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多士妹的白日夢》──還香港學童尋找自我的機會
文︰劉潔瑩 | 上載日期︰2016年12月2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大細路劇團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日期︰26/11/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成立於1999年的「大細路劇團」,是香港少數以製作兒童劇為目標的專業藝團。由該劇團林英傑導演(意粉哥哥)、王敏豪編劇的新作《多士妹的白日夢》(Toasty’s Day Dreaming),作為康文署主辦「開懷集Cheers!」系列的其中一個表演項目及該劇團「靜雞雞系列」的頭炮,更是少數的本地原創兒童劇目以著重形體、面具的合家歡親子無言劇的形式去呈現故事,反映香港學童在追尋夢想過程中從迷失自我到尋獲自我的困惑,讓孩子思考夢想的真正意義。正如場刊所說,創作一齣合家歡無言劇是大細路劇團一直以來的夢想,如今在舞台上實現了。對於兒童戲劇來說,劇團選取無言劇作表演形式,嘗試擺脫單以對白交代劇情,可謂一項難度甚高的挑戰。

 

在開場的時候,戲團不但講解無言劇的歷史,以默劇作例子,又以遊戲指示的形式去解釋無言劇由有聲變成無聲,以形體動作為主,使觀眾容易理解,吸引性強;在引導兒童觀眾在觀劇時需要遵守規則方面表現出色,這是在香港兒童劇團中比較少見的。事實上,無言不等於無聲。雖然是以無言劇形式為主,但無言的通常是主角多士妹,其他角色均有一些對白並加以聲音處理去呈現出來,而其他情景也是強調聲音為主的,例如學校的鐘聲、集合的節奏、地鐵站的開門聲、遊戲機的聲音、犬吠聲、飛機航行的聲音等,讓孩子這種以聽覺帶動視覺的感官效果,增添不少奇趣滋味,引發想像空間。對於一齣無言劇來說,大細路劇團的處理手法清楚明確,沒有出現兒童觀眾邊看邊問、大人邊看邊答的擾攘情況,值得一讚。

 

在表演元素方面,《多士妹》的特別之處,在於其色彩繽紛的獨有半面具設計造型,從而有效地令兒童專注起來,貫徹大細路劇團一向作風。而當中注入黑光劇元素,演員透過身體講故事,並以片段形式為觀眾呈現多士妹及她的一班同學的內心世界,反映現今學童的內心想法,讓孩子及家長皆能從演出中找到一些和他們自身日常生活有關的寫照,重新細味生活中每一個容易被遺忘的細節。在光影和聲音的效果加持下,增添不少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劇中有很多寫實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多士妹在地鐵站看見熙來攘往的上班族穿梭於扶手電梯之中,在地鐵站快速奔跑,衝入車廂裡,皆是光影、形體動作、聲音並用的,效果逼真。

 

故事講述多士妹收到老師的作文題目「我的夢想」後,感到茫無頭緒。這樣的情節幾乎是所有學童在學習生涯中的必經階段,對於他者就自己「夢想」的定義和方向的提問,感到剎那間的衝擊和惆悵,其實是超越了一份寫作功課本身的意義。劇團則透過多士妹如何跨越機械式完成功課的使命,發掘身邊各人對夢想的不同看法,走出校園的框架。於是設計多士妹跑到街上尋找靈感的情節,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寂寞但不孤單的老人和活潑好動的小狗,也碰到指點迷津的圖書故事人物,讓她獨自苦思而漸漸明白「我的夢想」的真正意義。白面人的意象,充份反映大人在追名逐利的過程目無表情,失去自我,借多士妹的童眼去審視大人忙於「搵食」(工作的目的只是為了糊口)及質疑大人忘記實現自己的夢想,用很多藉口對生活作出妥協,還有諷刺他們在其他生活細節上言行不一的矛盾,加上對比其他同學對夢想的想像,才讓她明白「夢想」對於每個人來說是有差異的。從故事來看,可以給予思考空間,同時引導兒童觀眾思考自己的夢想,是一個尋找自我的機會。可惜,在香港教育制度過份地把學習量化,讓學童在功課堆及考試中苦不堪言,欠缺自我提問的良機,故此大細路劇團在編寫故事時也透過情節去批評大人對生活細節上的功利化,突顯出香港學童像多士妹蘊藏心底的童真不可扼殺。

 

在表達多士妹及女同學最後想像出夢想的樣貌時,劇團運用了香港人耳熟能詳的背景音樂,包括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主題曲、香港小姐選美音樂、迪士尼動畫電影《魔雪奇緣》(Frozen)主題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芭蕾舞曲(Swan Lake),都是接近香港學童日常生活的。雖然劇情沒有明確表達多士妹的實際意願,卻隱藏了很多可能性。如果用大人的思維去想,尤其是在香港這個講求實用主義的地方,必然認定多士妹其實想成為一名太空人、擁有香港小姐所象徵的高貴身份,想成為一位像公主般的女孩,又或是成為一名專業的芭蕾舞者。然而,若以多士妹對夢想的無限想像,擁有可愛性格的她興趣多樣且對事物好奇,成為一位能夠站在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不斷探索自我的表演者又可以讓香港家長接受嗎?思考是不需要「贏在起跑線」的,就讓孩子們慢慢摸索就好了!

 

劇末尾聲向大細路劇團的啟蒙老師──面具大師拉里‧亨特(Larry Hunt,1946-2016)致敬,同時讓觀眾獲得一些面具戲劇相關的教育資訊。演出團隊交代過面具大師拉里‧亨特原本獲邀來港共同創作及演出,但在暑假時不幸因癌症病逝,除了讓團隊成員悲痛欲絕之外,更打斷了劇團原本的演出計劃。最後劇團選擇繼續演出計劃,把整個演出轉變為向拉里致敬。劇團在整個演出均把面具的運用拿捏得很好,生動而且深刻,是一個專業的演出,相信不負拉里所望。

 

總括而言,理想的兒童劇本質就是「Play for the children or by the children」(給兒童觀看或由兒童演出的戲劇),於大細路劇團來說,即是由成年專業演員演出給兒童欣賞的劇目。《多士妹》一劇全程能夠以此為目標,演出過程能帶動兒童觀眾及家長反思劇中表達的議題,是一齣今年比較觸目的本地兒童劇,富戲劇感和教育意義,值得一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語文教育工作者。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中英雙語學系,曾參與「再現亞洲─藝評寫作領導計劃2011」及「兒童戲劇賞析及劇評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