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號 你有制度我有態度:藝術家的香港生存之道    文章類別
【演藝人誌】
為作品尋找在當下演出的意義──記與海格.托瑞森的一次午餐閒聊
文:陳國慧

有一個以往在香港經常被忽略,但在西方現代劇場卻甚至是能與導演、編劇鼎足而立的劇場崗位:劇場指導(Dramaturg),在這兩個月成了本地相當熱門的討論關鍵詞。本地劇團鮮有開設這個部門或崗位,目前只有「香港話劇團」和「一條褲製作」有比較明顯的工作編制,前者是香港旗艦劇團,重視創作過程中的研究與發展是重要的示範,後者的創作方向以「記錄劇場」為核心,當中牽涉到大量對議題的分析、梳理與研探,亦需要與不同的對象進行深入的資料收集;其他則是劇團如「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浪人劇場」的個別製作,會邀請合適者擔任這個崗位。

 

然而在香港這個講求製作多快好省的城市,即使是大規模劇團亦沒有專屬劇院可以長期上演製作,而主辦者又主要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這個以照顧市民身心康樂為先的政府部門為主,一個製作的時間與空間決定了它到底需要有多少深度的探索,這包括是在想像力、創意、形式、美學、表演等各方面的追求,而如果劇場指導這個崗位看來不過是輔助前期創作和為創作提供建議的角色,那麼這又的確好像「可有可無」。事實上,早前來港主持於香港話劇團排練室舉行的「西九文化區國際劇場工作坊節:約恩.福瑟(Jon Fosse)劇作剖析」的挪威劇場指導海格.托瑞森(Hege Randi Torrensen),亦沒有否認這兩個主要功能,她在目前工作的奧斯陸國家劇院,與其他三位劇場指導組成的劇場文學部,其主要工作就是按照各指導不同的研究專長,為劇院的導演和不同製作擔任顧問,同時亦要閱讀大量來自不同地方的劇作,為劇院的劇季構成和策劃引介不同作品,亦要處理作品的版權問題。

 

海格和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經理潘璧雲與筆者合照

 

她舉了一個很具體的例子,就是她所工作的劇院將要上演莎士比亞的作品《暴風雨》,雖然一般來說每個製作的周期大約是八個星期,但在製作的前期有很多準備的工作要進行,其中一個要思考的問題,就是為劇作在這當下演繹尋找其意義,不論是有關時代、議題的或有關社會和人文的探索,相關脈絡(Context)的考慮是劇場指導很重要的工作。這種說法,與亦是在這個工作坊節期間來港的德國劇場指導克里斯托夫.萊普奇(Christoph Lepschy)教授的不謀而合。海格說這是一個合家歡的製作,主要的對象是年輕人,但亦同時要照顧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因此「要決定和思考為何要在今天做這個作品」。

 

她在研探後,與團隊決定把現在年輕人沉迷在虛擬電腦世界的場景置入製作中,為《暴風雨》的戲劇設定加入了當代元素,亦在劇場空間方面製造了很多想像的可能性。這些脈絡化的處理令作品更貼近觀眾,亦發掘了作品的時代意義。因此,正如中國資深劇評人與劇場指導林克歡所言,劇場指導除了要擁有大量劇場、文學甚至是哲學的知識外,亦要對劇場製作的實際操作與美學實踐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了解,才能為製作提供合適而有效的建議。於慕尼黑大學修讀劇場與文學碩士、自1998年起在奧斯陸國家劇院擔任劇場指導的海格,她過去大量累積的劇場經驗,都是在就學時透過無酬參與當地不同劇團的製作而獲得。她說在正式修讀劇場構作的課程前,曾經在馬戲團參與演出,而熱愛動物的她本來亦想過唸獸醫,後來與劇場文學結緣,便在課餘時主動去信劇團自薦參與製作,擔任如導演助理等不同崗位。

 

Left
Right

 

她說這種自薦無酬參與製作的方式,在歐洲是很普遍的一種累積劇場經驗、學習不同劇場知識的途徑,她強調每次參與都不甘於只擔任觀察者的角色,只當觀察者對她來說太沒有趣味了,她要的是實際經驗。這亦因此促成她後來加入奧斯陸國家劇院的契機,當時劇院甚至是要創造這個工作崗位來讓她加入。多年來海格參與超過百個劇場製作,亦為「國際易卜生戲劇節」(Ibsen International)擔任劇場指導,亦參與了其「新文本.新舞台」(New Texts, New Stage)的劇場指導工作,與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非洲、意大利等的新進編劇一同為原創文本進行研究與創作。在她如此輕描淡寫地道來工作的重點時,其實背後是她對劇場的熱愛與投入,這與她向我展示其愛犬的熱情如出一轍。

 

作者簡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

 

照片提供:香港話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