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樂下午茶:第六屆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一瞥
文︰鄭政恆 | 上載日期︰2015年1月2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照片提供:飛躍演奏香港
主辦︰飛躍演奏香港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
日期︰18/1/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一月依然熱鬧。在香港藝術節之前,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率先引起關注,之後就有梵志登與港樂的《指環》四部曲之一《萊茵的黃金》,兩個禮拜都有新驚喜。

 

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來到第六屆,自2012年第三屆開始至今,繼續由著名小提琴家林昭亮擔任音樂節的藝術總監(開首兩屆由大提琴家李垂誼掌舵),第三屆的焦點是譚盾的《鬼戲》,第四屆有寧峰、陳薩及海倫‧葛莉茉(Hélène Grimaud),第五屆就有是俄國小提琴好手列賓(Vadim Repin),以陣容而言,第六屆不如第五屆,較著名的當數日本小提琴家竹澤恭子,她跟港樂和小交都合作過,香港聽眾不會感到陌生了。

 

室內音樂節主要有五場音樂會,揭幕音樂會有大家至愛的莫扎特、貝多芬和布拉姆斯,最受注意。以下只集中《室內樂下午茶》談談――我以為下午茶只是節目標題,想不到真的有咖啡供應。

 

《室內樂下午茶》音樂會由鋼琴家魏斯(Orion Weiss)和吳菡四手聯彈的舒伯特《F小調幻想曲》(Fantasy in F minor for piano duet, D.940)開首,然後是荀白克的弦樂六重奏名作《昇華之夜》(Transfigured Night, Op. 4),由比弗(Martin Beaver)、林昭亮、陳則言、拉波特(Pierre Lapointe)、夏里奧(Lynn Harrell)、格林史密斯(Clive Greensmith)合作。下半場有竹澤恭子、凌顯祐、鮑力卓、張達尋、哈華(Burt Hara)、江藺、莫班文(Ben Moermond)演奏貝多芬的《降E大調七重奏》(Septet in E-flat, Op. 20)。

 

就這三個作品來說,舒伯特的《F小調幻想曲》是後期作品,寫於1828年,也就是他逝世那一年,反之《昇華之夜》和七重奏都是作曲家早年的作品。舒伯特和荀白克都生於奧地利維也納,貝多芬生於波恩,在維也納成名。簡單來說,貝多芬和舒伯特是第一維也納樂派(First Viennese School),荀白克是第二維也納樂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林昭亮將他們的作品放在一起,不是偶然。

 

舒伯特的後期作品十分迷人,土耳其得獎電影《冬日甦醒》(Winter Sleep),就用了舒伯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in A major, D. 959)的慢板。《F小調幻想曲》開展的一段寫得十分抒情,以附點節奏配合優美的旋律,魏斯和吳菡開始得十分好,非常合拍,只是其後的發展緊湊有餘,卻沒有開首的細緻與火花,在詼諧曲(Scherzo)已見端倪,當終樂章回到開首的旋律時,已是高下立見,能放卻難收回來。

 

荀白克的《昇華之夜》是重點所在,我也是為了這個作品而來。此曲作於1889年,屬於後期浪漫派作品,是容易接近的荀白克創作,荀白克在當時用了一個轉位九和弦(第42小節),在當時是不合音樂和聲法,引來疑惑,如今聽來當然是小兒科了。

 

《昇華之夜》的靈感來自德國詩人德梅爾(Richard Dehmel)的同名敘事詩,當日演出之前,就有音樂節的行政總監Andrea Fessler以英語閱讀詩作。當然,詩作的敘事內容不會在音樂裡如實反映出來(從文學角度來說,場刊的詩作中譯未如理想)。詩作的重點在於性慾與罪疚在男人的接納而得以升華,《昇華之夜》和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都是後期浪漫派作品中,將性慾與神聖結合到音樂裡的兩個好例子,音樂的張力十分緊湊,都有世紀末的感官色彩。

 

《昇華之夜》的權威版本是Hollywood String Quartet的Testament版,而且得荀白克本人認可。相對而言,當日的演出不乏動人之處,比弗和林昭亮的兩把小提琴十分稱職,可是負責第一中提琴的陳則言就略為「突聲」,第一大提琴更有點不穩(夏里奧要演奏全個音樂節五場演出所累?),整體是不俗,但未算細緻上乘。荀白克在樂譜上的指示明確清楚,演出者逐一執行,唯獨欠了合一的默契。

 

如果說《昇華之夜》是十九、二十世紀之間的作品,下半場貝多芬的《降E大調七重奏》就是十八、十九世紀之間的創作,1800年完成並首演,貝多芬當年三十歲,作品20是這首七重奏,作品21就是第一交響樂了。

 

《降E大調七重奏》是容易欣賞的作品,單簧管、巴松管、圓號加上弦樂四重奏,簡單來說,我想人人都同意,當天是竹澤恭子主導了整個演出,她幾乎是以協奏曲方式奏出來,落弓去到盡,而且由頭帶到尾,眾星拱月,在第六樂章有小提琴的華彩樂段,更有個人Solo發揮,是否喜歡,當然見仁見智,我個人認為不同樂手各有發揮空間就更好了。七重奏中四位是港樂成員,都是穩穩陣陣,到第二樂章如歌的慢板,哈華的單簧管應佔主導,但他還是平實吹奏,第四樂章是主題與變奏曲,其中第四次變奏,靈光一閃,突然令我想起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第一樂章,不知觀眾有沒有同感?

 

最後一句,期望明年第七屆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三本。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