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前奏 不見高潮:談「W創作社」的《三日月Paranoia》
文︰吳婷婷 | 上載日期︰2016年9月23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三日月Paranoia »
演出單位︰W創作社 »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16/9/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W創作社」的作品偏向大眾,以「易入口」見稱,早年經常以明星吸引觀眾入場,例如《梁祝下世傳奇》請來何韻詩、《Last Smile, First Tear》請來薛凱琪、近期《夏風夜涼》請來SHINE等,後來劇團更憑諷刺香港「小人」的《小人國》系列爆紅,當中的職場「卸膊操」片段更在網上瘋傳。W創作社是本地少數有固定觀眾群的劇團,成立十多年算是站穩陣腳,近年有意在作品中加入更多藝術性,或嘗試更嚴肅的題材,卻不無難度,例如最近上演的《三日月Paranoia》,票房不但有壓力,離場時也聽到觀眾有不少的抱怨——如感到「沉悶」、「情節不合常理」等。

 

《三日月Paranoia》談偏執和信任。「三日月」即是「娥眉月」,意指農曆第三日的月亮,陰暗遠多於明亮部分。「Paranoia」,偏執狂、妄想症,嚴格來說是一種病。演出透過三段關係——陳白石(陳淑儀飾)和Benjamin(梁祖堯飾)的師徒關係(其實是情敵)、阿良(白只飾)和阿英(邵美君飾)的愛侶關係、Bird(黃呈欣飾)和Anna(楊螢映飾)的朋友關係——說出人總是偏執地選擇不相信簡單的真相,反而將無稽之想幻信以為真,以致關係破裂。例如:清潔女工阿英曾經因為斬過家人而入獄,阿良可以毫不保留地相信她沒有傷害自己的兒子,卻偏偏不相信她那三萬元橫財是掩口費,甚至硬要將之理解成對自己的「不愛」,幾近是自討苦吃的偏執和妄想。

 

「選擇不相信比較容易。」這是戲裡的話。為免被騙,所以寧願選擇不相信。導演兼編劇黃智龍似乎有意挑戰自己,也在挑戰觀眾,因為全劇一小時四十五分鐘,不但話題嚴肅,而且幾近沒有衝突和矛盾,以致完全沒有高潮。故事明明建基於一宗命案,當中描繪卻完全不深刻。這位死者Peggy,既是陳淑儀和梁祖堯愛過的女人,也是楊瑩映的姐姐,然而除了陳淑儀和梁祖堯爭吵時提及過這個人,以及對著Peggy那「無翼蜂鳥」作品說了幾句外,這位死者完全面目模糊。

 

另外,楊瑩映跟這位姐姐的關係,也沒有多談,只知道兩人關係不佳。死者是誰重要嗎?看似不重要,其實極重要,因為她是串連三個故事的關鍵,如今只淪為純粹的背景資料,以致三條故事線各有各演,幾乎互不相干,整體效果難免顯得單薄,劇情難以推進之餘,戲味也就在不斷轉場之間流失淨盡。《三日月》就像一首無限延續的前奏,觀眾靜靜地等待激昂副歌部分的出現,最後失望而回,眾人「排排企」謝幕時,我幾乎無法相信已經劇終。我不知道,期待演出的高潮,是否也是一種偏執。

 

《三日月》如W創作社其他演出一樣,有著一流的演員,以及精心設計的華麗佈景。梁祖堯、邵美君和白只等都是能獨當一面的演員,白只跟倉鼠那段對話可謂是全劇之最——白只看到小倉鼠時大吃一驚,「做乜瘦咗咁多」,再找找看,原來那不是他的倉鼠,「你係邊個?」復又問自己的倉鼠,「你識唔識佢?」這一小段寫得很精彩,白只節奏也拿捏準確。佈景方面,不論是陳淑儀飾演的藝術家居所,還是那隻巨型的「無翼蜂鳥」藝術品,均是精心設計的佈景,然而,廚房後巷那台佈景,則過於「真實」,以致失去舞台劇應有的留白和想像空間,稍為可惜。

 

