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滿載本土情的小故事:評《西線無戰事:一戰華工版》
文︰羅斌惠 | 上載日期︰2015年7月8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照片提供:法國五月
主辦︰法國五月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日期︰19/6/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在過去的一年,社會上發生了不同的事件,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好像變得疏遠。乍看《西邊無戰事:一戰華工版》這名字,好像跟本文的第一句不著邊際、沒有關係,然而此劇講的便是那份人與人間最基本的連繫。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去描述這部作品,「娓娓道來」應該是最貼切不過。

 

此劇故事並不複雜,聽起來有點像參觀歷史博物館。它由一名法國男子的尋根旅程出發,來到香港,找到風光不再的街道,遇上結業小攤檔的老闆娘,展開本劇的主線——一段關於李大文的故事。李大文是一位由香港運往法國的外勞,意外地遇上一名法國女子,並相愛起來。另一方面卻因為英資公司的嚴苛制度與不公對待,引發出李大文與法國女人之愛情,及華工與英資公司之關係上的矛盾。此劇劇情結構工整,全劇焦點在李大文身上,但情節上有一些細節沒有被清楚交待——為什麼法國男子要到香港尋根?老闆娘的店舖為甚麼會有這麼多關於華工年代的資料?倘若法國男子跟老闆娘這兩名角色的故事能多加著墨,不但使故事內容更豐富,他們亦不會只局限於當旁觀者。

 

至於畫面處理上,不難看到導演花的心思。劇作開首時,負責現場音樂的二人組唱了一首充滿本土情懷的流行曲,調節觀眾的心情與思維。舞台被切割成三層,前台是現場音樂演奏的部分、舞台中央是演員的主要演區、舞台後方則多用作表示回憶與思念,這種方式能營造出一種層層遞進的電影感。說起電影感,導演的群眾調度亦令畫面生色不少,如劇作的後段,華工們團結起來,「起義」反抗英資公司,導演採用慢動作的演繹,令觀眾仿如真的看見子彈橫飛的境況。李大文獨自撐著輕舟的一幕令人記憶猶新,只見他嘴裡唱著蒼涼的曲調,再配以藍色的燈光,更能表達那一份倍感寂寞的陣陣鄉愁。

 

除了畫面豐富外,導演亦於劇中安排了不同的象徵物,從無形的語言到有形的面具及龍。語言方面,此劇用上了粵語、普通話、英文和法文四種語言,有趣的是跟平日在劇場裡看外語劇不同,此劇沒有字幕機作翻譯,反而能夠令觀眾因聽不懂法文段落,代入華工在異地語言不通的處境。從演員戴上面具走到台上的一刻開始,演員本身是怎樣,於觀眾而言已不再重要,但從演員的姿態及放大了的動作中,觀眾依然能夠分辨出是那位角色。導演對語言與面具的運用,均有效帶出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是能超越種族外表和語言上的限制。另一個意象是龍,在中國人傳統思想中,華人就是龍的傳人,在這個尋根的故事裡,龍正正代表著根,演員們以別開生面的舞龍來呈現這條根。此劇的結局是李大文在抗爭中因被子彈射中而死去,演員們再一次舞龍,讓龍「親吻」李大文,恍惚是人死了就會回到「根源」,在「根源」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雖然劇作講的是一戰時期的華工故事,然而在2015年的香港上演,一點不合時宜的感覺也沒有,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正是現今香港缺失的。相信香港人若能找回缺失的聯繫,真心願意打開心扉,嘗試聆聽與回應對方,社會上則不用如劇中結尾因為抗爭衝突,而導致流血收場。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