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號 我是藝評人    文章類別
【專題】我是藝評人
戲曲:塵紓(香港)
文:塵紓

1. 可簡述首次撰寫藝評的經過和刊登的地方嗎?

第一份藝評刊於九十年代初《經濟日報》「文化前線」。當時的文化版編輯,是我八十年代任教某大專院校時的學生。記得當年某日,我閱罷「文化前線」所刊登的某篇評論,向編輯投訴:「乜寫得咁差你都登嘅?」。她聽後戲言道:「你咁唔抵得,你嚟寫吖?」我一時氣盛,便馬上回答:「好,就等我寫!」如此這般,就踏上藝評的不歸路,一寫就寫了二十多年。

2. 除了寫藝評,你日常從事甚麼類型的工作?

過去幾十年,我的正職是公務員,主要負責文字及管理工作;副業除了寫藝評,就是透過 IATC、「藝發局」及其他機構團體服務社會,亦會應邀講授藝術。

3. 每年平均觀賞多少個演出?當中包括甚麼類型?

每年平均觀看超過二百個演出,計有:戲曲、古典音樂、中樂、舞蹈、戲劇。

4. 看演出前及看演出時,會做怎樣的準備?或有甚麼特別的習慣?

事前備課。無論對即將觀賞的節目有多熟悉,都先有準備。例如,去某音樂會前,必先反覆聆聽所選演的曲目;又或觀賞有曲本可作依據的戲曲時(例如崑曲),一邊觀賞台上所唱,一邊以手執之曲本對照。


5. 有甚麼寫作習慣?

過去二十多年,例必以鉛筆寫在四百格的原稿紙上,然後交予報館排字房代打,自己從不以電腦打稿。

基於報格、編輯方針等考量而決定是否接納某報刊的約稿。

6. 有甚麼人物/作品/地方/場地/書籍,是你在藝評生涯中最難忘的?或認為值得推薦予讀者的?請列出三個,並簡述原因。

(一)自己不是演員,卻於某年在文化中心大劇院的舞台上舉行越劇導賞;另於某年應某大學舉行導賞,未知是否缺乏宣傳,居然錄得「零」上座率。

(二)余生也晚,雖然無緣親領上兩輩京劇評論家丁秉鐩的教益,但他的三本書,即《國劇名伶軼事》、《青衣花臉小丑》、《孟小冬與言高譚馬》,是我京劇評論的啟蒙書。


(三)為澳門藝術博物館某年所辦的清宮戲曲文物展覽培訓一班對戲曲本無認識的導賞員,要在短期內把他們變成清宮戲曲的專家。

7. 藝評人的苦惱和樂趣。

最苦惱的,當然是自忖發表評論時明明是良言規勸、溫馨提示,但受者看成主觀針對,因而煽情還擊。


最大樂趣者,莫如受者聽罷評議,知所改進,或起碼誠懇交流。另一方面,透過藝評為觀眾解除各種觀賞方面的疑竇,亦是賞心樂事。

8. 關於藝評(人),我想說的是……

作為藝評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各門藝術,均有其評騭準則,藝評人須以適用的準則品評,切忌罔顧準則而主觀置評。

(二)藝評是因應台上所演而理性品評,並不是觀賞後抒懷遣興,多所聯想。切記,評論與雜文是兩類互不沾邊的寫作。

(三)不論從事哪一門的藝評,除須對該門藝術有確切認識外,更宜粗通文化歷史,略懂文學,稍涉美術。文字基礎,亦須穩固。設若文內別字連篇,語句欠通,縱有卓見,亦非佳作。

(四)相關參考書籍要多閱讀,各類表演要多觀賞,不宜囿於一隅,以致見識淺薄。閒來須多向專家誠心求問,多向前輩虛心請益。

(五)藝評人須負言責,因此言必有據,罵必有因,切戒人身攻擊,信口雌黃。 


作者簡介:塵紓早年在新亞研究所追隨著名戲曲學者汪經昌教授研習戲曲,並跟從一代大儒徐復觀教授修讀文學。及後從事戲曲評論,先後在《大公報》、《文匯報》、《明報》、《信報》、《經濟日報》等各大報刊以及電台藝術節目發表戲曲評論,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兼專業會員。