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的瑰藝——格魯吉亞國家舞蹈團
文︰蔡嘉雯 | 上載日期︰2015年12月28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格魯吉亞國家舞蹈團 »
地點︰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日期︰23/10/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格魯吉亞國家舞蹈團由Sukhishvili和Ramishvili在1945年創辦,結合傳統民俗舞蹈和當代舞蹈,至今的總監已為第三代傳人。舞蹈團曾於2009年絲綢之路藝術節亮相香港舞台,當時已令過半場觀眾起立鼓掌,今次在「瑰藝十載」載譽歸來,仍然令觀眾熱血沸騰,喝采鼓掌不斷。

 

文化融和舞蹈

 

筆者在今年春天曾到訪格魯吉亞,當地人坦承格魯吉亞歷史上戰爭連年,男士們需要隨時候命保家衛國。而格魯吉亞人給人的印象是真誠、有氣度、不拘小節、愛喝酒、重愛情和友情,有點像北方和蒙古人追崇的「英雄好漢」形象,鮮明的民族形象深刻地反映在舞蹈團的編舞裡。在格魯吉亞舞蹈團的編舞中,男舞者和女舞者的角色鮮明:男性英勇、快速剛勁,女性温柔美麗,時而神聖時而野性,是尊貴和渴望的象徵。

 

對不少觀眾來說,單是看舞蹈團的高超技術已值回票價。誠然,他們的技術固然已無可挑剔,不論是男舞者快速腿部動作、膝蓋舞,男女舞者不著痕跡的腳尖碎步,還是技驚四座的跪地旋轉和獨門的匕首舞蹈,總能贏到不少由衷的掌聲。然而,技術終究是技術,若編舞未能配合,只會淪為雜耍的大雜燴。格魯吉亞國家舞蹈團能享譽國際的原因,相信是編舞家能在舞蹈表演中表現格魯吉亞的文化特色,並在過程中糅合傳統與當代舞蹈技巧,並讓舞者展現其超凡技藝。好像多場以武打為主軸的舞蹈皆突顯男性的團結,男舞者相聚一起時而對付敵軍,時而友好聚會,繼而是舞者之間互相比試技術,比試膽色勇氣,不少高超技術也是圍繞這主題展現,好像跪地旋轉,雖然吉卜賽的舞蹈也有類似的技術,但格魯吉亞舞蹈團將之結合在打鬥和匕首舞裡,表現格魯吉亞人武鬥時的敏捷、迅速和精準,成功地結合技術、動作美感和舞蹈表演內容。

 

從高加索走進現代

 

格魯吉亞舞蹈團的表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編舞者糅合了傳統格魯吉亞舞蹈和現代舞蹈。若說舞蹈團傳統舞蹈以精湛技術極力搏取台下鼓掌喝采,他們的當代元素正好為觀眾提供感官刺激,那種懾人的強烈對比讓這個高加索國度更加夢幻醉人。

 

數場具現代感的作品皆用上強烈而艷麗的燈光,舞蹈簡約而概念性,編舞者往往能運用簡單的意念和民俗元素編製出甚有張力的表演,例如在《納尼娜》(搖籃曲之舞)裡,編舞者突顯格魯吉亞女舞者的腳尖碎步,穿着傳統長裙的女舞者漫不經心地在舞台上朝弧形地「飄移」,模仿搖籃曲的搖曳。至於舞蹈團的招牌作《薩麥阿》(女皇畫像之舞)是根據曾令格魯吉亞在中世紀顯赫一時的塔瑪女皇(Queen of Tamar)之畫像所編,塔瑪女皇既温柔美麗又能幹堅強,既是賢母亦是帶領國家富強的強人。三位飾演女皇的女舞者由「三位一體」的畫像開始,她們拿着洋燭緩慢地旋轉,繼而分散在不同角落,配合視覺上三人的交差重疊製造幻覺,最後再讓她們重新結合回到畫架之上。舞者簡單的動作舞步已盡顯女皇的高貴,還有藉三人分飾一角塑造幻影與迷離的氣氛。而《森地》(婚禮之舞)更是通過男黑女白的禮服,由一雙一對的新人開始,雙方交替排列,不同的組合猶如萬花筒般構成一幅幅整齊對稱的圖案。

 

不獨是現代舞蹈概念,舞蹈團將現代舞元素和自身舞蹈風格結合。《霍魯米》和《薩馬尼》糅合傳統軍人舞及現代舞元素,及後在火紅的燈光下二十多位舞者一字排開的列陣已成為舞蹈團的標記。至於《傑蘭尼》(狩獵舞)裡數位男舞者化身為獵人,追逐象徵靈羊的綠衣女舞者,在阿拉伯曲風的音樂下,女舞者以靈活自由的現代舞元素和阿拉伯風的舞姿遊走於獵人之間,突顯女性和靈羊合體的誘人體態,和難以捕捉的難馴野性。類似的還有《卡拉塞克利》(城市工匠之舞),舞台漆黑幽暗,十多位男舞者手持洋燭,以他們的英姿吸引一位紅衣女神,女舞者在夢境中遊走在工匠們之間。

 

舞蹈——文化之傳承

 

不少人將格魯吉亞舞蹈團的演出與俄羅斯舞蹈相提並論,兩者固然有相似之處,但深入了解舞蹈裡的深層意涵,觀眾會發現舞蹈體現的文化相當「格魯吉亞」:民族女神塔瑪女皇、保家衛國的精神、山區生活等。格魯吉亞舞蹈團創立於二戰後,能夠想像在蘇聯時期,不少地區內只有民俗藝術才能倖存,對於一個在歷史上常被侵擾的山區小國而言影響更甚,可貴的是舞蹈家運用純熟的技巧將民族歷史文化底蘊盡數表現出來。一個民族值得驕傲的地方未必是有多少文化讓歷史承載,而是她的人民從文化中如何找到身分和歸屬。格魯吉亞國家舞蹈團令人敬佩的地方是他們如何深深抓緊歷史,結合舞蹈技巧透徹地表現於人前,忠於自己民族的身分,而且與時並進,讓藝術文化生生不息地流傳。

 

全場表演有不少令人難忘的場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倒是場地的局限,荃灣大會堂的舞台偏小,數十位舞者在台上顯得有點擠迫,邊旁的舞者已幾乎被「迫」進後台,燈光運用也似乎沒有過往演出時的艷麗,不知是否與場地的技術有關。作為觀眾,期待這隊數十人大軍十載、二十載後能重臨,看看格魯吉亞舞蹈的新發展。

 

─────────────────────────────────────────────────────────────

 

評語:

 

胡銘堯文章很有可讀性,而且作者分析編舞的角色,再加上討論整齣舞蹈的佈局,令整篇文章甚為完整。唯一我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是整篇文章論點的推演:全篇三大段落,文理上是逐步推進,但讀上去卻像三個似有關連,但又不是一層一層推進的論述。其實作者文章的內容甚為豐富,而且見解獨到,如果能在推演上再花時間,最後敲出筆者認為最為珍貴的主軸(是「能在舞蹈表演中表現格魯吉亞的文化特色」重要,還是「在過程中糅合傳統與當代舞蹈技巧」重要?),則文章更見尖銳。

 

游慧姿內容完整,文筆流暢。討論民族舞蹈演出之時能顧及格魯吉亞的歷史及文化脈絡,實在難得。

 

(聞一浩)作者能夠理出團來港演出的歷史,亦能從文化歷史角度剖析舞蹈特色的由來,對於舞蹈編排也能夠提出一定的觀點,難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音樂學博士,著有《西方音樂簡史:一齣歷史的戲劇》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