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大家的廣東音樂
文︰朱振威 | 上載日期︰2015年6月29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音樂會設計主持:趙國良
節目︰心靈旅行 »
主辦︰香港中樂團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廣東音樂,對香港的音樂文化以至整個香港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若以香港為視點審視中國音樂,廣東音樂正是香港與大中華文化的重要連結(香港人口中的「中樂」曾是廣東音樂的代名詞)。我們若要發掘本土音樂文化,廣東音樂正是我們的重要鑰匙。

 

兼收並蓄有容乃大

 

廣東音樂,顧名思義就是流傳於廣東一帶的器樂合奏流派。廣東音樂雛型成於清末,據研究當時已有一些器樂曲出現,或為當地民間小調,或為戲曲中的過場音樂,也有從外省傳入的曲目。可以說,廣東音樂是一種一邊在本土蘊釀,一邊吸納其它地方音樂發展而成。

 

到二十世紀初,廣東音樂之樂器組合漸漸定型為以二弦、提琴、三弦、月琴、簫五種樂器為主奏樂器並輔以敲擊的固定形式,稱為「五架頭」。這種組合源於粵劇的伴奏形式,由於整體聲音高亢嘹亮,俗稱為「硬弓組合」或「硬嘢」。

 

到了1926年,上海長大的廣東人呂文成將二胡改良成為高胡(或稱粵胡),加上揚琴及秦琴,革新了廣東音樂合奏形式,自始廣東音樂開始了這種稱為「三件頭」的表演形式。後來音樂家又在「三件頭」之上加入洞簫、椰胡等樂器,成為了與舊式「硬弓組合」相對的「軟弓組合」。其後更加入了小提琴(梵鈴)、色士風、結他、木琴等西式樂器,使廣東音樂的表演形式更見豐富——可以見到,廣東音樂家不單止對外省音樂來者不拒,連外國音樂也一樣兼收並蓄,如此海納百川,吸受各地音樂養份,教廣東音樂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能快速發展出其獨特的合奏風格。

 

小曲:從戲曲到流行曲

 

廣東音樂的一大特色,是曲目都是短小精悍,易於欣賞,這與其源流有關。從一開始,廣東音樂就跟粵劇及說唱音樂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很多早期的廣東音樂曲目,都是來自粵劇的伴奏或是過場音樂,更不用提那些樂人自娛時,從民間小調順手拈來的小調,因此廣東音樂少見長篇鉅構,而以小曲為主。

 

二十年代,唱片業在上海落地生根,成為重要的文化產業。唱片公司為了迎合不同消費者需要,灌錄各式歌曲及器樂曲,其中廣東音樂也藉著唱片業而全國風行。由於錄音技術所限,灌錄的樂曲不能太長,廣東音樂就非常合適。同時,錄音需要也催生了更多新曲,蔚然成風。

 

廣東音樂的流行,也見於茶座、舞廳與夜總會甚為流行的現場廣東音樂演奏,風頭一時無兩。到四十年代,在歐西流行音樂的影響下,更發展出類近美國爵士樂的「精神音樂」,當中呂文成(高胡)、尹自重(小提琴)、何大傻(電結他)、程岳威(爵士鼓),並稱「四大天王」。

 

人才輩出承傳至今

 

相比其它中國音樂流派,廣東音樂只有百多年的傳統,仍算年青。只是多年來人才輩出,創作大量傳世曲目,使得廣東音樂坐擁豐富曲目。由二十世紀初嚴老烈(《旱天雷》、《連環扣》)、何柳堂(《賽龍奪錦》、《餓馬搖鈴》、《雨打芭蕉》),再到後來的何大傻(《孔雀開屏》)、呂文成(《平湖秋月》、《步步高》)、邵鐵鴻(《流水行雲》、《紅豆曲》)等,都寫下了不少經典樂曲。

 

然而,自五十年代起,廣東音樂的創作就面對困境。香港因著大眾口味改變,廣東音樂漸漸離開主流,儘管仍有熱心愛樂者繼續演奏,卻是少見新曲。一河之隔,大陸因著政治制肘,音樂家只得努力找出路,結果即使在文革之中,仍然能創作出如《喜報迎春》或是《粵海歡歌》之類借題發揮之作,以延續廣東音樂的發展。近年,香港作曲家如陳錦標、麥偉鑄,又嘗試以從學院派出發,為廣東音樂的注入新活力,創作新曲,讓廣東音樂在香港得到轉生。


香港中樂團根植香港,一直對承傳廣東音樂不遺餘力。近幾年盧偉良、余其偉多次為樂團統籌廣東音樂專題演出,既給予觀眾認識廣東音樂,也給予樂師機會熟習「我地大家」的廣東音樂,讓廣東音樂得以薪火相傳。新樂季的音樂養心系列:「心靈旅行」音樂會,更由趙國良精心設計養心曲目名單,講解音樂、自然與人的關係,更見特色。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首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後一直飄泊於各式文化事業:從唱片公司數據庫主任到電台客席主持到男性雜誌編輯到中學教師不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音樂總監兼指揮,同時擔任多家學校之敲擊導師及樂隊指揮。自中學起筆耕多年,樂評影評文化評論時裝鐘錶人物專訪一概寫過,作品散見於港台兩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