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號 信不信由你:談劇場裡的迷信與禁忌    文章類別
【演藝人誌】
訪阿姆斯特丹劇團(Toneelgroep Amsterdam)藝術總監——伊沃.凡.賀夫(Ivo van Hove)
文:陳瑋鑫

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Toneelgroep Amsterdam)的藝術總監伊沃.凡.賀夫(Ivo van Hove),近年於國際劇壇上炙手可熱,不但藝術節邀約不斷,他的多部導演作品也同時於歐美等地巡演著。這位原籍比利時的劇場導演,最近更憑著執導2014年由倫敦Young Vic劇院委約的《長橋遠望》(A View from the Bridge),先後贏得了倫敦羅蘭士.奧利花獎的最佳導演,以及一向被譽為舞台劇界奧斯卡的東尼獎(Tony Award)最佳導演殊榮。趁著伊沃於今年四月首度來港,我們把握時間跟他做了一個小訪問,談談他這次來港演出的經驗,以及他的創作點滴。
 
這次阿姆斯特丹劇團首度在港登場,乃應香港話劇團之邀請,為其主辦的「國際黑盒劇場節2016」打響頭炮。他們帶來的是由伊沃執導,荷蘭著名女演員哈利娜‧萊恩(Halina Reijn)擔綱演出,法國詩人導演肖恩‧谷克多(Jean Cocteau)於1930年寫成的獨腳戲《人聲》(La Voix Humaine)。該劇本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與歌劇版本,但這次伊沃的版本就大致上沿用原舞台文本,但就以極為簡約的方式去呈現,令人耳目一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幾個月前曾有一篇報導,形容我是一個極致簡約主義者(Maximalist Minimalist),我其實頗喜歡這個稱號。」
 
伊沃一向擅於為經典文本賦予新生命,當問到他為甚麼一直鍾情於經典,他就指出,「選擇去導演經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我只會挑一些能夠訴說當下現象的經典文本。我們不應該給觀眾去看老古董(museum pieces),而是要發掘對今時今日仍然有意義的東西,這就是我從經典戲劇中尋找到的。」相信有看過《人聲》的觀眾也會同意,雖然該劇寫於電話剛普及的年代,但劇中所呈現的孤寂感,在通訊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看來,其實更加貼身。
 
另一方面,伊沃也曾多次執導以電影改編而成的劇場演出,其中包括歌劇版《斷背山》及一系列意大利影人的作品,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與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之電影作品劇場版,同樣極受歡迎。伊沃指出,電影跟舞台劇非常不同,但他卻喜歡從電影世界中挑選一些在戲劇劇本中找不到的題材。他舉例說,在五月底開始他跟法國巴黎的法蘭西喜劇院(La Comédie-Française)合作排演的新作《納粹狂魔》(Les Damnés),就是改編自維斯康堤的同名電影,「劇中描述納粹時期,政客與商界為著私利攜手合作,對整個社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如此題材並無出現於任何舞台劇劇本中,所以我才去做。」而且他還提到,很少人會把電影劇本放上舞台,所以對他而言,每一次也像是要為《王子復仇記》重新排一個世界首演,挑戰性很大。
 
伊沃認為電影對他的影響其實遠比劇場大,他少年時期一星期中總有三、四、五天晚上會在戲院渡過,「每當我有時間,通常都不是去劇院,而是會去看電影。」他還說對亞洲電影特別有感覺,其中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更是他最喜愛的電影之一,「有趣的是這次來到香港,體驗到這裡的潮濕天氣,就更明白戲中的氛圍。」
 
談到這趟香港之旅,伊沃感到相當滿足,「我們到過澳洲、南美、北美及歐洲等地巡演,而香港絕對是其中一個最好的演出地方。無論是主辦方或場地職員都十分照顧,也很努力確保每一場的最佳演出效果,而不只是請我們來這裡做自己的事,然後離去,所以無論是在個人或藝術層面上,皆感到很受尊重。」而他更樂見場內觀眾以本地年青人為主,只有數名荷蘭觀眾,而不是只有海外僑胞來捧場,而且他們看戲時極為專注,完全不像該劇前年於內地烏鎮演出時,那些不斷在台下玩手機與嘈吵的國內觀眾。
 
阿姆斯特丹劇團前年年底也曾到過台北演出莎士比亞的《奧賽羅》,而那次的經驗也令伊沃非常深刻。「近一千四百個座位的國家戲劇院三場全滿,而通常只有六十至八十人留下的演後談,當日卻有近六百人留下!」完結後仍然有不少觀眾蜂擁而上,向他請教戲劇進修之路,實在是他始料未及的。
 
 
當問到他是如何開始接觸戲劇,原來純粹是機緣巧合。伊沃說他十一歲時開始到一間男生寄宿學校讀書,當時逢星期三下午也沒有課堂,學生因此可自行選擇去上體育課,又或者到城內去識女仔,亦可以參與校內劇團的演出。最後他選擇了後者,「當年我其實從來未到過劇場看演出,但過程中能夠跟其他師生合作,為八百位觀眾作期末公演的準備,一大班人默默合作,最後獲得全場掌聲,真的很高興。」也從此開始了他的戲劇生命。
 
其實除了導演舞台劇作,伊沃也曾為荷蘭藝術節當了八年演藝節目策劃,還導過一部電影和一部電視電影。「拍攝電影跟舞台劇很不一樣,拍電影的每一天都像首演日,拍完就成了;不像劇場作品可以演完一場,還可以在餘下的場次不斷修改及改善。此外,在電影世界內,導演是創作之神,完全掌握作品最後的面貌,甚至可以操控一個演員的生死(can break and make an actor)。」他還分享了一次有趣的經驗,「有一次,我拍完一個場景後感到很沮喪,覺得拍得很差;但當我開始剪接時,卻發現那竟然是整齣電影內最精彩的一場,彷彿可以把原來的垃圾變成一件美麗的東西。」
 
至於未來的製作計劃,伊沃除了提到他將會執導第二齣電影外,其他的就恕不能言。不過,收筆之時,剛得悉伊沃將改編義大利導演維斯康堤1943年的電影作品《沉淪》(Obsession),於明年四月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上演,男主角將會是英國著名演員祖.迪羅(Jude Law),相信到時定必一票難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作者介:資深藝評人、媒體製作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及「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主席。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專責推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

 
照片由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