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號 跟著藝評人找好吃的和好看的    文章類別
【專題】跟著藝評人找好吃的和好看的
可貴的手工自製,劇場與美食皆然
文:楊美英

在台南看表演前後,做些什麼?能去哪兒呢?
 
不難想像,如果是三五同好走出劇場能有個地方坐下來,讓大夥兒暢快發表看法或是抒情感言,無論是言辭的交鋒、或是心智的交流,都理當是痛快的。
 
這件事情在台南,不同時代有不同選擇。在1990年代,台灣小劇場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以成功大學的「鳳凰樹劇場」為例,有段時間迎來了許多現代劇場的活躍動態,譬如在地的「那個劇團」獨具眼光的利用其戶外階梯空間,讓觀眾在春末黃昏,親近融入了樹搖鳥鳴的《暗戀桃花源》,「台南人劇團」前身時期重要作品《鳳凰花開了》曾於1994年入內搬演了一個府城家族的時代變遷,其他還有來自台北的鴻鴻導演的《課堂驚魂》、「臨界點劇象錄」的《白水》等。
 
記得那時候,那個地方是一窩蜂的流行古樸茶房。一次在成大附近的茶棧,每人花個少許銅板便可聊到盡興,也成就了南北劇場人在演出謝幕後聚會交流之處。《白水》的演員之一溫吉興,於茶香氤氳之際,大大感慨南北物價差距大,動念南遷,離開生活大不易的台北都會,以便能更自在的生活作戲。倏忽廿年晃逝,溫吉興還在台北,創辦了「小劇場學校」,繼續奮鬥。
 
除了看戲說戲,像開山路上的「竹屋」,營業三十年餘,天黑才開賣,人稱「臉盆火鍋」,是當時許多劇場人聚餐慶功宴的所在,聽說就連台北南下巡演的「屏風表演班」也喜歡去。印象中,有一回從文化中心看完戲出了劇場,後來騎車經過那一排燈火明亮的騎樓,竟似瞅見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李國修老師,好是驚喜!爾今斯人已遠,倍感滄桑。
 

               

手工窯烤                                         肉燥飯

 
回首過去三十年光陰,台南的表演藝術生態持續演變,特別是我較熟悉的戲劇、舞蹈領域,雖說數量上遠不如都會台北,但是在傳統與前衛之間的衝撞、實驗,可說各有千秋,同時,表現在空間的選擇上,形成近年蓬勃發展的「特定場域表演」(site-specific performance),越來越多的替代空間都成了觀眾欣賞表演的所在;不過,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仍是優良的官方表演空間,其規格更是國內少見可與國家戲劇院相比擬的鏡框式舞台,再附加黑盒子形制的原生劇場,可說是大台南地區藝文愛好人士經常必至之處。
 
假設偕伴看表演之前想在附近約會,優雅從容地享用大餐美味,那麼文化中心對面、巴克禮公園旁住宅區內的PIZZA STYLE、富山日本料理、慈香庭素食港式飲茶……都是可考慮的名單。中文店名「比薩斜塔」的PIZZA STYLE,以手工窯烤比薩為招牌,餅皮薄脆、餡料鮮美,尤其幾款比薩的命名便頗富藝術逸趣,瞧:「松阪豬華爾滋」豈不可愛!「蒜鯷嗆辣煙花女」更是讓人產生冶豔辛辣的戲劇角色遐想……鹹香口感滿足之後,再搭配自製甜點,好似看完了一場好戲,在形式與長度剛好適合的謝幕之後離場,不僅餘韻猶存,還略增風味。
 
但從個人經驗而言,大多時候看戲之前總是忙著許多事情,在生活急速滾動的輪軸之下想要抽身,往往來不及果腹就得把自己匆匆丟進劇場觀眾席。等到演出謝幕了,才開始盤算可以去哪兒餵飽自己承載心靈的肉身食慾。
 
以台南文化中心為例,鄰近且物美價廉者有崇明路上的黃氏豬心、中華東路崇德路口四五家比麟成群的銘記筒仔米糕排骨酥湯、當歸鴨肉麵線豬血湯麻油雞飯、牛肉湯豬肝湯豬腳湯、擔仔麵燙青菜等等等,都開店營生二三十年以上了,環境看似骯髒但簡單好吃,也適合出了劇場迅速轉戰五臟廟與交換看戲意見。在東門路上的「炒鱔魚專家」,是稍遠的目標,一樣是台南庶民生活代表美食選項,佝僂著揮汗動鏟的老師傅手藝,肯定值得等候。或者,大家只想喝杯深夜茶飲,可移駕府連、長榮路口的「辰星」,自家手工烘焙咖啡,風格家常自在。如果是週六日下午,在裕豐街小巷內的「醉仙閣」,百年前府城三大酒樓第四代子孫現烤的各式甜點,細緻精美、美不勝收。
 
隨著前述近年台南的表演空間越來越多樣化,可說城市成了無所不在的舞台,包括民權路上的公會堂、柳屋、B.B. Art畫廊、和府前路南門路一帶的愛國婦人館、大南門城,十年來先後有戲劇、舞蹈,從定點表演到線性移動的模式均發生過,如:2003、2005年那個劇團導演吳幸秋、「稻草人舞團」編舞羅文瑾一樣看中大南門城,先後推出台語版的希臘悲劇《孽女—安蒂崗妮》、遊走式舞蹈演出《府城舞蹈風情畫—南門城事件》;筆者2009年編導的《竹行.蟬》,安排序場於吳園水榭旁,再將觀眾領入拱廊地下室。
 
那麼觀演前後可去的地域也更廣了,中西區經常成為交通中點的交集,再要有基本水平,最好還能高聲濶談、不怕吵人,像民族路「姚記燒鳥」、國華街「曉璘海產燒烤」、西門路上從沙陶宮廟口搬到中正路另一邊的「廟前海產」,都有碳烤和熱炒,滋味濃郁,尤其是「廟前」老阿嬤手做的苦瓜封、高麗菜捲,讓一鍋的關東煮多了獨特的「古早味」(編按:台灣俚語,即有傳統風味),至今已傳到第三代當廚。又如,安身於民生路金華路口騎樓的阿丁擔仔麵,每天晚上裝台、翌日清晨拆台,有如劇場演出作業的每日縮時攝影一般,每每讓我對上桌香噴噴的麵湯格外感覺親切又辛苦。
 
  
筒仔米糕排骨酥湯                              台南廟前的新鮮食材                            牆上菜單
 
  
關東煮
 
這林林總總一一歷數,不只想讓人垂涎三尺,還可發現上述美味各有不同「路數」之外,大致都是手工限量、現點現做——對我來說,如此美食才合乎一個劇場工作者長期浸淫的劇場創作精神!
 
 
作者簡介:資深劇場創作與藝術評論;那個劇團藝術總監(2004-);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台南市社區大學講師(2003-)、台新藝術獎觀察提名委員暨決審、文化部分級扶植團隊評鑑委員、澳門藝術節駐節評論人(2015)、臺南藝術節駐節評論人(2016)。著作出版《筆記光影:楊美英戲劇論述集》、《城市散步美味劇場:悠遊府城33帖》
 
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