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想像,悲欣交集
文︰項璟怡 | 上載日期︰2015年3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LIU CHEN-HSIANG
節目︰稻禾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台灣雲門舞集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9/11/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4 »
藝術類別︰舞蹈 »
稻有春華秋實,人有生老病死,「雲門舞集」四十周年紀念捧出的《稻禾》,就是這樣一齣雙線交織的生命循環。舞作以圓熟舞姿和自然影像再塑台東池上稻田的四時風貌;以水、火、土、風、花粉、日光、穀實等自然精要命名各個片段。客家古音歌謠、東方鼓樂、西洋詠歎調等異質音樂,穿插真實的稻浪風雨聲,輔佐界分視聽章節。最初幕起處伴隨女舞者踏地的腳步,沉穩的呼吸,將勤懇勞作,重心低垂的身體推上舞台,背景投影裡稻禾轉青,從春入夏,陽光雨露漸至濃烈。生命張揚時節,花開葉展,舞台中央特寫的取景框將青青稻禾翻騰的影像,聚焦於一對裸色舞者纏綿不絕的相擁相依。花粉即授精的指代,性愛歡好第一次如此坦誠生動又細膩入微地直呈在雲門舞作裡,稻與人同時孕化,聖桑一曲《夜鶯與玫瑰》銷魂入骨,靜謐中湧動創造。隨後的組舞,長長藤棍在男女舞者之間拉出流暢弧線,彷似日光下撩撥青春的浪漫情挑。而秋收之喜,放大了稻穗結實景致,來對照紅裙領舞掙扎生育的意象,焦灼著俯仰騰挪的全女班,在痛楚悲壯的血色中內煉強韌生命力。收割滿地金黃之後,延火燒田,六人持長藤作陽剛暴烈的舞鬥,藤棍擊地發出銳利之聲,如見鞭痕血印,背景白煙繚繞,焦土肅殺,僅存灰飛煙滅的餘溫。「破壞」散去,蜷曲傴僂的女體像慢鏡般默默「癒合」土地之傷,等待又一年引水灌溉,天光春來到。
 
情種結情果
 
生命枯榮有序,成長、求偶、合歡、孕化、凋零、新生,本應由個體承載順應自然的尊嚴和美學,相較雲門先鋒高蹈的舊作,是次謙謹訴衷腸,簡單質樸地回溯土地、身體、乃至精神的韌性。稻米則是雲門創作屢見的元素,從《薪傳》(1978年)、《流浪者之歌》(1994年),到如今直呼其名的秋收之作,情懷先導的「情因」發端於小小池上:農友親力親為的恆心,開啟有機稻種的尊榮,摒絕現代化入侵的「翠綠天堂路」伯朗大道,通往純美天成的風俗風物,令耕耘台灣舞壇已久的林懷民心有戚戚。經營舞團與經營有機稻村一樣勞動密集,收成品質,在人心思齊、慢工細活的時間精粹。縱觀翻墾、灌溉、成秧、結穗、燒田,周而復始的生命律動——耗時兩年設點拍攝,百餘小時剪輯的稻田影像已然藝術品,鋪設於舞台天幕和地板;林懷民同舞者切身體會農耕和收成,累積超越扮演的真實肉身體驗,誠意可鑒。然而,由意念駕馭身體,久經太極導引和武術內家拳訓練,「讓雲門舞者的身形充滿更多彎圓流動的線條」[1],仍呈現出只此一家的舞姿風格。為回饋池上的初衷打造出農友也能看明白的簡單舞作,一定程度上表達雲門權衡藝術凝練度的取態,轉向親和直白,通俗易懂。影像與舞段一一對應,編舞由每個命名章節的小高潮逆推,設計破題動作,以略為折中交錯的東西方異質配樂輔佐之,影/舞/聲三方同步切割出鮮明界分的斷章,稀釋了作品內蘊的完整度,唯有片羽吉光式的優美圖景惠澤觀賞記憶。
 
在地與異地
 
雲門由台灣當地認同向世界開枝散葉的非凡聲譽,有賴粒粒皆辛苦的作品,創團五周年的《薪傳》拼搏不遺餘力,十周年的《紅樓夢》雄心包納經典,二十周年《九歌》及三十周年《松烟》雍容遼闊,超脫出歷史夾縫中的人事,也因回應重要意識形態而收穫隆隆迴響。雲門四十周年回歸土地,打造情真意切的田園圖景,藝術總監林懷民的鄉土關懷,與雲門在台灣的文化使命感相輔相成,同時倒影出在地社會與雲門之間超越藝術的栽培和滋養。而《稻禾》巡演世界的經驗,反襯出「在地/異地」值得深味的理解鴻溝:在歐洲,觀眾欣然驚喜,因為他們第一次見識稻禾生長;在台灣,觀眾潸然淚下,因為農耕水田倒映出都市鄉愁,積蓄了與土地和解的力量,是他們精神尋根的驛站;而來到寸土寸金的香港——當下正討論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三堆一爐」(堆填區與焚化爐)、港珠澳大橋工程、蓮塘新口岸、港鐵沙中線、機場第三跑道以及時議時新的舊區重建等等,遍地烽煙,「土地正義」從自然關懷、環境保護層面深深陷入社會矛盾和政治焦慮的泥淖——在這個九十年代早已稻田絕跡的大都會,聽聞這闋意欲和解的大地之歌,輕淺只若諸多土地矛盾中一曲安靜過場。每一片土地皆有盤根錯節的當地困局,握緊的拳頭未嘗攤開掌心來受用拂過稻葉的清風,唯有抽穗芒刺劃過悲欣交集的在地解讀。最獨家的東方關懷,何以觸動最普世的人類通感,仍是不惑之年的雲門需要不斷追問的嘗試,《稻禾》涉獵發展過程中普遍激化的土地困境,演繹逼真、踏實、謙卑而和睦,但遠未能慰藉實存背後的土地迷思。所幸雲門精耕細作的劇場美學,借鏡自然修補創傷的治愈能量,給予都會陣仗補充元氣的一次喘息,收拾起時代危機下的憂懼或悲憫,重新整頓自身的土地想像,再尋出路。
 

[1] 果力文化主編,《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台北:果力,2013,頁70。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