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楊淑媛、張培節及石家灃浪漫經典三重奏》
文︰阿貓 | 上載日期︰2016年4月27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2/4/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是晚的音樂會《楊淑媛、張培節及石家灃浪漫經典三重奏》,為「大會堂樂萃系列」的節目之一。由楊淑媛(鋼琴)、石家灃(小提琴)及張培節(大提琴)演出了舒伯特的《降B大調第一鋼琴三重奏,D. 898》及德伏扎克的《E小調第四鋼琴三重奏,作品90,「悲歌」》。

 

舒伯特的《第一鋼琴三重奏》創作於1827年, 是他臨近離世前完成的一首作品。雖然舒伯特最後期的作品情感較為複雜,不乏百感交集的韻味。這首鋼琴三重奏是相對上較為輕快的作品,曲中卻聽不出一絲對人生將逝的不捨,彷彿是舒伯特在其音樂成就上的回顧及總結。全曲混合了不同的曲式及技巧,從曲式單方面來看,還背著古典時期的影子。第四樂章的迴旋曲式,令人聯想起莫扎特及貝多芬的影響。他的兩首鋼琴三重奏(D. 898及D. 929),有著約四十分鐘及五十分鐘之長。相對於當時的三重奏作品來說,算上是很大型的作品,在演奏上需花很大精力方能奏出曲中神髓。

 

是晚演奏中,小提琴每條弦的音色都過分突出,琴本身的音色未能好好融合,自當在合奏中也未能發揮出圓潤的聲音。整場的短促(staccato)伴奏音多用弓根,但弓壓過大,產生了不少粗糙音色,《三重奏》中的輕快跳脫也未能做出來。整晚的運弓也過分「咬弦」,令音色長期繃緊,自然少了份柔和。琴者可考慮減低弓壓,調校好弓毛的鬆緊度及控制其手腕力度。

 

小提琴及大提琴不乏unison 的樂段,惟需多加留意對方的音準。在抒情的第二樂章中,有著這兩樂器相互模仿的樂句,若果處理手法太不一樣,聽起來難免產生「各有各精彩」的局面。兩位樂手對樂句中的揉音處理,似乎未有好好溝通,無論是長度、幅度都各有千秋。樂句間的交流也欠奉。小提琴偶然以弓速來突出某些音,這技巧在巴洛克至古典時期較為常用,用在浪漫時期的作品未免格格不入。

 

第三樂章為詼諧曲,開首的發音過分短促及乾淨。餘音不足的情況下,未能有效營造出輕鬆的氛圍。第四樂章的附點短音在小提琴上音色同樣是過緊,鋼琴的三度打音(trill)樂段音色較為混濁,需再調校腳踏的處理。三連音的速度未見穩定,而且樂手之間的速度也有些微出入,以致曲中的高潮未能好好達到。

 

組合的整體聲響不算平衡,小提琴在第一把位的演奏在其他樂手強奏的時候幾乎聽不到。始終在劇院中演奏小型室樂,難收理想之效。鋼琴樂師也可考慮只開一半琴蓋,以免蓋過其他聲部。

 

德伏扎克的《E小調第四鋼琴三重奏,「悲歌」》,創作於1890至91年間,是他前往美國發展事業的前一年,全曲離不開濃厚的民族色彩。「悲歌」Dumka一詞沿自烏克蘭語的duma,有「意念、思想」之義。而音樂上的dumka屬敍事式的樂曲,是斯拉夫語區中流行的樂種。不少古典音樂作曲家看準這個富對比性的樂種,即便以此為作品的靈感及根據。這首「悲歌三重奏」的情感夾雜,速度常遊走於快慢之間,富強烈的對比。德伏扎克首三個三重奏作品都較為傳統,皆以四樂章的編制來譜寫。《第四鋼琴三重奏》則包含六個樂章,取而代之的是富民族色彩的Dumka ,貫穿全曲。而且整體上的調性不算有關連,就連第六樂章也沒有返回原調(e 小調)。這首變化多端的三重奏,在演繹上也很考樂師的功夫,及他們對樂曲背景的理解。

 

聲響上,下半場的演奏較上半場為平衡,此品多以rubato這種較自由的取向來演繹。對於是晚的演出組合來說,似乎更為適合。第二樂章民族風的樂句在小提琴繃緊的音色下,未能發揮出來。第三樂章鋼琴的單音性(monophonic)旋律需多加深度的處理,雖然看起來是條簡單及伴奏的旋律,但並不表示平鋪直敍的處理會有效。要將鋼琴上的單線條旋律如歌般的奏出,是功架上的一大考驗。第四樂章則為全晚演奏最到位的,進行曲式的行板,發音處理收放自如,長短得宜。漸快的樂段聽來也相當齊整,在快慢之間的對比也順利取得平衡。而第五樂章最後結尾的部份也終能演奏出爆發力。如果整晚演出都能保持在第四和第五樂章發揮的水平,必是另一番景象。

 

筆者並不執著演出者必需背譜演奏,樂譜純粹作為適量的提示,自是如虎添翼之舉。但是晚各樂手略嫌過分集中與眼前的樂譜交流,欠缺了合奏間的默契,難免給人「自己顧自己」的印象。小提琴手與譜架也有好一段隔離,以致翻譜動作不太順暢。琴譜以單薄的A4紙及膠圈釘裝而成,翻動時也製造了不必要的聲浪。如果演奏時必要視譜演奏,需多加留意紙張質素、釘裝及譜架距離等因素,盡量減少無謂的沙石。

 

總括來說,是晚的兩首曲目皆為相當有份量及內涵的作品。假若演出組合未能領會及奏出箇中精髓,以及未能有足夠的默契,恐怕令聽眾難以滿載而歸。無論演奏者合作時間是否充足,都應涉獵自己技術能駕馭、以及較擅長的曲目。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作曲家。於香港大學完成哲學碩士(主修作曲)及學士課程(主修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