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浪費」中見香港演藝成果
文︰陳國慧 | 上載日期︰2014年6月25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司長的「香港文化水平(不足)論」觸動了很多藝術文化工作者的神經,臉書上有反彈聲音,記者亦走訪著名文化人,回應司長對香港文化的無知。其實類似司長的言論我聽過不少了,特別是來自政府官員的,只能說他們其實相當「口徑一致」,所以不特別驚訝,只是思索在這個場合暴露其無知背後的目的。

 

香港的文化和藝術從來只是康樂的一部份,如資深劇場導演鄧樹榮所說,是一種「社會服務」,因此追求服務的數量和「抵唔抵」一直是潛在的量度指標,官員的言論是出於對本土文化和藝術的不(願)認識和了解,亦一直忽視其發展、累積、教育的成果對滋養和提升社會人文和生活素質所帶來貢獻。

 

其實司長不需要擔心會「浪費」,因為在其觀念內所理解的「浪費」事情過往做了不少:如政府轄下的演藝場地共廿多個、每年直接資助的包括「九大」旗艦藝團和其他通過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中小型藝團共三十個。而如何知道情況有多「浪費」?靠的就是記錄這些活動的各式平台,如藝團網頁、年度報告等,而身為演藝年鑑的出版統籌(包括戲劇、戲曲和古典音樂),我早已聽過官員的年鑑「無用論」,相信在他們眼中,年鑑極有可能是「浪費」之首,每年花大量人力物力收集、整理和研究資料,看的人寥寥可數,更別說要銷售,以數量和「抵唔抵」來說,拿到的分數實在太低了。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工作除了「發展卓越藝評」外,亦承擔「整理演藝歷程」的責任,因為我們相信演藝環境的健全發展,不只於製作在舞台的呈現,之後的評論、整存、研究和教育絕對能回饋創作,年鑑出版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前政府檔案處處長朱福強對檔案的執著和熱忱常見於訪問中,他強調文獻整存如何影響一個公義社會的塑成,而一個肯承擔歷史和對社會發展有前瞻視野的政府,本應該帶領社會認識和提高歷史整理和資料整存的意識,然而他們卻帶頭示範對文獻的忽視,影響力甚大。這種「阻力」推動我們貫徹地工作,但期待能轉化成為更大的「助力」。


(原載於2014年6月《Clip》)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