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光影的奇幻魔法:光影戲在當代台灣兒童劇場中的表現
文︰謝鴻文 | 上載日期︰2016年8月22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光影嬉遊記:孫悟空大戰蜘蛛精》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地點︰台灣
藝術類別︰戲劇 »

一、

 

中國傳統偶戲可分成三類:布袋戲、傀儡戲和皮影戲,其發展歷史淵源甚早。傳統偶戲清代傳入台灣後,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創作形式因為諸多因素自然會產生內在與外在的質變,從語言到表演皆然。

 

在還沒有兒童戲劇的古代,傳統偶戲便是受兒童歡迎的戲劇類型。時至今日,我們觀察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後當代台灣兒童劇場會發現,運用傳統偶戲的元素創作紛陳,不過演出形式已與傳統有別。

 

這個時期因為「九歌兒童劇團」等專業兒童劇團紛紛成立,經過二十多年來的藝術探索,新世代的台灣兒童劇場已經更趨成熟了。以九歌兒童劇團、「紙風車劇團」、「如果兒童劇團」這三大兒童劇團為首,加上「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杯子劇團」、「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偶偶偶劇團」等中小型兒童劇的演出內涵,固然也有強調教育性,但他們更在意的是戲劇作為藝術的整體表現,演出表現方式也十分多元,或真人演出,或人偶同台,或純粹偶戲,更有「國光劇團」、「海山劇團」創作兒童戲曲等多樣變化。對台灣兒童戲劇發展而言,現在絕對是一次百花齊放的興盛年代,面對演出蓬勃的現象,我們當然更有理由要在兒童劇的藝術上勘探,找尋新的研究路徑。

 

但兒童戲劇的論述在台灣,長久以來偏重在以創作性戲劇為主流的面向,探討戲劇教學在教學場域的應用,其他面向的研究論述則十分匱乏,因此這篇文章想試著以「光影戲」為焦點探討當代台灣兒童劇團創作應用呈現的風貌與美學特色。

 

二、

 

我用「光影戲」一詞,當然是直接和傳統皮影戲做區隔,因為過去皮影戲用的偶以動物皮製或紙製,偶的造型都是側面身影,參考傳統戲曲角色行當去雕刻造型,兼具手工藝之美。且傳統皮影戲中,舞台白幕固定成一個框,燈火投射的光源多數固定,視覺變化較少、動態感不足,實在無法應付現代人的視覺習性。再則傳統皮影戲,後場亦規定須有形制的樂器伴奏,對偶的操演念白亦有所要求。

 

「光影戲」就不同了,音樂不必然有後場樂手伴奏,操偶念白自由不講究雅或俗,使用的布幕也不拘於一格,甚至不搭在舞台上,懸空的也行,兩面甚至三面布幕亦常見,可以用來處理角色的意識流動或場景變換,具有電影畫面併貼剪接所呈現的視覺效果。因此,光源的投射、遠近、色譜,也有更多彩多姿的變化。至於在光影下表演的偶,可以是傳統的平面側身影像,但服裝造型都未必參照傳統戲曲角色去設計,更可以加入真人演出,在光影前依照距離落差展現人影忽大忽小的物理現象,頭上還戴著可展現三維空間立體的紙雕面具,以人代替偶自由行動。換言之,光影是光影戲的靈魂,在光影的剎那變換之間,觀眾的幻覺產生了,此幻覺的產生對於兒童極具吸引力,是吸引他們將自己採取一種觀點,如同心理學家拉康(Jacques Lacan)的鏡像論述,使兒童把自己視同所見的影像去體驗,想像中的我隨著分裂演化出來。

 

三、

 