W創作社既然有最好的演員和佈景,以及固定的觀眾群,理應有更多空間和條件作出新嘗試,在創作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會甘於長期複製《小人國》的成功,即使結果未如理想,例如今年的《味之素》和《夏風夜涼》,以及今次的《三日月》,老實說,全部都教人失望;敗筆在於劇本不夠紮實。以《三日月》為例,如前所說,過於鬆散,幾條故事線無法緊扣;然而,劇團勇於在題材和表達形式上作出突破,仍然值得鼓勵,總比複製舊路好得多。

 

劇場充滿無限可能,只要偏執地不斷破舊立新,定能繼續殺出新血路。

 

 

本會於2016年9月26日收到《三日月Paranoia》編導黃智龍的回應,現全文載錄如下:

 

回應文章:對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三日月Paranoia》的「評論」

文:黃智龍

 

致IATC及吳婷婷小姐:我是《三日月Paranoia》的編導黃智龍,其實我很少回應評論文章,今次按捺不住主要是因為對我覺得好的藝術評論應該建基於作品本身的風格去分析及批評,而非漠視作品取向、只以個人喜惡去定優劣,否則只會淪為個人觀後感,而非專業的藝術評論。當然,如果評論家還可以看得出創作者的意圖,然後提出適合的建議就更佳!因為這樣無論對創作者及觀眾都有所裨益,亦可促進藝術的發展。

 

但吳婷婷小姐這篇放在IATC「網上評論」的文章,卻漠視《三日月Paranoia》本身的作品風格(抑或未能看得到?),文章提及:「故事明明建基於一宗命案,當中描繪卻完全不深刻……這位死者完全面目模糊。」

 

文章更提及:「死者是誰重要嗎?看似不重要,其實極重要,因為她是串連三個故事的關鍵,如今只淪為純粹的背景資料,以致三條故事線各有各演,幾乎互不相干,整體效果難免顯得單薄,劇情難以推進之餘,戲味也就在不斷轉場之間流失淨盡。」

 

為什麼命案死者一定重要?如果這是一齣「兇殺案劇情片」當然重要啦!但《三日月Paranoia》的重點並不在命案本身,而是藉著一單命案而帶出三段關係。

 

至於點解要寫三段關係?因為三段關係內角色的偏執最後有不同的選擇/結果:藝術家陳白石與情敵Benjamin由敵對、互相虐待(分別是生理及心理)而變成有相同想法的人;好朋友Bird、Anna則由親密變成互相妒忌,最後釀成悲劇;低下階層阿良、阿珮則由陌生變成親密,卻因為阿良的偏執再變回陌生,當中過程卻令阿良了解自己更多。

 

一單命案同時令三段關係產生變化,卻有三個不同的結局。整個故事就是透過「偏執」這個主軸去探討人的心理。所以情況跟吳婷婷小姐所說恰巧相反:死者是誰看似極重要,其實不重要!

 

老實說,只要細心想一想故事便會想到:如果命案這麼重要,為甚麼不安排一個警察或偵探的角色去調查命案?而且劇名應該叫《三日月兇殺案》,而非《三日月Paranoia》!就連宣傳文案亦有提及:「佛典有云:『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原來,最難掌握的可能不是別人在想甚麼,而是你自己的心。」所以串連場與場之間是角色的狀態和能量,而非情節!

 

但吳婷婷小姐卻以兇殺案劇情片的角度去評論,難怪她會覺得不滿足,難怪她會以「只有前奏  不見高潮」作標題,因為她想看的是一齣她心目中的「劇情片」。如果這是一般觀眾又或專欄作家抒發個人感想的文章,我會接受。舉一個我高攀不起的例子,當年我入場看王家衛執導電影《阿飛正傳》優先午夜場,當晚觀眾噓聲四起,因為他們期待是一齣黑幫仇殺片,因為願望落差所以失望。

 

但吳婷婷小姐這一篇是放在藝術評論網站的評論文章,所以當我看到評論的理據,不禁雙眉緊蹙:「你咁諗我都冇辦法!不過可唔可以唔好叫呢篇係評論,叫做『個人觀後感』吧!」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傳媒人,熱愛表演藝術,評論文章散見於《蘋果日報》、《明報》及「立場新聞」,另外亦是專頁「舞台劇地帶」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