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里安.諾布爾:導演易卜生的英國大師
文︰馬特.伍爾夫 | 上載日期︰2014年9月4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節目︰海達.珈珼珞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藝術類別︰戲劇 »
年已六十四的英國導演艾德里安.諾布爾,在劇目選擇上早已做到兼收並蓄,不拘一格。今年仲夏在倫敦訪談這位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的前總監時,他正著手準備英國唱作歌手凱特.布殊三十五年來的首個巡演。隨後,他又將奔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執導威爾第的歌劇《馬克白》──由傳奇女高音安娜.奈瑞貝科擔任女主角,由九月下旬到十月連演七場。
 
在故鄉英國,諾布爾將在全國最重要的地方劇院之一──巴斯皇家劇院導演愛德華.阿爾比的辛辣經典《靈慾春宵》。若這些還不足以讓你瞠目,諾布爾接下來將首次與香港合作,於11月6至9日參與新視野藝術節。這次他將導演易卜生1890年的傑作《海達.珈珼珞》。本劇講述一位將軍的女兒,不停地將自己的生活戲劇化,她的痛苦最終導致極端又暴力的結局。諾布爾首次執導本劇是2010年3月,同樣是在巴斯皇家劇院。
 
諾布爾此次與鄧樹榮、陳麗珠等本地藝術家合作,在香港上演易卜生的這部劇作,在多個層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這次大膽嘗試進一步發揚了跨文化協作精神。2012年,鄧樹榮帶領劇團登陸倫敦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上演廣東話版的《泰特斯》,早顯示出不同文化的相互刺激已蔚然成風。再者,諾布爾本人得以與香港演員一起,以自己不懂的語言,詮釋一位北歐劇作家的作品,而這位劇作家的作品,他也需通過英文翻譯才能了解(他首選米高.美亞的英文翻譯)。這正是文化全球化的鮮明表現,將不同的思想以及多重國籍全部濃縮在一起,為一部偉大的作品服務。
 
實際上,諾布爾與易卜生的淵源貫串他出色的事業生涯──當然,莎士比亞是個例外,因為但凡做過RSC的藝術總監,對莎士比亞總有一種難解的情結。諾布爾於1981年第一次導演易卜生時才三十出頭。那是RSC的《玩偶之家》,由雪莉.金寶和史蒂芬.摩爾主演,十分成功,堪稱同期易卜生製作中的佼佼者。此後,諾布爾又兩次為RSC導演易卜生的作品,兩次都是耀眼佳作:1989年在RSC主舞台上演《建築大師》,刻畫一位自我欺騙的建築大師(由約翰.伍德飾演),當他到達事業和情感生活的巔峰時,卻發生了致命一墜,整齣劇體現出驚人充沛的精力。而1997年,諾布爾導演了易卜生寫於1894年的一齣冷門劇《小艾歐夫》,擔任主演的正是後來憑《暗戰》中的角色布羅迪家喻戶曉的達米恩.路易斯,只是當年他還十分年輕。諾布爾的妻子祖安娜.皮爾斯在這兩部劇中也都有角色。
 
「我和易卜生的關係一直很不錯。」巴斯皇家劇院上演《靈慾春宵》期間,諾布爾在電話上對我說。他說自己「很幸運」,經常有機會導演易卜生的劇,而且屢獲成功。說起諾布爾成功的易卜生作品,除了之前提到的幾部,自然不能落下2003年在倫敦西區載譽上演的長篇詩劇《勃朗德》。這個製作能如此成功,主演賴夫.費恩斯功不可沒。他曾兩度獲奧斯卡提名,並且和諾布爾一樣,也是在RSC磨練成長。
 
諾布爾有一種天賦,能將規範的語言風格賦以當代感,讓人一下子代入其中。若非老手,處理起這種文字往往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陳詞濫調。諾布爾能做到這點,大概因為他在對所有經典了然於胸的同時,對大型音樂劇一樣駕輕就熟(僅舉兩例:《飛天萬能車》及《刁蠻公主》)。「易卜生的劇作放在當下依然對我們有所啟發和觸動,是因為他的作品十分準確地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諾布爾如是說。《玩偶之家》中煩惱重重的妻子娜拉,最終拋夫棄子,離家出走。在諾布爾看來,如果娜拉能擁有自己的銀行賬戶,這一切都不會發生。相反,她在家庭的經濟生活中完全被束縛(且不談情感生活),導致她最終選擇放棄一切,而這一舉動今日觀眾看到仍感震驚。另一邊廂,《海達.珈珼珞》圍繞的是「男權主義社會,那裡所有一切都在提醒我們,男人對女人有絕對控制權」。以當今標準來看,如果海達活在今日,她大可告訴丈夫自己的不愉快。但是,面對這位自己大概懷了他骨肉的新婚丈夫,海達發現自己「既沒有曾經期待中婚姻應有的幸福浪漫,也沒有足以彌補縱情作樂的富貴驕奢」。所以,當這位女主角最後別無選擇,拿起手槍,也就不那麼出人意表了。有人將海達比作女版哈姆雷特,但諾布爾對此有所保留:「海達並不是哈姆雷那樣的有識之士。她更多地是憑衝動做事,而且這種衝動非常、非常具有十九世紀特色。」
 
將海達和她的世界介紹給香港觀眾,並不是諾布爾第一次在其他文化語境中執導。他曾在日本導演莎劇《第十二夜》,也在不同國家及文化中──比如俄羅斯──導演過無數歌劇。諾布爾也許並不精通當地語言,但他總能讓作品和當地觀眾產生共鳴。導演風格上來說,諾布爾更傾向「沒有旁枝末節」的製作,這樣能凸顯「戲劇內部結構」。如果這麼說讓你想起易卜生筆下那位建築大師,那麼諾布爾大可被視為導演大師,而香港的《海達.珈珼珞》一劇,將成為他不斷向前、永遠精彩的征途上的最新一步。
 
中譯:曾逸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紐約時報》駐倫敦劇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