當代台灣兒童劇場中最熱衷光影戲的首推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於2004年起連續三年夏天,邀請國際知名的光影戲專家Larry Reed來台灣帶領工作坊。Larry Reed來自美國舊金山,他是演員以及舞者出身,可是對電影攝影的興趣也使得他努力鑽研。有一次工作機會被派到印尼峇里島拍攝當地皮影戲大師的紀錄片,在拍攝的過程中,他深深愛上了巴里島和皮影戲,於是留在那裡學習皮影技藝。充滿實驗精神的Larry Reed,「他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影戲面具,能讓演員很容易地進入劇中角色,並靈活掌控銀幕上的畫面。他也發展了特別的燈光設備,無論任何距離或角度都能將影像均勻且清晰地打至銀幕上。他還將這種燈光改良成能以手執的設備,使得他最近的作品呈現出電影式的效果,同時瑞德(Reed)也嘗試將他的影戲表演放大到整個舞台的大小。除了個人的創作外,他還和美國各地的歌劇、交響樂團或是劇場合作,經由他的創意及影響,使美國的影戲劇場更加的豐富且令人期待。」[1]

 

而後來Larry Reed與台灣藝術創作者實驗創作出《光影嬉遊記:孫悟空大戰蜘蛛精》,2006年首演,將傳統將皮影戲結合舞台劇、電影拍攝手法,中西合璧讓人耳目一新。東西方跨界跨文化的融合,是現代戲劇的流行常態,《光影嬉遊記:孫悟空大戰蜘蛛精》也可以算是這股思潮影響下的創作。以傳統皮影戲經常演出的《西遊記》文本出發,偶的服裝造型亦參酌古典作法,適當的台詞念白也運用傳統模式,但是在超過十公尺高的大螢幕,動用十餘位演員與偶的共同演出,則是台灣兒童劇場首見。

 

戲中每一個畫面的安排,俱見用心巧思。壯觀的白幕有水墨畫裡的空靈虛靜,流雲、遠山、亭台樓閣,利用燈光變化製造出不同的景深、遠景、中景、近景,輔以演員置身其中的行動表演,從容不迫地交錯演示,不斷顯現出一股化平面為立體的抒情意境。更不時有角色臉或身體的特寫交替,如電影攝影手法般淡入淡出,使得觀眾彷彿在看一場電影。整體而言,《光影嬉遊記:孫悟空大戰蜘蛛精》表現形式很新穎,但內在精神又回歸古典,自然會使我們關照到如高友工於《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談到文學研究的美感經驗問題提及的「心境」從客觀材料的認識融入主觀的自我層次後得到一種「價值」,境界就是在這種經驗過程中發現的。兒童劇場提供兒童接受的不能只是逗趣的情節而已,本來就應該也在藝術層面,提供兒童對於意境的體會感發,這也是兒童劇場另一個需要肩負的教育意義。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除了《光影嬉遊記:孫悟空大戰蜘蛛精》之外,還有《剪紙人》、《快樂王子》等戲都可見到光影戲的穿插使用,不斷走在創新的路上。其他如「Be劇團」《膽小獅王特魯魯》,「飛人集社劇團」與法國「東西社」合作的三部曲:《初生》、《長大的那一天》、《消失——神木下的夢》,「影響•新劇場」《尋找彼得潘》,「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東谷沙飛傳奇》等兒童劇都是當代台灣兒童劇場中應用光影戲的作品代表,表演形制有大有小,但綜合觀之,會發現當代的光影戲普遍呈現一股詩性氣質,讓說故事的節奏不再重複以往兒童劇的熱鬧喧嘩為主旋律,取而代之的是抒情語調,是光影影像的詩意意境營造與流動,這是兒童劇場美學的進展,也是我們所樂意看見的。



[1]巴特、洛克波頓(Bart. P. Roccoberton, Jr),〈非常”傳統”在美國——美國偶戲概述〉,《1999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嘉音譯,轉載引自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網站http://www.puppetx2.com.tw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1974年生於台灣桃園,現任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SHOW影劇團」藝術總監、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北京師範大學校園戲劇研究中心特聘專家,長期在「表演藝術評論台」撰寫兒童劇評,為台灣極少數的兒童劇評人,並曾多次擔任台北兒童藝術節諮詢委員暨兒童戲劇劇本創作徵選評審。曾獲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論文獎、日本大阪國際兒童文學館研究獎金、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