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藝術.評論.城市
文︰小西 | 上載日期︰2015年6月25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網上圖片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2015年6月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將於下周日(2015年7月5日)主辦「重寫我城:評論的十二種未來式」座談會。根據該活動的文宣,主辦單位認為:「城市的永續發展與評論生態息息相關,表述的自由與空間開啟城市創意之門」,所以邀來「十二位來自不同界別的評論人,每人二十五分鐘」,暢論評論與城市發展的關係,「突破界限探索評論的可能維度……給這城市下一輪言論盛世的備忘錄」(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61367347423071/)。誠然,城市是文化與出版的集散地,在過去二、三十多年全球「全面都市化」的大潮中,不少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y)(例如紐約、倫敦、東京、香港、北京、上海等)同時也是文化藝術與出版事業滙聚之地。以香港為例,只要稍有留意本地文化藝術發展的都知道,每週文化活動之多,可謂都市奇觀。至於這個七百多萬人口的全球城市,竟有百多份報刊雜誌與為數不少的網絡媒體,香港人的文化需求不可謂少。可以這麼說,城市需要文化,城市也需要評論。

 

創造「都市共享資源」

 

但為甚麼城市會如此「得天獨厚」,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前端的「文化之都」?就歷史的發展而言,城市往往是資本、基建、資訊、人力資源與人口的密集交滙地。大量的人口在城市相遇,或擦身而過,他們生產,他們消費,他們交換資訊、連結與合作,有時又彼此鬥爭。他們既生產物品,提供服務,也創造價值,生產與消費城市的精神文化。但更重要的是,由於城市本身的複雜性,對於不少都市人來說,城市生活一直是個謎,「只可意會,不可言詮」。要知道,在城市生活,人們更多時候經歷著的,是一種無以名狀的狀態、節奏與速度,於是不少以城市或城市生活為對象的文化活動(例如電影、戲劇、表演藝術等)、文字書寫(例如都市文學、文化評論等),也就應運以生。其實,城市人透過文化與出版,除了汲取大量所需的生活與文化資訊外,也嘗試為紛亂複雜與充滿震撼的城市生活理出個所以然來。

 

與此同時,文化與出版也是建構複雜多元的城市肌理的主要動力,又或者我們可乾脆稱之為「都市共享資源」(Urban Commons)。美國著名批判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曾經解釋:「共享資料中心並不是作為一種特定事物、資產甚至特定的社會過程建立起來的,而是作為一種不穩定的和可以繼續發展的社會關係而建立起來的,這種社會關係存在於某一自我定義的社會群體,以及實際存在或有待創造的、對其生存與生活至關重要的社會與(或)實際環境的種種特點之間。」(〈創造都市共享資源〉)換言之,「都市共享資源」乃民眾經年累月透過社會互動與地方建設所打造而成,而文化更是其中的關鍵。就以讀者熟悉的牛棚藝術村為例。牛棚藝術村建築物群組建於1908年,前身是牛畜檢疫站。1999年,原有的牛畜檢疫站停業,遷往上水,地方則交由政府產業署管理。2001年,政府將牛棚翻新,以重置北角油街藝術村的本地藝術家。然而,牛棚之所以成為藝術村,並不是因為有大批藝術家或團體滙集,自然而然地成為藝術村。事實上,牛棚是透過藝術家或團體、當地居民與組織經年累月的社會互動與地方建設所打造的「都市共享資源」,而慢慢成為具地方感與人氣的藝術村。由此可見,對於「都市共享資源」的營造,文化(與出版)實際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換言之,文化與出版也是「都市共享資源」的主要創造者。文化與出版令講求效率的都市生活變得更豐富與有趣。

 

文化與評論乃城市創意之門

 

那麼,評論(尤其是文化與藝術評論)在「都市共享資源」的營造中,究竟有著怎樣的具體作用?就以近年風風火火與備受媒體關注(某程度上甚至成為時尚)的「當代藝術」為例,藝術評論(以至廣義的文化評論)正正其中一個主要的「造王者」。我們知道,「當代藝術」的特點之一,是製造話題。「當代藝術」著重奇觀的創造,強調觀眾的參與,但要取得公眾的關注,製造談論甚至論辯的談資,文字書寫的角色仍然不可或缺,尤其評論。就以2013年西九M+團隊便策劃的「M+進行:充氣!」為例,除了邀得多位中韓美美與本地藝術家創造生動活潑的大型充氣雕塑, 吸引公眾,「與眾同藝」,活動本身也是成為一眾藝評人與文化評論人之間的一時城中熱話,由藝術創作到城市品牌的話題,都有觸及,不一而足。事實上,在視藝界年度盛事「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中,便從來不缺藝評人的身影:他既是話題的製造者,同時也是藝術品/藝術家身價的造王者。而這些都在在豐富了都市生活的肌理。

 

然而,哈維卻提醒我們,雖然「都市共享資源」本身並不是商品,卻非常容易被資本化。結果一般人享用「都市共享資源」的權利被削弱,而所得利益只歸非常富裕的少數富人。我們知道,在近二、三十年,全球化全面加速,除了轉向知識型經濟與創意產業,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尤其是像紐約、東京、倫敦、台北、上海、香港等「全球城市」)為了加強其競爭力,都爭相以文化打造城市品牌(City Branding),而文化藝術往往成為這個「文化轉向」的開路先鋒。市建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EKEO)與民間團體J.C.DISI合作的「九龍東後巷起動」計劃,固然是近來最惡名昭著的例子,但近年因為政府與商業領域的「文化轉向」而「落水」的「文化浮士德」,也似乎愈來愈多。或許,面對如此急劇變化的文創大時代,評論人除了是文化的鑑賞者與造王者外,更重要的是堅守文化批判者的角色,「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兇惡」。阿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