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號 個人的文化史:我的書寫經驗    文章類別
【劇場外望】
反映當下 . PQ2015 .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文:徐碩朋

在動筆分享今夏於捷克首都舉行過的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簡稱PQ)之前,很想先談談甚麼是劇場設計。每當被人問及「劇場設計是甚麼」的時候,總會想起著名美藉華裔舞台設計師李名覺先生在一個對談錄中的說話:

「劇場生息如人間,老舊的凋零,新的藝術也在同時誕生,它反映著最當下的社會脈動。劇場的優點,在於人與人面對面,人與表演面對面,人與重要議題面對面,這種感動能持續到隔天早晨。」[1]


很多人以為,劇場設計只是一種存在於劇本之內、局限於演出時空之間的東西,但事實又不盡然。有時,劇場設計可以影響深遠,牽連甚廣!小小場景當中所盛載的意念與想法,配合台上演出者與空間聲效光影的互動,往往連繫著社會最當下的思潮與脈搏,不知不覺引發更廣域的想像與更豐富的內涵,令人感動。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模式,以實驗性的思維,去構思演出空間的意念,可以令劇場與觀眾、空間與人、真相與假像、時代與歷史產生更多層次的互動,讓每一個演出都仿似濃縮了的時代實驗場域。

若以此角度來窺看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這個作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舞台美學展覽,PQ從來都在匯聚與探索世界各國劇場的最新發展,以前瞻性的視野,展示此時此刻,不同地方的藝術家如何以劇場回應時代。單從這個展覽名稱的轉變過程,我們就能夠引證PQ是如何時刻反映全球劇場設計觀念的演變。

在2007年以前,PQ以「劇場視覺設計和劇場建築展」(Prague Quadrennial Exhibition of Scenography and Theatre Architecture)一詞來為這個展覽命名。但隨著世界上對「劇場」定義的演變,自2011年始,展覽已改名為「演出設計與空間」(Prague Quadrennial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觀念上,「劇場」不再局限於實體與典型的劇院之內,「演出」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生」。放之於展示手法,PQ亦不再以傳統的方式,即忠實地以舞台設計模型「再呈現」展示為主流,反而重視以更多混合媒介的方式,例如特定場域裝置、設計的「再構成」過程、現場「演出」一個設計意念等等來試圖重新創作於劇場內的想法,令劇場設計本身,也發展成一種獨特而可堪玩味的藝術形態。

自1967年起,PQ每屆也會為展覽擬定一個主題,而本屆PQ2015的題目是:「分享空間:音樂、天氣、政治」(SharedSpace: Music, Weather, Politics)。誠如本屆PQ的藝術總監Sodja Lotker所言:「劇場是一個回應周遭社會實況的公共空間。它亦連繫視覺設計、倫理與自然,而這些已超越劇場本身」[2]或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國家展館的設計,了解一下各國的策展人和劇場設計師,如何以實驗性的劇場裝置,與本屆的主題對話。

 

    

Unified Estonia(攝影:徐碩朋)

 

本屆最觸目的愛沙尼亞國家館,以劇團「Theatre NO99」近日在本國以至歐洲大陸引起極大迴響的「Unified Estonia」虛擬政黨行動計畫作藍本,將布拉格的展館佈置成政黨的選舉辦公室一樣。辦公室主要張貼了數張由劇團演員扮演的政治宣傳海報,並放置了一部大屏幕,播放他們預先製作了有關講解「政治與劇場」、「如何在舞台獲得權力」等等的錄像。這個嘗試以劇場行為介入社會與政治的製作設計,獲得了大會頒發最佳展館金馬車獎(Golden Triga for the Best Exposition)殊榮。

 

    

MovingLab.be(攝影:徐碩朋)


有別於愛沙尼亞館所探索的宏觀式政黨政治與人民關係,比利時展館的「流動實驗室」(MovingLab.be),則企圖以「平等與統一地重現一系列劇場設計」作為一個「微觀政治手段」,揀選了2012至2014期間的九個比利時劇場演出重新整合,將演出模型全部放置在一條運行中的輸送帶之上,配以頂部的投影機的光影投射,將所有演出設計以整體與一致的手法,再創作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流動景觀。此設計最後奪得大會最佳展覽設計金獎(Gold Medal PQ 2015 for the Best Exhibition Design)。

 

Netherland Holandsko(取自PQ Official Website)

 

至於荷蘭館的「真實之間:鬥爭、逃離、躲避、談判或屈服」(Between Realities: Fight, Flee, Shelter, Negotiate or Surrender),則將展區設計成新聞發報中心一樣,場館架設了多部打印機和電腦,並在牆上張貼文字與圖像,即時紀錄荷蘭館的設計師每天在布拉格舊城中心區就著「可持續發展」、「主題樂園化」等等議題綵訪的「即時新聞」,以劇場行為即時呼應、探討和紀錄這個城市的狀態。這個帶有人民關懷精神的意念為荷蘭團隊贏得展覽策展概念金獎(Gold Medal PQ 2015 for Curatorial Concept of an Exhibition)。

 

    

Post-Apocalypsis(攝影:徐碩朋)

 

