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
從《同志少年虐殺事件》到《本來沒有菜園村》 淺談「水土不服」的「紀錄劇場」
藝PO人︰牢騷嘉  |  2014年4月16日

從去年開始,筆者有幸三度欣賞由「一條褲製作」創作的三個演出,當中包括一齣「引錄劇場」《猥褻 ─ 三審王爾德》及兩齣「紀錄劇場」,分別是以讀劇形式演出的《同志少年虐殺事件》(下稱《同》)到今年走入「正式」劇院的《本來沒有菜園村》(下稱《本》)。  「一條褲製作」能抵抗世俗洪流,先將冷門的紀錄劇場引入香港,繼而創作出首個以本地抗爭事件 (菜園村) 為藍本的舞台劇,令劇場不再單純是娛樂場所,讓創作人與觀眾能真正藉劇場走入社會,用心值得一讚。 然而,是次觀看《本》的演出,卻發現當紀錄劇場走入「正式」劇院之時,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本文將透過比較《同》及《本》兩劇剖析以上問題。

《同》與《本》皆為「紀錄劇場」的作品。 所謂「紀錄劇場」,根據筆者觀劇經驗,大致可從三方面解說。 一,「紀錄劇場」的題材來源來自真實事件;二,「紀錄劇場」內的所有對白皆非杜撰,而是經由創作團隊親自訪問事件當事人所得;三,「紀錄劇場」與「紀錄片」不同,雖然在內容上追求真實,但形式上仍見一定程度的藝術創作,例如敘事的先後次序、並由演員演繹當中對白以及一人分飾多角等。 由此可見,「紀錄劇場」既非單純的娛樂創作,亦非純粹的事件紀錄,大大增加了演繹「紀錄劇場」的難度。 不過,由於「紀錄劇場」的真實感遠超其他劇場形式,要是能處理得宜必能成為情理兼備又極富感染力的舞台作品。

《同》劇是「一條褲製作」於二零一三年十月的作品,改編自美國編劇Moisés Kaufman的同名作品,並由劇團總監胡海輝翻譯及執導。 由於該劇以讀劇形式舉行,故當時只在「胡胡溫習室」及油麻地的「Kubrick書店」作小型演出。 《同》劇主要講述一宗在一九九八年於美國發生的同志謀殺案件,美國編劇Moisés Kaufman及其劇團成員為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四出採訪與當年案件有關的人物,並將當中的探訪經過、劇團成員的感覺以及訪問內容一一整理,經一定程度的藝術創作後移師至劇場演出。 「一條褲製作」在去年則以讀劇形式將此劇引入香港,並只由五名演員一人分析多角完成讀劇。 期間甚少台位上的走動,同時在台左設有一電視屏幕,用作提示與劇中所提及的時間、地點,以及角色名稱等基本資料,而導演胡海輝則同時擔任旁白及說出劇本中的舞台指示。雖然當時胡海輝在演後座談會時多次強調擔心以讀劇形式及故事題材或許會嚇怕觀眾,但對筆者而言,《同》實是一齣氣勢磅礡之餘又情理俱備的上乘之作。 當讀劇形式的「紀錄劇場」亦有如此效果,筆者便因而更期待後來走入劇院的《本》。

《本》於二零一四年三月分別走入沙田大會堂及屯門大會堂,講述一條名為菜園村的故事。 由二零零八年開始菜園村便因高鐵問題而被牽連在內。 《本》由菜園村的建村背景開始,順時序講述當初村民如何「被通知」需要拆村,以及加入反高鐵運動的經過,抗爭失敗的收場,還有重建菜園村時面對的種種問題。 一條褲製作由二零一三年開始走訪菜園村村民及相關人士,嘗試在兩小時多之內將菜園村的故事以民間的角度呈現給劇場觀眾,讓觀眾得以了解當年菜園村事件的結末。 與《同》一樣,《本》亦需要演員一人分飾多角,是次演出更由六名演員分演四十多個角色。  當中除了菜園村的居民,還有不同的市民代表如區議員,大專學生以及大學講師等不同民間人士。 然而看畢全劇,筆者雖能深切感受到劇團的用心,卻沒有當初觀看《同》的深刻感受,究其原因,或許可分為兩方面。

首先,《同》與《本》雖同為「紀錄劇場」,事件的性質卻大有不同,前者關於一宗「謀殺」,後者則講述一次「滅村」。 兩者同有悲劇意味,但格局大不相同。 單以題材而論,前者便顯得較易聚焦,觀眾亦容易跟隨事件發展而投入故事。 後者因事情牽涉範圍太廣,當劇團亦想以較全面的姿態描述事件時,觀眾便容易因資訊太多而無法投入。 最終或許只能在理性上知道更多關於菜園村的「資料」,而無法在感性上認同或是支持菜園村的「觀念」。

除了事件性質有所分別以外,兩劇最大的分別亦在於其演出形式,甚至大大影響了演員演繹及觀眾接受。  由於「紀錄劇場」的形式所限,劇中的一字一句均由受訪者說出,雖然經過一定程度的藝術處理,但台詞之間卻始終未必有直接關係。 所以雖然兩劇同樣需要由演員一人分飾多角,但是由於《同》是讀劇形式,演員無需顧及台位走動及肢體語言等「雜務」,自然能對台詞有更好的演繹。 加上劇目內人物眾多,單而聲線區分不同角色已非易事,走入劇院之後需要顧及的事情便更加複雜,大大增加了演出難度。 雖然從《本》可見創作人為了令場面豐富,在舞台調度上已經費盡心思,諸如深有玩味的可移動性鐵架佈景以及將轉景與台詞融為一體。 然而,這些舉動卻未能幫助觀眾吸收創作人所拋出來的海量資訊。 這裡單舉一例,由於《同》劇設有電視屏幕作提示之用,觀眾即使一時無法記清劇中內容或分辨角色,仍可輕易吸收相關資訊,得以繼續感受劇中氛圍。 然而《本》卻沒有相關提示觀眾的小工具。 要是創作人能在該劇中不單以黑燈 (black out)分場,而是在分場期間以投射或其他形式提供與人物或事件的相關資訊,讓觀眾能不再只依賴台詞吸收資料,便可令觀眾更易投入劇中情節。

對筆者而言,《本》劇實在是本地劇場難得一見的作品。 一來與本土有關的劇目已經不多,二來能這樣有心有力追訪涉事人物,整理訪問內容,所耗心力實在難以想像。 故此筆者由衷欣賞「一條褲製作」仝人為本地觀眾帶來是次難能可貴的劇場經驗,希望該團能繼續努力,藉劇場將觀眾帶入社會,藉此令民間聲音得以重現觀眾眼前,改變社會。


觀賞場次: 2014年3月8日 8pm,沙田大會堂文娛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