19日
近月因反修例事件引發的社會動盪,不但對民生帶來影響,連表演也受牽連,不少節目被迫取消、改期或更改節目內容,當中包括「世界藝術文化節2019」的開幕節目《秋天奏鳴曲》。除了尾場被迫取消外,據說銷情也不...
文︰梁妍|上載日期︰2019年11月18日
我與友人一同看的。散場時,友人的第一句是,「一個左翼世界主義的神話」。我想,他也說得非常精確。 從社會文化史的脈絡去看 這確實是一場左翼的世界主義的演出。 進入香港文化中心四樓劇場...
文︰千山|上載日期︰2019年11月17日
歐丁劇場的《慢性人生》以等待為核心,過程中重複無明確意義的行為、欠奉曲折推進的故事情節、平面欠刻劃的角色人物和令人不解沒翻譯的多國語言對白,是突顯人生中慢性虛無與不適感的荒謬劇。觸及的國際性議題包括...
文︰鄭政恆|上載日期︰2019年11月11日
2019年的「世界文化藝術節」以「北歐五國」為主題(同期還有「北歐電影節」),其中挪威國家芭蕾舞團的《群鬼》(Ghosts),去除對話,以現代芭蕾舞蹈演繹易卜生(Henrik Ibsen)的名劇。 ...
共 11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