並不是每個展館都單一地只聚焦政治與社會議題,波蘭展館的設計「後-啟示錄」(Post-Apocalypsis)則以聲音作出發點來切入社會、環境與地球生態問題。意念以貧窮劇場(Poor Theatre)大師葛羅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生平的最後一個製作《啟示錄變相》(Apocalypsis cum figuris, 1968)演變而成。展館主要以樹幹裝置及骨傳導擴音器(Audio Bone Conductor)組成,以聲音、裝置及影像呈現一個「後人類中心說」(Post-anthropocentric)的全球化網絡觀念,觀眾透過觀看顯示屏幕所展示的這個「後-啟示錄」世界,以額頭觸碰聲音傳導裝置,以自身的「存在」,感應與樹幹所相連的世界脈搏,繼而產生互動,連成一體。此設計以後現代意念所營造的「人類、聲音、自然與環境關係」的獨創性,贏得了PQ15音響設計金獎(Gold Medal PQ 2015 for Sound Design)。

 

    

Sound Vivaldi perform(取自PQ Official Website)

 

另一個以聲效作出發點的,有芬蘭展館的「天氣監測站. 舞台音響」(WEATHER STATION. Stagingsound)。此展館由兩個聲音實驗裝置和兩個聲音紀錄作品組成。其中,裝置設計「(盒子內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IN A BOX〕)分為展覽及演出兩部份,展覽部份展示了一些受天氣侵蝕了的樂器,而演出部份則在布拉格的一個公共空間(Uhelny Square)放置了一個由貨櫃改裝而成的演出空間,音樂人和音響設計師在這個密封的「展覽貨櫃」演奏韋華第的《四季》協奏曲之際,貨櫃內的「微天氣」會不斷變化,觀眾在觀看著雨、雪、熱氣、狂風等的視覺效果的同時,亦聽得到音樂在不同「天氣」之下的即時變化。另一裝置「溶點」(MELTING POINT)則藉著水聽器(Hydrophone)及擴音器,紀錄由裝置頂部懸掛著的冰塊溶掉滴下的聲音與節奏,以聲效展現水的循環過程。此兩裝置加上其餘兩個聲音紀錄作品,整體奪得了PQ15演出設計媒體應用金獎(Gold Medal PQ 2015 for Use of Media in Performance Design)。

值得一提的是,前文提及本屆的主題「分享空間:音樂、天氣、政治」。作為設定主題的PQ大會本身,也在籌備期間經歷了一個有關「政治」與「分享空間」的事件。事緣,PQ大會在籌備本屆展覽期間,經歷了總統的更替,原本上一任政府承諾借出總統辦公室所在的著名布拉格城堡區作綜合展覽場地的計劃,未能得到新一任總統首肯延續下去。結果大會以十分有限的時間,重新構思整個展覽策劃的方向。最終,大會決定首次將所有展館化整為零,以舊城區為中心點,將展區散落在布拉格三十五個較小的展覽或演出空間之內。此決定亦令到整個觀賞經驗跟以往大相徑庭。觀展者將不再集中在一個主要展場,而是遊走於舊城古蹟之間。

塞翁失馬,正因為各展區分散於舊城區的古蹟之內,大會遂順理成章,提出進一步的策展方向,鼓勵各國的策展人與劇場設計師,以各自所選的布拉格舊城建築展場的古蹟空間作切入點,構想一個能夠連繫各自城市演出空間的裝置,藉此引發跨城市、多重空間的劇場對話,將原本的限制,轉化為更有意義的願景。政治、空間、城市與劇場,在本屆獨特的際遇與氛圍底下,交織成意念與思辯的全球化動態聯網,在PQ的裡裡外外,收蓄成亦虛亦實的張力。

 

Left
Right


帶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展館設計其實還有不少,例如加泰隆尼亞館以投影與轉動模型配合的「Catalan Ways」,英國展館以多部投影機創作成無縫拼合舞台影像的「Make/Believe」,西班牙館以投影配合觀眾參與,探討死亡的裝置「Muérete」,還有匈牙利館以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為創作懸念的「Donor for Prometheus」,都是可堪玩味的空間體驗,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描述。

縱然以整體來說,本屆布拉格四年展分散展區的設計,令各個展館的協同效應大為減少。而相較以往,今屆狹小的展覽空間亦似乎令部份策展人無所適從。但只要嘗試易地而處,代入本屆大會的構思歷程,以及以設計意念回應政治、社會狀況的方法,還是值得予以認同的。

 

[1] 節錄自《劇場名朝——當代大師李名覺的舞台設計美學》(The Designs of MING CHO LEE)台灣:原點出版,頁173。
 

[2] “Theater is a social space, which reacts to what is happening in its surroundings. It also links scenography with aesthetics, ethics and nature: All these things are larger than the theater.”

 


作者簡介:過去十多年,曾為百多個戲劇、舞蹈、歌劇及音樂劇等製作擔任舞台設計,近期主要舞台設計作品包括香港話劇團《盲女驚魂》、《紅》(首演及重演)、7A班戲劇組《上一輩子的情人》、影畫戲《報案人》、演戲家族《一屋寶貝》最終回及糊塗戲班《笑之大學》(2014版)等。徐氏作品分別於1999年及2007年獲選代表香港參與捷克布拉格舞台設計四年展。2012年憑《紅》(首演)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佈景設計。現為自由身展覽設計、舞台佈景及服裝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