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我的力量——艾甘.漢與他的《輪》
文︰鄒欣寧 | 上載日期︰2016年8月25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Jean Louis Fernandez
節目︰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艾甘.漢舞蹈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6 »
藝術類別︰舞蹈 »

這將是我們首次看到艾甘.漢——一位舉世知名的舞蹈明星,在舞台上被殺死。

 

四十二歲的艾甘.漢在舞壇依舊炙手可熱。2016年初,為宣傳最新舞作《輪》而接受的訪談中,他宣告2018後不再擔任全職表演者。2012年,艾甘.漢的阿基里斯腱受到嚴重撕裂傷,儘管癒後良好,這位以迅捷、陽剛的卡達克舞蹈風格席捲全球的金童,終究無法迴避肉身衰退的陰影,「我寧可人們問『你為甚麼停下來?』而不是『停下來的為甚麼不是你?』」他如是坦承。

 

作為一位舞迷,帶著這層認知前往觀賞《輪》,便顯得有些意味深長。

 

《輪》是艾甘.漢二度自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取材改編的舞作。有趣的是,無論是2010年首演的《靈知》或《輪》,他都對史詩裡作為次要角色的女性情有獨鍾。《靈知》的女角甘陀麗公主(Gandhari),在獲知所嫁之人為盲眼國王後,情願以布覆眼,和夫婿一同活在黑暗世界;《輪》的主角安巴公主(Amba)則被史詩英雄毗濕摩(Bhishma)自婚宴中綁架,成了沒人要的新娘。後安巴矢志復仇,以死殉身,在天神授意下復活為男戰士束髮(Sikhandi),最後在戰場上殺死毗濕摩。

 

一再復返《摩訶婆羅達》世界,既因艾甘.漢的表演生涯始於十三歲在彼得.布祿克同名作品中出飾孩童角色;孟加拉裔的血緣、卡達克舞的習舞背景,也令印度神話成為他名正言順的文化根源;從《源》開始與艾甘.漢合作文本的作家卡達卡.奈爾,則提供他重新詮釋神話的角度——事實上,《輪》便來自奈爾的同名作品,該書對《摩訶婆羅達》進行一系列當代觀點的文本分析。從書名引述的非洲俗諺原句:「除非獅子有牠們自己的史學家,要不然在狩獵的故事中,光榮總是歸於獵人。」當可看出這本書「反英雄」的觀點。

 

在《輪》的舞台上,艾甘.漢親自擔任了這位被「反」的英雄。兩位女舞者,簡晶瀅扮演的安巴公主和姬絲汀.喬伊.利特的束髮,無論角色被賦予的重要性和舞蹈的強度與比重,都較艾甘.漢的毗濕摩來得更多更重。她們是獅子的化身。

 

這個由獅子重新訴說的古老故事,發生在一個恍若樹木年輪的圓形舞台上。葉錦添設計的舞台裝置,承載著雙重的時間:年輪是線性、累積的,被鑲在無始無終的圓形內,因而故事的開始亦猶如結束,首先登場的利特,與其說是奚康丁,不如說是奚康丁在神話中象徵的一股用死亡贖回的原力,她與安巴公主相傍,有時也與剝掉英雄面具的毗濕摩對映。建立在這個結構上的《輪》,延續艾甘.漢自《靈知》以來的策略:他關注的始終是男性與女性、陽剛與陰柔之間的力量如何對話、流動,而這些力量的相互展示、抗衡、臣服,其實也就是我們在生活中恆常演出的情感關係。流竄於其中的奚康丁作為第三股力量,與其說是女性的陽剛面向,更趨近於不分性別的原始力量。

 

艾甘.漢以一套心理分析式的象徵系統重新建構這個女性復仇的故事,他也宣稱這是他做過最「女權」的作品。不過,我感覺更具象徵意義的,是將此作放在他的創作與舞蹈脈絡中觀看。一如前述,向來在自己作品擔綱主角的編舞家,此次雖是英雄,卻不再是主角,他將位置讓給更年輕、更在體能顛峰狀態的兩位女舞者,當這兩位女舞者凜然於圓形的時間戰場上,居高臨下凝視脆弱的英雄毗濕摩,最後一劍刺向他身體,這個動作完成的不只是女力的神話,也是時間的神話。

 

但艾甘.漢真的向時間示弱嗎?作為舞者,或許是,但我們也不要忘記,故事曾這麼說:若你敢以死亡獻祭,便可能向神贖回再生的原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台灣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