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五月的梅子》
文︰梁秀珍 | 上載日期︰2015年10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攝影:Wing Hei
節目︰五月的梅子 »
主辦︰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20/9/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五月的梅子》是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新戲匠系列的入選作品。故事敍述一位文學系的畢業生,剛離開校園,走進社會所遇到的衝擊。這個題材清新,引起我對青春日子的回想,久違了的大學校園又忽然那麼接近。大學畢業的確是人生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這齣劇用了青澀的梅子比喻身處其中的小女孩,的確是很有心思,很是點題,彷佛讓觀眾呼吸到陣陣的梅子清新香氣,再次回去疑惑、彷徨的年代。

 

熱愛文字的May,大學畢業後,被母親介紹她到一家雜誌社工作,表面上是個很為May設想的安排,但她的採訪文章的寫法被上司Daisy批評為沒有力量,不夠煽情,不能迎合市場的需求;同時,總編輯CK卻讚賞她:建議保持她的有個性的寫作風格,May身處在兩人的不斷爭論中,無所適從。Daisy和總編的多場對手戲,描述得太具體,喋喋不休,有一點咄咄逼人,跟整個戲清新的調子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說是有點破壞氣氛。如果可以用些比較抽象的手法處理,比如多些利用沉默加背景音樂或用燈光效果,相信會更能讓觀眾感受May的內心世界,和她一起流連在疑惑、矛盾的意境中,更能呼應五月青澀梅子主題。

 

May的性格是模糊又矛盾的,第一幕她留口信告訴母親放棄報讀碩士學位時,語氣十分堅定,她隨後對著玩偶唱歌仍表現很悠然自得,她已經報名參加去懇丁旅行,—切來得有計劃,信心十足,沒有半點前路茫茫的表現,反之,在雜誌社工作了一段小時間,衝擊就頗大,引起不確和疑惑,最後,她決定立志去追求她的夢想。May在劇中的表現的可以更加強化,更多演譯每個階段的不同的心境,更多表達她模糊又矛盾的感受。

 

劇間穿揷著—位流浪漢的出現,這人疑是May爸爸,十歲已經離開她,留給她的是—個玩具望遠鏡和對天上星星盼望。May 有否曾用過那個玩具望遠鏡去仰望星空,築她的夢?築的又是個甚麼的夢呢?這一段很夢幻,帶著觀眾去探索May的理想,有飄然的感覺。但不明白為甚麼要跟訪問過的露宿者拉上關係?流浪漢給人的感覺是浪漫的,是追求著理想的;然而,露宿者則是生活迫人,無家可歸,他們露宿的生活方式,應該不是他們的理想吧!

 

也説一下佈景。舞台的正後方放了棵大樹,既然講的是五月的梅子想該是梅子樹,但又不像梅子樹,比較像榕樹。與其叫觀眾作無為的猜想,就先問一下有需要放置這棵樹嗎?大樹佔用的空間大,不能襯托出期望中五月梅子軽柔及飄逸的氛圍。我幻想的舞台是空空的、沒有大樹,有更多空間給演員走動,去回應人是多渺小,i am nobody的調子。多些利用燈光效果,幫助反映May的心境,可能變化會多些,也許更浪漫。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梁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